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91669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与预防摘 要:本文简要概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大三特征,并 较为详细的分析了风险的动因,同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动 因探讨了具有建议性的预防措施。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预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市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存在于审计工作的每 一个环节,其主要动因是审计模式的落后、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审计队 伍的弱化等,而预防措施自然也应该从风险的动因有针对性地展开,只有 这样才能根本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市计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当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财务报表中存在错报、

2、漏报、瞒报、误报情况吋, 市计人员依然对此提出无保留市计意见,就会导致风险产生。客观性、广泛性、潜在性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三大特征。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审计方式上,以抽样方式审计是普遍存 在的现象,而抽样就会有误差产生;广泛性是对审计工作流程而言的,每 一个环节都冇可能产生失误或者遗漏,也就是说内部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 工作的每一个环节Z中;潜在性指的是审计人员本身,市计人员若是缺乏 个人责任意识,同时职业道德缺失,再加上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也许会 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烘可蠹

3、乒:戦攀蔷哂屑壑岛鸵庖宓模?而我 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虽然形式上是独立的部门,也实行各部门分工管理, 但毕竞和其他部门一样,同属单位内部的一个部门,在进行内部审计时, 或多或少会为单位的利益冇所考虑,如此便降低了独立性,影响审计工作 的权威性。(-)审计资源缺乏以及整合利用不全面众所周知,我国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项目比较少,所以缺乏 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另外,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缺乏对审计工作量和 任务量的认知,不能全面整合可利用的资源,甚至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匀 和浪费的情况。(三)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为了达到与内部审计要求相匹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 熟练掌握专业的知识和

4、技能,还要熟知相关的法律和审计程序,同时自身 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然而现实工作中,由于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重 视不够,缺乏相关业务培训,致使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高有低,所掌 握的执业技能也不全面。(四)缺少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程序、方法根据内部市计工作的耍求,各单位都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内部市 计制度。但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审计固定资产数 量、发票真伪辨别,以及财务核算查错纠弊等方面,没有跟着时代的发展 而发展,从而影响了审计制度、程序和方式的完善。(五)审计部门考核机制过于形式化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效率、效果、审计 成本等没有任何关系,与之相

5、关的只有职务的高低和不同,对工作出色的、 较差的员工缺少相关的奖罚措施和激励机制,丁是便造成了人员参与度不 高,以及审计工作冇失公允的现象。三、预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动因,其预防措施应该从根本上 抓起,循序渐进的改善整体工作流程,否则只会让其流于形式:(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执业人员素质为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专业的会计审计知识和业务水平、熟练 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力、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素质。所以,要想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也 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对审计人员进行培养。(1)专业的会计审计知识和业务水平

6、,包扌舌熟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 则;运用、理解、判定、分析审计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准确理解法律法 规的基本精神。(2)熟练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力,熟练使用有审计工作相关的计算 机软件;常握相关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编程能力。(3)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包括职业敏感;洞察力;高度的综合判 定能力。(4)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高涨的士气;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默 契度。(二)完善内部市计制度、程序、方法首先,引入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根据单位的需求借鉴现代企业会计 核算的方法,构建适合单位自身的审计方法。其次,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 制,在内部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单位的政策管理目标的情况下,配合单位主

7、要负责人,准确的对风险來源做出评估,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得出风险 控制的建议。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利用绩效考核的方 式对包括负责人在内的所有审计人员进行评价,并且落实工作奖励和责任 处罚。(三)增强内部市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由“一把手”直接管理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制度,“一把手”重 视内部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审计结果的运用,关注审 计建议是否得到真正落实,应责成审计部门不仅要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要 跟踪被审计部门的问题整改情况,结合项目安排后续检查。并将审计结果 的运用情况与部门负责人业绩考核联系起来,严肃审计结果运用,从而增 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8、(四)对有关审计项冃适当进行业务外包为解决审计资源缺乏以及整合利用不全血带来的风险,可以将内部审 计工作外包给社会上业务成熟的会计事务所,如此不仅弥补了行政单位内 部审计资源缺乏的问题,还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审计结果的公正 性。四、结束语为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良性发展,预防内部审计风 险的发生,需耍清楚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市计风险的动因和特点,确 定风险的来源,采取切实措施,弥补内部审计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有效规 避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参考文献:1 张媛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会计 师,2015, No. 215 (8): 59-602 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 (7): 25-273 张晴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市计风险的相关防范J 江苏商论, 2012 (5): 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