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204095877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语,汉语拼音b mng z y,y mng jng rn,词语解释:比方平常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果。鸣:动词,鸟叫。成语为褒义词。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欢迎阅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汉语拼音】b mng z y,y mng jng rn 【英文翻译】Should one desire to sing,one would amaze the world with his first song. 【词语解释】比方平常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果。 【字词解释】鸣:动词,鸟叫。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

2、】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典故】 不鸣则已_一鸣惊人的意思就是平常悄悄无闻,一下子做出惊人之举,使人震动。这个成语故事是关于春秋时期楚庄王的。鸣:叫。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是指不叫便罢,一叫便使人震动。原意是以鸟喻人,表示奋勉图强,取得惊人成就。 春秋时期楚庄王即位已达三年之久,却仍沉溺于酒色,不仔细处理国政。他为了制止别人前来劝谏,还颁布了一道命令:有谁敢来劝谏,一律处死!大夫伍举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为此非常忧心,于是,他决心求见楚庄王,巧言进谏。一日,伍举对楚庄王说:大王,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猜。楚庄王觉得非常新奇,就说:哦?说来听听。伍举说:有一只大鸟,停在楚国的大山上已有三年了,它不飞也不叫,请问这是只什么鸟?楚庄王一听,立刻明白伍举是把自己比作了那只大鸟,便笑着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说三年不飞的鸟,一飞必定冲天;三年不鸣叫的鸟,一鸣必定惊人。伍举听后深感安心。在伍举和苏从的忠谏下,楚庄王最终痛改前非,从今励精图治,使楚国逐步进展成为南方最强大的国家。 人们常常用不鸣则已_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形容原来悄悄无闻在努力的人最终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比如张院士十几年如一日潜心讨论,最终在基因领域取得了突破,震动了世界生物学界,真是啊。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