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品】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101617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临床观察【关键词】便秘中约治疗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症 状也逐渐加重。在老年人中,约6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便秘1。因其病程长, 治疗不易取效,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2004-06-2007-06,我们 采用济川煎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6例均为本卫生队中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 疗组56例,男24例,女32例;6070岁40例,7080岁17例,平均67.3 岁;病程3个月18年,平均57年。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60 70岁31例,7

2、080岁19例,平均68.0岁;病程4个月17年,平均6.4年。 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诊断勻鉴别诊断学2确诊,并排除肠道器 质性病变。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 予济川煎加减。药物组成:肉茨蓉、胡桃仁各20 g,当归、 枳壳、希U何首乌、枸杞子、白术各15 g 5杏仁、炒槟榔各12 g ?升麻10 g ?火 麻仁、太子参各30 g。气短者加炙黄罠30 g ;血虚者加熟地黄30 g ;双目干涩 者加女贞子、墨旱莲各15g ;怕冷者加肉桂10 g :腹胀者加厚朴15 g :腹痛者 加炒白芍药30 g、炙甘草10 go每日1齐!J

3、,水煎取汁350 mL,分早晩2次淡盐 水送服。1.3.2对照组 福松(博福益普生工业公司,批号:S4BX),每次10 g, 每日2次口服。1.3.3疗程及其他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在治 疗期间均保持原有饮食习惯不变,停用其他通便药物。1.4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判定疗效。治愈:症 状、体征消失,大便1日1次,形状及量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隔 H1次,形状及量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结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

4、3讨论老年性便秘,现代医学责之于肠蠕动功能减退肠液分泌减少,中医学称其为老人秘、后不利、大便难等,认为其发生与年老体哀,脏腑功能减退有密切关 系,最终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以临床以虚秘多见。笔者认为,年老肾亏是 形成本病的重要因素。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中曰:“大便难者, 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寒,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又曰:“肾脏受邪, 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又如景岳全 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丁-下, 此阳虚而阴结也。”可见本病的形成与肾脏的功能关系密切。肾阳为人一身之元 阳,肾阳不足,则其它脏腑失于温

5、煦,病久则阴阳俱虚,导致肠道失润,通降无 力,大肠传导失常而发生便秘。故肾阳亏虚是本病之本,以温润通便为主,灵活 加减,是治疗本病的治本之法。济川煎出自景岳全书,具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主治肾虚便秘。 笔者以济川煎加减,旨在体现温润通便之法。济川煎加减方中肉茨蓉、胡桃肉、 制何首乌、当归、枸杞子补肾塡精,养血通便;杏仁、火麻仁润肺通降;炙黄英、 白术健脾益气,配升麻、枳壳增强升清降浊的功能,使补而不滞,促进传导;槟 榔消积导滞,有轻泻通腑之功。诸药合用,重在治本,标本兼治。全方补中有通, 寓通于补,通不伤正,避免了一味攻下而犯虚虚之戒,能明显改善脏腑的功能。 通过临床观察,本法具有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能缩短排便时间,改 善症状,无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治疗老年性便秘较为理想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的运动,这对于稳定疗效冇着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民攵日.实用中医老年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231-237.2朱文峰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880-882.3国家中医管理局11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 1994:162-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