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30801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X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农村发展集约经济的探索与思考长滩镇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型乡 镇。近年來,长滩镇把发展集约经济作为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的新举措,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公司运作的模式,稳步探索 集约经济。今年水稻集中育秧的机插面积达3万多由,新增80由以 上种植大户82家,在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方面作了有益尝试。一、实践与探索近年来,长滩镇为发展集约经济,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作了有益的探索。(一)集约化引导,探索农业增效新思路。2008年,乌龙泉米厂老板张等银,在广东销售大米时,发现D优系列的大米不仅好销售, 而且价格还高出其他品种十多个百分点。由丁当地群众种植面积不 大,他便尝

2、试着与毛谭村的部分农户签订了收购协议,由公司负责提 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承诺以高出市场价4分的价格统一收购。当年, 群众每亩增收50多元,他的乌龙泉大米也进了广东的超市。张等银 发展订单农业,探索集约经济,实现了农企双赢,在当地引起了强烈 反响,长滩镇党委政府及时总结,顺势引导,进一步指导,探索出“一 次收购、二次分配”的利益返还办法,通过签订收购返利合同,保证 农民从集约化生产中得到实惠,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优势互补, 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鱼水关系。集约化生产迅速在全镇推开,集 约种植面积稳步扩大到全镇各村。2009年,毛潭村把村闲置的滩涂 地和荒山岗地2000多亩,发包给经济能人张金玉

3、承包经营,通过能 人带动,当年投资180多万元进行绿化,其中种植优质高效的花卉苗 木1000余亩,为探索集约经济作了有益尝试。(二)社会化服务,创新集约经济新机制。长滩镇在发展集约经 济的最初阶段,主要是企业为了提高效益,主动要求与农户签订收购 协议,但由于利益方面的原因,订单履行纠纷时有发生。长滩镇通过 创新机制,不仅较好地化解了这一矛盾,而且有力促进了集约经济的 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发展集约经济,长滩镇政府不是 包办代替,用政府行为推动,而是引导组建了用水协会和农技、农机 服务等专业合作社进彳亍专业管理,把水稻集约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系 统化、社会化。二是创新服务机制。2007年

4、,长滩镇在石门灌区成 立了用水协会,由协会负责生产用水的统一收费、统一管理;2008 年,由农技服务中心牵头,成立了长滩农技服务专业合作社,主要负 责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的病虫害防治;2009年,又成立了奔康农机 服务专业合作社,组建了 1个农机服务队和15个机防队,探索提供 有偿服务。随着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相继建立,政府主要是引导服务, 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负责提供社会化服务,企业负责产品的加工和销 售,集约经济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完善和规范。去年,长滩镇共投入农 业技术推广资金595万元,全面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培训科技 示范户;新建了专门的农机机库和办公服务场所,各专业协会和经济 合作组织实行

5、集中联合办公,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水稻生产的社会化服 务体系,为集约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公司化经营,实践集约经济新模式。随着水稻生集约化产 的不断实践,长滩镇逐渐形成了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集约 经济模式。2004年,长滩镇就开始引导农户主动考查市场,指导农 户探索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基地,2005年,长滩镇被 省确定为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为水稻的集约化生产创建了生产基 地。与此同时,引导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通过牛产、加T、销售 一条龙运作,有效地把公司和农户连成了一个利益相关的整体,实施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仅推动了集约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效促进

6、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2003年,全镇水稻集约生产不足1000亩, 2005年迅速发展到近万亩,今年,今年水稻集约化生产面积达35000 多亩。(四)现代化装备,打造集约经济新平台。2008年,中央财政现 代农业投资2500万、整合支农资金7000多万元,在长滩镇兴建了 5. 5万亩高档优质稻示范区。通过项目建设,全面配套了农业基础设 施:全镇新建泵站31座,装机703KW,硬化渠系74千米,建设水利 工程建筑物2000多座(处),修建机耕道73千米,进行排水沟整治 4千米,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 能排。2009年,国家直接投资160万元,给奔康农机专业合作社装

7、备了轮式拖拉机、秸杆还田机、旋耕施肥播种机、乘座式插秧机、半 喂入收割机和打捆机等现代农机装备25台套。示范区水稻生产实行 了全程机械化。全镇还配备有太阳能智能灭虫灯310盏,高压频振式 灭虫灯80盏,机防喷雾喷粉器350台套,全镇各类农机具达2887台 套,目前,全镇的农田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以上。H趋完善的农 业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农机装备,为集约经济打造了新的平台,今年, 近半数的农户实现了抛秧和机械插秧,全镇水稻机插面积达3万多 亩。(五)专业化运作,拓展农民增收新亮点。发展集约经济,培植 优势企业和专业大户是关键。近年来,长滩镇通过引导企业加大技改 力度,先后培植了 5家粮食加工规模企

