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90200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异同【摘要】民国前期,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无 法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西方学校制度下美术教育方法的借鉴势在 必行。两者的异同对比分析,有助于研究此时期美术教育变革的内在 因索,并为今天美术教育改革提供或可借鉴之处。【关键词】民国前期;传统美术教育;改革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伴随着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至清末民初 美术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意、工笔等美术种类,并以“师徒相授”、 “父子相传”的教育模式传承下来。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与西方学校美术教 育在教育冃的、教育体系、教育方法上有较大的区别。一、教育目的从教育日的上来看,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一直将传授“画

2、技”作为主要 教育目的。明清时期,随着文人画兴起,传统美术教育逐步承担起传授文 人画家必须具备的绘画技能的责任。此时人们在思想上已经初步认识到美 术是决定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自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 后,“图画课”和“手工课”开始进入学校课堂。从当时新学体系对图画 课程教学要求为:“习画者,当就实物模型图谱,教自在画以备他日 绘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可以明显看出,此时美术教 育带有较强的实用功利性,重在技能传授。西方美术与科学联系比较紧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为“纯艺术” 与“实用艺术”两部分,无论是哪一部分在学校教育制度下,教育目的与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有明显区别。西

3、方美术教育从广义上看是将美术作为人 的全面索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看,西方专业美术教育是建立在注 重学生整体文化和道徳素质基础上的用以培养能够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 美术专业工作者的教育活动。总的来说,西方学校美术教育注重学生综合 能力培养的特点是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区别。二、教育体系从教育体系上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手工作坊式的“师徒传承” 技艺是主要的美术教育方式。“师徒传承”制度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美术 教育中,“亲师合一”的思想使师徒关系如同父子。紧密的师徒关系使前 辈的绘画技法、风格和理念传承的更加完整。“师徒传承”式的美术教育 方式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天赋和学习进度制定不

4、同的培养方案,因 材施教帮助学生较快的取得进步。在中国画发展史上,之所以能够在各个 时间段不断涌现各具特色的绘画流派,师徒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师徒制”教育体系的缺陷在于,在传统儒家思想“师”如“父”的 影响下,学生只能在师傅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美术创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过 程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长时间跟随同一个师傅学习的情 况,造成最初的“择师”尤为重要,一旦选择错误难以更改。其次,一个 教师很难在各个知识领域达到全面的高水准,这就造成师傅在某方面的弱 项会影响到学生。封闭型的师承关系形成风格的统一,一方面将传统 美术各项技艺推向精深,另一方面,相对限制了不同绘画风格的交流与传 播。在西

5、方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首先进入绘画作坊从制作颜料学 起,在实践中观察老师的绘画方法和技巧,慢慢积攒经验。其后开始逐步 协助老师完成作品。至学习期满后开始独立创作并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风 格。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学生“尊师”的观念没有中国学生 强烈,门户观念也较弱。西方学院美术教学体系与之前有较大的变化,学校按照学生年龄和知 识掌握程度不同划分年级,再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进行集中教学。每个班 级的课程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每位教师仅负责教授自己最擅长的课程, 为学生“择师”提供了条件。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增多,促进共同进步, 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学校破除封建III思想的束缚,实行

6、男女 同校同班教学,一方面活跃了学习的气氛,另一方面使女性能够接受到专 业系统的美术训练,为女性画家取得更大的成就开辟了道路。由此也可以 得出,要想实现“全面教育”的美术教育目标,学校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条 件。三、教育方法传统中国画注重表达画家的“意”,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悟性要求 较高,教学时一般先由教师示范画法和步骤,学生再进行摹仿,有不懂之 处可向教师请教,重在自行练习及体会。教师对学生作品多使用口头讲评 的方式,一般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直接修改。传统美术教育强调临摹的重要性,南唐谢赫在朴画品录中提 出的“六法论”,其中就包括“传移摹写”。至文人画兴起之后,临摹成为 最重要的美术教育方法之一

7、。因此,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包含长时间的临 摹学习,学生从中体会各种绘画风格的基本技巧以及多种程式化的规定和 特点。临摹可以为画家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经验和素材,使前人的绘画 技法和艺术思想得到比较完整的传承。但也造成了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将前 人的作品作为楷模全面接受,缺乏客观的分析和评判,造成思想僵化,作 品千篇一律。西方学校美术教育则比较强调对学生写生能力的培养,在掌握了基本 的绘画技巧之后,通过不断地实践练习来提高口己的绘画能力,临摹仅作 为一种辅助手段来使用。西方古典绘画注重写实和透视的特点使画家完成 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即使是临摹也需耍花费人量的精 力。此外西画除构图、透

8、视等基本绘画要求外,没有过多的格式限制,临 摹对创作的帮助不大。民国同期的西方学校美术教育已经初步具备了摆脱 传统模式束缚,重视个人情感和创新性的特点。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重视“传移摹写”的作 用,所以很重视对画论的总结和学习。历史上有很多精辟的中国画理论, 如谢赫所著古画品录、记述郭熙山水画经验的林泉高致等对 画的发展影响很大。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中第一法“气 韵生动”成为衡量传统中国画的主要标准。注重绘画理论,不仅有助于绘 画技法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整体提高了艺术索养。不 足之处在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在具体到绘画技法和技巧等细节问题上 时,更

9、多的是依赖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自行体会,随意性比较大。一 旦出现变故,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经验和技法就会面临失传。如画圣吴道子, 画法精妙,但除了后来被总结传世的“吴家样”夕卜,吴道子独特的绘画手 法鲜有记载。西方学校美术教育比较侧重于实用科学理论的研究,如人体结构、光 和色的关系等,理论涵盖面不断扩大,将包括艺术、哲学等多种思想理论 课程加入到美术理论的范围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深度,对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很大。在教具的选择上比较规范,使用统一的教材, 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完整。教师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改良和增 补,经验和技法的继承更加完整。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美术教育中存在的

10、问题在民国前期体现得尤为明 显,这也是为时我国所处剧烈动荡的社会时代背景所决定的。西方学校美 术教育在此时期表现出的一些优越性,吸引着我国美术教育家的目光,也 为之后我国美术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注释: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口(1904 年1月13 H)【参考文献】1 王亚楠民国早期文化政策研究( 1912-1927)美术教育、美术社团与文物保护D中央美术学院,2009.2 聂危谷林风眠如何看待艺术传统J美术观察,1999 (05)3 顾平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考略J盐城师专学报,1998 (04).4 张小鹭中H师范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美术教育,1994(01).5范景中国立艺专时期(1928 1949) J.新美术,1998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