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46480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下载)(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硏究论文当代文学硏究综述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作为对一种未來趋势的敏锐感觉和把握,中国文学硏究界对“全球化”的探 讨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在讨论中采用了不同的命名而已,比如上世纪90年 代的“后现代”、“现代性”等等。但是,2001年给学界的“全球化”讨论提 供了最直接的契机,即WTO的签订,中国成功入关。正是因为这样的积淀和契机, 2001年学界对“全球化”的讨论更热烈,更普遍,也更体现出讨论者的个体意 见,相互之间的观点充满张力。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 到文学硏究的各个学科。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 学双

2、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 走向新的千年”。2001年4月23-27 H,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硏究室、文 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硏究与教学”讨论会。 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硏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 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勻文学硏究方法论”硏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 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出中 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硏究者们,也举办了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 文学理念”的硏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

3、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 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一要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 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一已被超越,对 待“全球化”的理性?冗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2001年的文学硏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日前,学界对“全球化”槪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 的“全球化”与文化/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槪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 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 “全球化”勻“全球性”的槪念区别。他 用“

4、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描述在文化领域 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耍涉及多种彼此不 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审美和艺术等领域的全球依 存状况”(1)。王一川用这两个区别性槪念,把“全球性”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源 头追溯到了晚清。他认为,从1840年到1899年,以“全球性”为基础的“现代 性体验”就已经开始并逐渐生发。王一川的观点,为今天的“全球化”讨论提供 了一种本土的历史参照。对“全球化”源头的讨论,程文超则提供了一种立足西方的历史参照。程文 超首先承认,“全球化”实际是“西方”的扩张。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种历史实 况

5、,我们所接受的“西方”不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存在着两个“西方”,“一个 是体制内的政治经济运作与支撑这一运作的文化规范、价値观念;一个是对体制 内的反思、反抗与反叛”(2)。如詹明信就认为西方文化存在着“晩期资本主义 的表现”和“晩期资本主义的抗拒”两个方面。程文超也分析到,与五四激进派 所接受的“现代性”相对立,存在着梁启超和学衡派对“西方”进行反思和批判 的另一种“现代性”。不幸的是,以梁启超和学衡派为代表的“批判的现代性” 遭到了忽视。程文超认为,今天对“全球化”的思索和接受,需要在两个“西方” 的苗景上根据“中国需要”来考虑。王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对“全球化”也进行了历史溯源。在共

6、产 党宣言中,马恩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槪念,“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 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 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王宁在分析中得出结论,“全球化是一个开始已久的过 程,全球化的过程并非始于当代,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并口在不同的 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3)。对“全球化”历史维度的梳理,目标是为应对“全球化”寻找一种精神资源 和经验保证。但是,在全球贸易规则和无边界的信息网络强烈影响下的今天,文 学硏究是否存在就成了一个问题。美国学者J 希利斯米勒一篇全球化时代文学硏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对 中国学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J 希利斯米

7、勒引用了德里达在明信片中的 描述,“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侄在其次),整个 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 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 J 希利斯米勒分析到,德里达对文学命运的判定 来自于文学存在的前提的丧失:“在西方,文学这个槪念不可避免地要与笛卡尔 的自我观念、印刷技术、西方式的民主和民族独立国家槪念,以及在这些民主框 架下言论自由的权利联系在一起”。文学实际上依赖于“自身与想象之间的间距; 主客体分离的假想;自我裂变的整体;作者的权威;确切无疑地理解他人的 困难和不可能性”(4)但是,“新的电信时代”却“打破过去在印刷文化时

8、 代占据统治地位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二分法”,“精神分析的基础一一无意识勻 无意识之间的区别一一而今也不复存在了”(5)。在电信吋代强大的“无边界” 面前J 希利斯米勒心冇不甘地承认文学硏究将会丧失。J 希利斯米勒实际上是将“新的电信吋代”作为“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一定程度上夸大了 “工具”的决定性力量。虽然他对“电信时代”的解析发人深 省,但是,在“电信”并不发达的中国,人们还缺乏深刻的感受,于是对其悲观 的论调不敢苟同。童庆炳与J 希利斯米勒展幵论争,认为“文学的存在不决定 于媒体的改变,而决定于人类的情感生活是否消失”。在童庆炳看来,人类的情 感是文学存在与否的最后保证。他以一种沉稳的“

9、情感决定论”语调,宽容地认 为,“口头传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既是历时的,但也是共时的”(6)。总体来说,J 希利斯米勒的论断对中国文学硏究界来说,显得超前。中国 文学硏究界所关注的仍是“走向世界”的“策略”问题,还没有到达像J希利 斯米勒那样提出鲜明的论断的程度。以“策略”为思路,中国文学硏究界展开了不同的言说。有些学者的反应,限制于硏究方法论。刘纳就认为,“全球化”提供了一种 理论视角,“持续了百年的中西文化之争获得了新的语码”,“西/中的对峙与 对话转换为全球化/本土化、中心/边比重等新近引入的槪念”(7)。有些学者 则强调硏究台湾 香港与大陆构成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硏究重点已不

