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96135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摘要: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功能性纺织甜的发展概况及性能,针对纺织品 的特殊功能性总结了国内的检测方法,为纺织品的功能性检测提供依据。关键词:功能性纺织品;防紫外;抗菌;阻燃;检测方法功能性纺织品一般指超出传统意义上纺织品的保暖、遮盖和美化功能 之外的具有英他特殊功能的纺织品1。如防紫外线、吸湿速干、抗菌防 臭、防蚊虫、阻燃、防皱免烫、拒水拒油、香味、磁疗、红外线负离子保 健等林林总总的功效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性纺织品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制取,一是利用功能性纤维来制备功 能性纺织品,功能性纤维相对于传统的纤维也被称为“新纤维”,是从特 殊的材质中提取物质并纺丝加工,它

2、不仅具有常规纤维所具有的功能,还 兼有一些特殊功能,如甲売素纤维是从虾和蟹的壳中提取纺丝的,该纤维 兼具抗菌和保湿的功效。二是对纺织品进行后整理以获取特殊功能性,主 要有浸轧法和涂层法。纺织品在进行功能性后整理时,所需助剂及工艺必 须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生产操作安全性及最终产品无毒副作用,口最终 产品要有良好的功能持久性。功能性纺织詁种类较多,关于特殊功能性的检测也应运而生,下面对 几种较为常见的功能性纺织品的性能及检测做些简述。1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近些年来,工业的发展造成臭氧层的破坏,到达地面的辐射口渐增多,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 纺织

3、甜的防紫外线性H益受到重视。当紫外线照射到织物上时,一部分被 吸收,一部分穿透织物的纤维(包括从织物的空隙中透过),还有一部分 被反射2。透过织物的紫外线越多,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大。因此, 提高防紫外线性能的主要途径是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从 而减少其透过量,冃前应用比较多的途径是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 力。经过后整理方式处理过的织物对280nm400mn波段的紫外线一般都 有较强的吸收和屏蔽性能,对人体有较好的防护能力。冃前市面上用得较 多的防紫外线整理剂有三氮杂苯衍生物和杂环化合物类物质,这种类型的 整理剂在化学结构上对紫外线吸收能力强,颇受厂家青睐。另外,织物的 种类和结

4、构对紫外线防护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涤纶和羊毛的防紫外 线性能比棉织物要好,因为涤纶织物中的苯环结构对紫外线有一定的吸收 作用。越紧密的织物防紫外线性能越好,因为紫外线很难透过孔隙率非常 小的织物,口深色织物比浅色织物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方法主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该法是采用紫 外分光光度计作为辐射源,产生一定波长范围(280nm400nm)的紫外线 照射到织物上,然后用积分球收集透过织物的各个方向上的辐射通量,计 算出紫外线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越小,表明织物隔断紫外线效果越好, 目前用得比较多的评价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指标是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值,它是指不使用防护品时

5、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效应与使用防护品时计算 出的紫外线辐射效应的比值3。UPF值越高,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越好, 化妆品的防晒指标也是采用类似的防晒系数SPF值。我国现采用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 规定了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试验方法,防护水平的表示、评定和标识。该 标准要求测试时均质样品需取4块,非均质样品按颜色或结构至少取2块。 按照测试的光谱透射比,分别计算UVA和UVB平均透射比和平均UPF值, 无论是均质还是非均质材料,以所测试样中最低的UPF值作为试样的UPF 值。按该标准测定,当样品的UPF值40,且透射比T (UVA) AV lmm,可判定为溶出型抗

6、菌织物;若抑菌圈宽度Dolinin,则可判 定为非溶出型抗菌织物。3阻燃纺织品及测试方法随着各类民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各种室内装 饰、舱内装饰织物(窗帘、帷幕、地毯)和床上用品需求量的口益增加, 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也不断增加。20世纪60年代,日本、欧美等发达国 家就对纺织甜的阻燃整理提出了要求,并制定了各类纺织甜的阻燃标准, 从纺织品的种类和适用场所限制非阻燃织物3。表2列举了中国和美国 对阻燃性能的技术规定。所谓阻燃是指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减缓火焰的蔓延速度,使 它在离开火焰后能很快口熄,不再口燃。阻燃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热分解过 程中可燃性气体的牛成和阻碍气体燃烧过

7、程中的基本反应4。吸收燃烧 区域中的热量,稀释和隔离空气,对阻止燃烧也有一定的作用。通常用极 限氧指数L0I来表示纤维及织物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L0I)为样品 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极限氧指 数越高,则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越难燃烧。不燃纤维的极限 氧指数在35及以上,难燃纤维为2634,可燃纤维为2026,易燃纤维 的极限氧指数低丁 20。GB/T 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 垂直法标准规定了各种 阻燃纺织品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其测试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试样置于 规定的燃烧器下点燃,测试在达到规定的点燃时间后,试样的续燃时间、 阴燃时间

8、和损毁长度5。续燃时间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移开(点) 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阴燃时间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当有 焰燃烧终止后或者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无焰燃烧的时间。损毁长度指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在规定的方向上材料损毁面积的最大距离。续燃时 间和阴燃时间越短,损毁长度越短,表示样品的阻燃性能越好。当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周围环境安全的时候,纺织品的阻燃性能已 成为重要的安全性指标。有些国家将服装面料的阻燃性能纳入国民消防安 全法规,制定了严格的阻燃法规,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作出明确规定。参考文献:1 谢云翔,刘清华浅议我国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 合成技术及应用,2008 (4): 34-36.2 商成杰功能纺织品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 高铭,汤晓蓉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检测标准近况J印染, 2009 (3): 40-43.4 蒋耀兴,姚桂芬.纺织品检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5 GB/T 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S(作者单位:宿迁市纤维检验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