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91878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班申请表名称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申报专业(含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等)社会工作一、专业发展背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王作。改革开放历经30 年发展,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长期滞后的社会建设致使社会问题层出不 穷、社会矛陌口渐增多,社会发展瓯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从而使社会建设的任务 紧迫而艰巨。在当今我国社会建设大潮,社会工作以其传递社会政策、整合社 会资源、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实施人文关怀、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等专 业功能,被赋予重要职能,社会T作人才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 新社会管理不可

2、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此,十六屈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的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 建设稳步推进,十八大报告用完整的篇幅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强调加快形成政 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纟H织体制,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 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以建设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平安幸福的 和谐社会,社会工作专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了加快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国家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首次把社会工作人才列入六类人才队伍Z,强调以高级 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组 基础 部、民政

3、部等18部委联合制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长期规划 (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 其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3万人的目标;甘肃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 养开发计划也提岀,到2020年,甘肃省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力人,其中培 养高级社会工作人才达到1000人的目标。西北师大社会工作木科专业H 2001年开始招生,为廿肃省首家招生院校; 2009年获批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33所高校Z、 H肃省首批唯一高校。经过1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在教学、科研、 专业实训等方面均具备较强实力,成为甘肃省培养高素质社会工

4、作专业人才的重 要基地。二、师资队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同时在学院平台 课层面还依托公共管理学科的优质师资力量6人。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学 历层次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具备培养“卓越 社会工作人才”的师资力量。在学历、职称结构方血,其8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酋士、 硕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3%。在教学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所列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 课程。其90%的专业课程由学校在册社会丁作专业专任教师承担,近5年来学 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获得包括校级(含)以上

5、优秀指导老师奖、优秀带队老师奖 等各类奖项共计7项,专任教师在近3年的教学评估,优良率为100亂在科研 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近3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共15项,岀版专著、专业教材 12部,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近:3年来,学院所有社会工作专任教师100%参与了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 且在社区服务,社会T作事务所,老人、儿童服务等与专业特色相关的服务领域。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承担推动社会工作制度化发展的政策侣导者角色, 具有影响社会政策的一定能力,并产生相应积极效果。拟承担试点培养专业教学任务教师基本情况表序 号姓名性 别年 龄专业技 术职务最后学历毕业 学校、学位现从事专业拟任主要课

6、程1张文礼51教授南开大学、管理学 博士行政管理政府经济学2贾应生男52教授厦门大学、哲学側.1:社会学社会工作伦理3张润君出43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管理学博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学4孙健男44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 学博士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5岳天明男44教授兰州大学、民族学博士社会学民族社会学6马克林48教授兰州大学、民族学 博士社会学社会工作行 政7李怀出43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 博士社会学社会学理论8戈银庆女43教授兰州大学、经济学 博士经济学经济学原理9罗杰群出50副教授兰州大学、社会学学士社会学社会统计学10路宪民男45副教授兰州大学、民族学博士社会学交往与沟通 技巧11陆春萍女37副

7、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 博士社会学非政府组织管理与实务12刘磊男42副教授西北师大、法学学 士管理学组织行为学13王兰女43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 济学学士社会学社会政策学14岳子存出48副教授西北师大、法学学士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概 论15陈蒲芳女50副教授陕西师大、哲学学.1:社会丁作社会保障概 论16王琪瑛男38讲师上海大学、社会学 博士社会学社会硏究方 法17乍秀英女29讲师中央民族大学、人 类学、博士人类学民族社会工作18赵茜女31讲师华东理工大学、社 会工作硕上社会工作小组工作19白列湖男32讲师北京师大、管理学 博士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20刘永明女43讲师西北师大、心理学 硕士心理学社会

8、心理学三、课程体系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主要由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组成。1. 公共课: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大学体育课程模块、英语、计算机等。2. 学科基础课: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调查原理 与方法、社会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 经济学原理、政府经济学、经济数学(1)、经济数学(2)等。3. 专业教育课程: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 作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福利思想、服 务方案设计与评估、非营利组织管理、企业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妇女社会 工作、文化人类学、民族社会工作等。