8、业,其中有3家企业已经成为 荆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2007年,荣贝牌双泉米获得“全国质量放 心安全健康食品”称号,成为当地的优质品牌产晶。近年来,长滩镇 从完善耕地流转机制着手,促进耕地及其他生产耍素向生产经营能手 集中,逐步创建优势农户。毛潭村村民李再桂,家里有2台插秧机, 配套了 50型拖拉机、旋耕机、大型收割机等农机耕作全套装备。今 年李再桂成立育秧公司,与周围农户采用订单形式集中育秧,共育机 插秧500亩。同心三组张家新,联系了 10多个农户,签订了包育秧、 包插秧的合同。柳门口等村的农机大户采取农户购种,委托集中育机 插秧等形式,今年柳门口村机插秧面积达90%以上。全镇机插秧面积 约

9、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育秧公司采用订单、委托等形式育秧过 万宙。据初步统计,长滩镇农机专业大户113家,80亩以上的种山 大户82家,大兴村村民欧家斌过去只有12亩责任田,一年下来不到 10000元的纯收入,2009年开始租种耕地135亩,全部实行机械化耕 作,年纯收入近10万元。集约经济成了农民增收新亮点。(六)系统化培训,畅通劳力转移新渠道。水稻生主要生产环节 为三抢:即抢耕、抢插、抢收,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随着农田耕作 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1个劳力可以耕作三十到五十亩农山。在农 村,大量的农闲时光农民却无所事事。长滩镇高度重视富裕劳动力转 移,在农闲时节,组织富裕劳力系统培训,有计划

10、地输送高素质的农 村劳力,对外输送劳力逐年增多,去年全镇输岀劳力4500多人。近 年来,长滩镇引导青年农民大洋工,赚洋钱,其中选派赴日研修生 300多名,创收7000多万元,相当于全镇每人每年增收900多元。 毛潭村先后有15个人赴口研修,5名研修生冋来后利用所学的先进 种植技术接包耕地都在80亩以上,购买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等 农田作业机械,进行规模种植,年纯收入10多万元。部分回归研修 生因为表现突出,技术扎实,回国后又再次被选派到其他国家。毛潭 村村民周习平等在日本工作回来后,又被选派到俄罗斯、利比亚等国, 成为农村“打洋工”的专业户。二、问题与不足(-)集约经济数量不多。全镇除了优质

11、水稻探索实行集约化生 产以外,其他产业集约化生产数量较少。特别是现有大户种植面积在 100亩上下,种植大户不到总量的一成,很难形成规模优势,不能为 企业提供足够的批量产品。(-)集约经济质量不高。现在的集约经济大多是通过政府撮合, 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协议,农民错误的以为有政府参与就有保障,缺乏 明确的监管机构和仲裁机构,违约行为得不到迅速公正的处理。(三)集约经济履行不易。农户和企业虽然签订了协议、合同,但履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一些农户追求眼前 利益,不按约定履行合同。由于签约双方都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导 致集约经济履行艰难。(四)农民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家从事农

12、业生产 的基本上是超龄劳动力,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小农意 识浓,新事物、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较慢。柳门口村238户,926人, 465个劳力,但在家种地只有200多个劳力,且大多在50岁以上。 六组范庭玉今年58岁,初中文化,却要负责打理2个儿子的责任田, 共40多亩。时下,农村劳力匮乏凸现,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以后, 农村人才将出现严重断层。(五)土地流转不规范。在农村,农民就是举家外出务工经商, 也要把责任山作为“兜底”的法宝,在流转时有的托付给亲戚朋友打 理,有的临吋租恁给邻居耕种,随意性、盲目性严重,短期行为突出, 流转手续不规范,时间一长,极易产生土地权属纠纷。三、建议及对

13、策(一)要进一步规范集约经济行为。目前,集约经济普遍存在合 同文本不规范、条款不完备、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 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切实加强对集约经济的引导、指导和规范;要 加大合同法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户的合同意识和企业 的自律意识;要规范集约经济的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的履行。(二)要进一步培植优势企业和优势农户。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企业;耍出台优惠政策,鼓 励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等多种类型的农业组织参与集约经济; 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集 约经营”新路子,促使耕地向集体经济组织或生产经营能手集中;探

14、 索“土地合作制、土地股份制”新机制,发展一批现代化的集体农场 或私人农庄,逐步创建优势大户。(三)要进一步规范监管体系。乡镇农业部门要着力抓好农业标 准化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四大体系建设,为农 村的集约经济提供系统服务;农业、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门耍加大 执法力度,保证集约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四)要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装备。加大财政投入,重点用于水利设施、基本农山、通村公路、农电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 政策扶持,着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加大农机化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对农业集约化效率的提升作用。(五)要进一步规范社会化服务。随着外出劳力增多,空巢老人 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抓好新型农村社会服务体 系建设。建立劳务技术服务队伍,实施耕、育、播、防、种、收一 条龙”统一服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集中农户分散土地, 实彳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病治虫,统一营销,提高产出效益。(六)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体系。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农户,以规模增效益,引导农民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新领域,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