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名誉权的保护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84482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名誉权的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名誉权的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名誉权的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名誉权的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名誉权的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名誉权的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名誉权的保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名誉权的保护江苏洪泽外国语中学袁开美223100內容摘要本文主要由名誉权的现状(列举案例)谈名誉权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应有保护 的原因;然后具体分析维护名誉权关键应注意的几点;接着分析名誉权的侵权应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方式及处理方法、如何收集证据、名誉权受到分侵害后的 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名誉权的认识,在生活中能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 应有的保护。一、名誉权的现状案例列举:例如:有位女青年在舞场上与一位索不相识的男青年跳舞时,突 然被这个男青年的妻子打了两个耳光,并被说成是第三者。次日,男 青年的妻子又到这位女青年的工作单位用极端下流,肮脏的语言辱骂 这位女青年是第三者,与她丈夫发生两性

2、关系等,致使这位女青年的 名誉受到损害,丈夫要与她离婚。单位领导原认为她在财务工作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准备将她提拔为财务副科长。自这件事发生后,领导对她的生活作风产生了怀疑,不打算提拔她了以上案例中的受害者曾先后找到法院,要求保护自己的名誉权,制裁侵权人,但法院却未受理。二、名誉权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原因原因在于这类案件情况比较复杂,法律对这类案件只有原则的规 定而无具体的规定,比如:我国宪法第三十条、民法通则第 一百零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条等都有关于禁止侮辱、 诽谤、宣扬他人隐私等规定,由于没有具体而实在、易于操作的上纲

3、上线的法律条文,在“度”上把握不准,或者很难把握。另一种,本身对这一类案件的证据也很难收集。三、维护名誉权关键应注意的几点(一)名誉权维护的重耍性。名誉权如果得不到及吋、有效的维护,就会使无辜者蒙受屈辱, 正义得不到仲张,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依赖程度,客观上鼓励 了侵权者的不法行为。受害者的名誉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却得不到法 律的保护,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打击;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还会造成单 位领导和群众的不信任,才能难以发挥,工作受到影响;有的经济会 造成损失;有的恋爱、婚姻破裂等等。从而影响了公民、法人创造社 会财富的积极性,如果让此类侵权活动蔓延,将会不同程度地阻碍社 会的健康发展,破坏社会

4、主义精神文明。国家从法律上保证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包括名誉权。保 护公民、法人的名誉权,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所必需的, 也是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精神文明不可缺 少的部分。总之,切实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不受侵害,对维护社会秩 序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 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二)名誉权的内容。1、名誉权的保有权。这种权利包括:保持自己的名誉不降低、 不丧失,在知悉自己的名誉处于不佳状态时,有权利凭借自己的实际 行动来改进这种状态,他人不得干预。2、名誉维护权。名誉维护权是名誉权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指 名誉权人对于他人侵害自己名

5、誉权的行为,可以寻求司法保护,既可 以耍求司法机关对侵权人施以民事制裁,也可以耍求司法机关责令侵 权人赔偿自己的损失。3、名誉利益支配权。民事主体可以利用自己良好的名誉,与 他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往,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社 会效益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名誉权人也可以不使用自己的名誉。 但这里讲的支配不是无限制的,依一般人身理论,名誉权人不得将名 誉利益任意抛弃,也不得转让,更不得由继承人继承。(三)名誉权的构成耍件。1、行为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首先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只能对特定的人实施。所谓特定人,是 指社会公众知其所指为何人。侵权人对被侵害的人指名到姓,或虽未 指名到姓

6、,但其表述足以使人认定所指为何人,如描述某人的相貌特 征、语言特征、行为特征及生活和工作环境等,亦不失为特定。其次,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以侮辱、诽谤为主要方式。侮辱是指以书面、口头等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 为,例如:使用下流、肮脏的言语辱骂对方,或者在文章中利用贬低 人格的语言攻击对方等,都是侮辱行为。诽谤是指捏造有损他人名誉 的事实,并加以张扬、散布。应当提出的是,在审查受理名誉权纠纷案件时,应注意分清民 事上的侮辱、诽谤侵权与刑事上的侮辱、诽谤罪的界限。对于动机恶 劣,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应根据受 害人的请求按刑事自诉案立案审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对于情节轻 微,不构成犯罪的,则按民事侵权纠纷立案审理。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行为人故意损害他人名誉,当然构成侵权行为。如果行为人是 出于过失,能否构成侵权呢?从民法通则的规定看,过失也构成 侵害名誉权,因为尽管该法第一百零一条关于侵害名誉权的规定中没 有具体规定故意和过失,但并非例外规定。该一百零六条规定因过错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规定对一般侵权彳亍为均 适用,确定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当然也应适用。从实践来看,过失 侵害名誉权的案件占名誉权案件的相当比例,这类案件又大多是通过 广播、电视及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侵权。这类侵权行为具有传播范围 广、对公众影响大等特点,因而

8、对受害人的名誉损害也就更严重。如 果对此类行为不以侵权行为论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 护,对社会公益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3、造成损害后果:。只有行为人过错实施了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并造成一定的 损害结果,才产生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这种损害后果首先表现为 名誉毁损的不良结果。只要受害人能证明有损害名誉权彳亍为的存在, 不需证明实际损害发生,即可认定损害名誉权,因为根据一般的经验 就可以推断其损害后果。既然判断某人的名誉是否毁损应坚持客观标 准,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就必须为受害人知悉,否则不可能导致对受 害人的社会评价的降低,也就不能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如果由于 受害人过错而使受害