9、4. 实践课程:社区工作实践、社会工作行政实践、民族社会工作实践、老年 社会工作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杏、毕业论文等。具体安排见培养方案课稈设置部分。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社会工作专业现建有17家校外实践基地,其中已签约5家。具体见下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一览表序号基地名称是否签约1兰州市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是2兰州市灵星特殊儿童教育中心是3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是4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及下属社区)是5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街道(及下属社区)是6甘肃惠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否7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否8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否9兰州市民政局(及下属单位)否10兰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否1

10、1兰州市社会福利院否12兰州市救助管理站否13兰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否14兰州市盲人福利按摩院否15兰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否16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及下属社区)否17甘肃省民政厅(机关)否试点班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全面 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的社会工作管理与实务人才,立足于 甘肃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能够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部门和“三区” 岗位,以及T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非政府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 作服务、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与评估等工 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专门人

11、才。培养 模式试点班社会工作专业结合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发展走势,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 特点,立足甘肃社会建设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新需求,探索一条重基础、强应用、 显个性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三部分,即在低年级实行通识 教冇,以学校和学院平台课为基础,构建以夯实社会学、管理学学科为基础的课 稈体系;高年级前期,着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和实务技能的培养,构 建旨在强化社会T作专业学习和提升实务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高年级后期,注 重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依据学生个性和特长,指导学生选择社区管 理、行为矫正等专业方向,并帮其制定个性化专业学习计划。学生 遴选(包括学生人数、进出机

12、制)招收学生:30人。选拔制度:为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选拔优秀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试点班学 习,遵循试点班“公平公正、择优选拔”的原则,对报名参加社会工作专业试点 班的学生在“徳、智、体”等方血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遴选依据。其步骤具体如下:1.本人提出申请,根据要求填写申请表一式三份;2 .学院接受申请并审核;3. 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根据申请表讲行预审;4. 公布预审合格者名单;5. 面试;6. 公布入选者名单。退出制度:为了保障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正常教学的组织实施,凡进入试点班的学生一 般不得退出,对于确实不适应试点班要求的学生,允许或劝其转出到原专业继续 学习。对于出现学籍

13、警示者、不服从管理规定造成恶劣影响或责任事故者及由客 观原因不适应学习者,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退出试点班。教学 计划(附件上报)实施 进度 安排(指年度计划)1. 学院前期准备:新生入学前2. 宣传动员时间:新生入学-2013. 9. 93报名时间:2013. 9. 10-2013. 9. 114预审时间:2013. 9. 12-2013. 9. 135.面试时间:2013. 9. 146 公布入选结果:2013. 9. 14-2013. 9. 18资伍设划 师队建计(含导师制实施、教师遴选配备、兼职教师聘请、教师进修等方面)1. 导师制实施。试点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行全程导师制,每5名学生配备

14、1 名导师。导师由木院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 讲师担任,导师从学生进入试点班级后开始对其学习规划、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进行全面指导。2. 教师遴选配备。担任木专业课程的学生导师共2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和 具有M士学位的讲师怡人,到达任课教师比例的90%o同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深 造学习,攻读博士学位,不断加强师资力量。为了加强专业核心必修课的师资力 量,提高教学效果,木专业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配备研究能力、职业责任能力 强的社会工作硕士硏究生助教。3. 兼职教师。为了指导实践教学,木专业拟聘请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同行 专家、省内民政系统社会工作管理部门、社会福利部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负 责人和专家数名,扒任社会工作行政、实务、服务项目管理等方血的课程,指导 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4. 教师进修。学院支持任课教师轮流参加国内外专业研修学习,每年派2-3 人,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到民政、社会福利院、基金会、服务机构考察、交流学习。蠶”(含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计划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