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行与思: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人文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04094394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研究-行与思: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研究-行与思: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研究-行与思: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人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国学研究-行与思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人文 说起四大名著,看过的居然寥寥无几;谈到丝绸之路,竟不知在中国版图什么方位;已被辟谣的帖子,还在没头没脑地转载文史哲艺课程开设面较窄、公选课被用来混学分、思政课常常无人问津种种现象皆指向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当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上日程,人文教育的脚步更要及时跟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似乎更加重视科学教育,而由此带来的工具理性观念也日益流行。有些人把大学看成是知识的卖场,把上大学看作是获得某种专业技能的过程。如此一来,无法在短期内体现出明显效果的人文教育,渐渐受到了冷遇。但事实上,人文教育是大学永恒的主题。约翰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阐明了大学的目的,就是提供博雅教育、培养绅士。可以说,在大学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时代怎样变换,制度怎样变迁,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做人是从未改变的。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思想观念的进步。大学需要造就的是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工具化、碎片化的人。人文教育固然需要借鉴,但不能完全以西方为标准,因为人文其实正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本质、文化的核心。在当前中国,要有一流的人文教育,就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血脉和土壤,才能理解今天的中国。当我们能既不自卑也不自负地对待中国传统,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拒绝狭隘民族主义和文化封闭主义,一流人文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