9、人以外的人知悉。或者行为人针对受害人实施侮 辱、诽谤行为时,虽有其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往往还会导致受害人的 非财产损害和财产损失等间接后果,但这不是构成侵害名誉权的决定 性因素。4、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有些行为表面上符合侵害名誉权的法律特征,但实质上是法律 所允许的,因而并不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损害。不构成侵害名誉权的除外情况主要有:(1)受害人事先表示同意 的行为;(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职权在工作中的善意陈述;(3)各 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会议上的发言;(4)利害关系人保护合法利 益的行为;(5)公民通过合法渠道善意向组织反映情况;(6)正当的 舆论监督。总之,只要

10、行为人的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名誉权 的行为已经发生,该行为影响了社会对受害人的评价,使受害人在精 神是受到一定的损害后果,就可以认为已构成侵害受害人的名誉权, 对已具备上述四个要件的侵权的,受害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立 案审理。U!、名誉侵权承担责任的方式及处理方法。(一)民法通则规定,名誉侵权主要有四种承担责任的方式。即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这些方式可 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1、停止侵害。所谓停止侵害,是指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尚在进行 的情况下承担的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在处理名誉权纠纷案件中,如果 侵权人尚未停止侵权行为,办案人员首先应当对其进行法制

11、教育,劝 其自觉停止侵权行为;如果侵权人既未停止侵权行为,又不接受批评 教育,人民法院应责令其停止侵害;如果侵权人仍不履行,可以采取 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迫使侵权人停止侵权 行为。2、赔礼道歉。所谓赔礼道歉,是指侵权人向受害人承认其侵害 了他人的名誉权、诚恳认错并表示歉意。有人认为采取这种方式可以 单独对受害人进行,也可以当众进行,笔者认为应当众进行。因为, 如果侵权人没有当众实施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就构不成侵权后的 影响面,当然可以不用当众向他人赔礼道歉,但如果侵权人当众实施 了损害他人名誉的彳亍为,给受害人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侵 权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不当众进

12、行的话,就达不到给受害人消除影 响、恢复名誉的目的。因此赔礼道歉,从消除影响角度讲,必须当众 进行。3、赔偿损失。所谓赔偿损失,是指因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给 他人造成损失吋应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分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 失赔偿。财产损失赔偿数额,应按受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实际 损失无从计算的,可按通常平均减少的收入计算。精神损失是一种无 形损失,它无法用价值和货币计算。在适用精神赔偿时耍注意以下四 个方面。(1)、用经济惩罚手段来制裁侵权人。对受害人是一种抚 慰,对侵权人是一种教育手段,让他拿钱买教训。(2)、赔偿时, 应考虑受害人名誉损害程度和精神痛苦导致身体健康受到的影响程 度。(3)

13、、考虑侵权人过错穆度主要看社会影响后果。(4)、考虑 侵权人的经济能力。4、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指公民和法 人的名誉权受到不法侵害的,有权通过人民法院要求侵权人在影响所 及之范围内以公开形式承认侵害过错,澄清事实或者解除、消除所造 成的不良影响,以恢复未受损害时社会对其品行,才能和信用的良好 评价的责任措施。侵权人在多大范围内造成了影响就应当在多大范围 内消除影响。(二)对侵犯名誉权的处理方法第i,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对严重的侵权行为,如果证据充分 可以直接向法院采用自诉刑事案件形式申请立案,由人民法院审理判 决是否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和诬陷罪,如果构成犯罪,将对侵犯人追 究

14、刑事责任。第二,可以追究民事责任。对一般的侵犯名誉权案件可以向法 院起诉,耍求侵犯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五、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名誉权纠纷案件是一类新型案件,情况是甚为复杂,涉及的面 和问题相当广,如很多涉及到新闻报导、文学创作等问题。因此,明 确和掌握以上问题,对我们审判实践中,分析和认定是否构成名誉侵 权提供把钥匙而已。要做到正确定性,实践中还应划清一系列界限。 1、正当的舆论监督与名誉侵权的界限。2、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 个人的政绩、品徳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与名誉侵权的界限。3、 通过正当合法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检举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 甚至犯罪行为

15、与名誉侵权的界限。4、邻里、同事、亲属之间因琐事 相互眨损与名誉侵权的界限。对上列的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不 能混淆,审判实践中严格区分。六、如何收集证据暗访、偷拍、私家侦探、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相关大字报、 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等都可以作为证据的来源。当然要 注意不能用非法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 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个人录制的录音录像资料经法庭认可可以作 为证据。八、如何起诉当自身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后,必须要学会运用法律去保护自身的 名誉权。为此必须耍学会如何起诉也就是学会如何打官司,民事起诉 状为首部、正文和尾部。

16、首部包括标题、当事人基本情况;正方按格式规定应写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來源、证人姓名和 住址。尾部按格式写明致送规范用语。结束语:总之,通过本文粗略地探讨了名誉权相关内容及其维护,我想对广大读者会就名誉权的维护方面引起新的思考与认识。参考文献:民法学法律文书写作民法总论侵权行为法郭明瑞主编宁致远主编梁慧星著王利明杨立新著200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法律出版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6日法释2001 33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学、刑法学、宪法学、民法通则、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庭庭审记录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