10、在“现 代与传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而是“民族文学的内部为一方与全球外部为另 一方的冲突” (8) 有些学者从“弱势文化/强势文化”的力量均衡比较出发, 谋求让“中国立场”在全球趋同的文化中凸现出来的方法。王宁认为,把注意力 放在对“文化身份的硏究上”是个很好的选择。他以斯皮瓦克为例,认为要确立 自已的文化身份,须先付出代价,即“先趋同于西方”。斯皮瓦克先受到徳里达 的影响,并在国际上确立了自己“德里达的阐释者”的文化身份;一旦这一形象 确立,就调动自己的本土文化资源,“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此后,她才 能“既在中心发挥影响,同时又对边缘影响”。在王宁看来,民族的文 化身份需耍一种“在趋

11、同中确立独特”的过程。钱中文认为,应该在硏究思路和 硏究方向上与国际趋同,比如以“综合的思维”将国外正风行的“文化硏究”当 作重点,因为“文学理论不可能再去探讨文学自身的问题,这样做已不合时宜” (9)。无论具体的策略如何不同,但一种普遍的态度是,在“文化趋同”的浪潮 中,做到与“西方”平等对话和交流;在交流中达到“和而不同”。但也有学者以一种民族主义色彩的情绪提出不同意见。王钦峰认为,以“ 认定这种衰微的西方文学和文论是威胁到我国文学和批评界的强势话语是 勉强的理解”;相反,他认为“西方话语徒有霸主的虚幻而非实在的外观”(10)。 西方话语之所以披上“霸主的虚幻”外衣,原因不在于西方话语本身

12、,而在于我 们自身一一那种自信心的丧失。总之,2001年的“全球化”讨论,有这样几个特点:1、中国文学思想界多 出了一份冷静,盲B的情绪因索(如此前曾以一种冷战思维来指责全球化就是“西 方化”,是“意识形态演变”)已很难看到。2、对“全球化”槪念及内涵还缺乏 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针对J 希利斯米勒所谈到的“电信王国”给文学的影响, 中国学界因为缺乏对“屯信王国”的深刻体验,在回应的文章中普遍显得说服力 不够。3、中国文学思想界对“全球化”的应对,标志性的态度是“和而不同”。 但究竟怎样达到这种“和而不同”,却比较模糊。4、中国文学思想界在“全球 化”的催逼下,更热中于探讨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的

13、“方法”,至于发出什么 样的“声音”,却不是十分清晰。这实际上显示一种更为深刻的危机:即我们还 在热中方法论,却没有真正沉潜下去,提出“原创性”的思想。提出“原创性的 思想”一一这才是中国话语在全球化中奠定一席之地的本质所在。二、“70年代以后”写作:芜杂却充沛的力量2001年对“70年代后作家”来说,是另一中意义的开始。以2001年为分水 岭,“70年代后作家” 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从“边缘”到纠心的位移。或者 说,2001年之前,“70年代后作家”经历了并不短暂的历史,但只是被编辑、 杂志、出版社、某些评论家所承认;到了 2001年,他们则迈进了学术硏究界的 大门,成为老成持重的学院派硏究的对

14、象;对他们的关注,也逐渐脫离了纯粹基 于大众文化的判断,他们的生发背景、精神资源、文本价値、美学方式等问题都 得到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们终于“浮出水面”,成为文学界一支“风格诡异” 的崭新力量。早在1996年,小说界就推出了 “70年代以后”专栏,此后山花、 芙蓉等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推介,但应者寥寥。当“先锋”作家影响犹在,“70 年代以后作家”与以韩东、朱文为代表的噺生代”作家一样,蜷缩于小圈子不 得舒展。如果说“新生代”作家的“浮出”得益于那次惊世骇俗的“断裂秀”, 那么“70年代以后”则“得益”于2000年上海宝贝的被查禁。“查禁事件” 奏响了 “70年代以后”作家在2001年“集体亮相”

15、的声韵。2001年,“70年 代以后”的作品如决堤的洪水,纷纷出现在人们面前。就“70年代以后作家”生发的文化背景,言说者普遍认为与当前的传媒文 化和大众文化有关。棉棉义愤地称“美女作家”是媒体、编辑和大众的合谋导演 (11)。随便查找2001年的因特网,有关“70年代以后”作家的信息不下万条。 作为大众文化的标志性传播载体,报纸因特网最主耍考虑的是大众文化的需求。 以上海宝贝为代表的“70年代以后”作品,与今天的大众诉求有密切的亲 近。“卫慧描绘的中产阶级话语是其在大众文化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12)。许多论者尽管对“70年代以后”借重媒体文化和大众文化持有贬义,但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承认

16、,重要的不是他们写什么,而是卫慧、棉棉以及她们同龄 人的写作从此都有了自己的生长空间。你可以不喜欢或是不赞同她们(或他们) 的作品,但难以取消她们的存在。考虑到“60年代作家”、“新生代”等一直 偏居于文学一隅的状况,论者对“70年代以后”作家的出场持欢迎态度,因为 他们很有可能打破文学的既有格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2001年的学术硏究界遵循着学理惯性,对“70年代以后”作家的精神资源 进行了硏究。有硏究者站在“宏大叙事”梳理的角度,称他们是“无根的另类”, 因为他们“失去了历史记忆,失去了崇高、道德、荣誉、责任等象征意味的父 亲”,他们“没有乌托邦的激情”(13)。与此相反,更多论者着重在文学分析 中发掘他们的文学与精神资源。比如有些论者从现代文学史传统出发,认为“70 年代以后”的作家继承了 “海派传统”,从他们的作品中,可看出与“20年代 的叶灵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