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模板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4030792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模板(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复习21. *黔之驴柳宗元22. 陋室铭刘禹锡 23. 爱莲说周敦颐24. *口技林嗣环 25. 诗词五首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次北固山下王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雁门太守行李贺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课文回忆?黔之驴?回忆字音及词义噬 :咬,食。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遁:逃走。窥:暗中观察。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宠然:宏大的样子。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是“以之为神的省略。蔽:隐蔽。稍:副词,渐渐。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以为且噬己:认为将要咬自己。且,将要。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子轻侮或戏侮的样子。荡,碰撞;倚,依靠;冲,冲击;冒,冒犯

2、。不胜怒:非常恼怒。胜,禁得住,不胜,不能承受。计之:盘算这件事。之,指上文所说驴生气了只能踢的情况。跳踉:跳跃。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儿本领已经使完了。庞然大物:形容很大很笨的一些东西。现多用来形容外表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关于作者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创作的“古文,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有很多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作品。关于?黔之驴? 本文

3、是寓言故事?三戒?中的一篇。“黔之驴是贵州一带的驴子,借驴为喻,挖苦不自量力,自取灭亡的恶人。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 本文借驴子的愚蠢无能,身体虽然庞大但最终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启示人们:世上许多貌似强大的事物,实际上往往是最虚弱的,它们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也间接讽喻了无能的权贵们恃宠而骄、得意忘形之态及其可悲的下场。文章脉络本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和开展,写驴子来历及老虎对它的神秘感及初步试探。首先交代驴是“外来户,为下文做铺垫,故事由此而起。“庞然大物是以老虎的目光显示驴的形体特征。虎因此而心生畏惧,敬畏之至,“蔽“窥“稍,勾画出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第二部分:是故事的

4、主体,写虎逐步摸清驴的内幕,终于吃掉驴。分三层。第一层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响。第二层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第三层,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写作方法1. 作者运用想象和夸大,用短短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完好的故事,创造了两个鲜明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2. 强烈的现实主义和鲜明的战斗性。3. 运用了拟人化和比照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驴和虎这两个动物形象。?陋室铭?回忆字音及词义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牍 :公文,书信;古代写字用的木简。惟吾德馨:只有我品德高尚。惟,只;吾,我,这里指陋室的主人。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

5、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斯:这。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鸿,大。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素:不加装饰的。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 关于作者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辅佐王叔文执政,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等职。他不但政治态度比较进步,而且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见解。其诗文风格高亢,含意深远。著有?刘宾客集?。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

6、立意鲜明、风格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巧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居室情景的描绘,竭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仅不觉其“陋,反而能显出其高雅。第二层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一层处处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目。第三层南阳诸葛庐文末,收束全文,说明“陋室不陋。写作方法1. 借物抒怀,含蓄隽永2. 反向立意,巧妙构思3. 节奏

7、清楚,音韵谐美4. 运用修辞,增辉添色?爱莲说?回忆字音及词义蕃:多。独:仅,只。濯 :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亭亭:挺立的样子。植:竖立。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鲜:少。宜:当然。 关于作者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如今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为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土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公。著有?周元公集

8、?太极图说?通书?。 关于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公元1068年擢为南康如今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拓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胃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借花喻人的文章。作者独爱莲花的高洁不俗,来比喻自己道德情操的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同时,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

9、生活态度。莲花所表达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君子,要讲求精神文明。文章脉络文章共两段。第一段写莲的形象和品质,说明爱莲的缘由。第二段点明莲的比喻意义,感慨真正的隐逸之士,志洁行廉之士实在太少,并潮讽了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又从衬托中说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肮脏世风的鄙弃。写作方法1. 托物言志,立意高远。2. 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3. 语言精练,骈散相间。4. 本文的立意和语言对后世都产生了影响。?口技?回忆字音及词义少顷:一会儿。闻:听见。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同“

10、座。欠伸:打哈欠,伸懒腰。既而:不久。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一时:同一时候。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摹仿得极像。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未几:不多久。意少舒:心情略微放松了些。俄而:一会儿。间:夹杂。无所不有:连用两个否认词,表示肯定的意思,全都有了。名:说出,作动词用。股:大腿。战战:哆嗦的样子。奋袖出臂:卷起袖子,露出手臂。几:几乎,差点。关于作者 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朝顺治年间进士。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书。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三百多年前北京城里一次口技表演的真实记录,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

11、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文章脉络本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是表演前的情况,介绍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反响、开演时的气氛等。第二部分24表演过程,描绘了口技者的精彩表演及听众的反响。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场景。第三部分5写表演完后的情况,照应篇首,强调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表演者的技艺高超。写作方法1. 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2. 擅长剪材,层次清楚3. 关于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严密地结合在一起,虚实相融,围幕内外,演者、宾客浑然一体。?诗词五首?回忆字音及词义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人境:

12、人世间。车马喧:诗中指世俗往来的纷扰。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真意:真正的意趣。辨:区分,说明。客路:旅途。风正:顺风。残夜:夜将尽之时。旧年:一年将要完毕的时候。乡书:家信。临:抵达。玉龙:宝剑的代称。 关于作者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王湾,生卒不详,洛阳人,先天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仕终洛阳尉。王湾文名早著,尝往来吴楚之间,多有著述。?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张说激赏,亲手题在政事堂,让朝中文士人作为楷式。李贺公

13、元790816年,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唐宗室郑王之后家世属皇室后裔。马致远公元1252?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录鬼簿?记载他曾“任浙江行省务官。晚年辞官隐居。所作杂剧有16种,流传至今的有?青衫间?汉宫秋?荐福碑?等7种。代表作?汉宫秋?,是元代杂剧中优秀作品之一。另有散曲见于?雍熙乐府?诸曲集,后人将其散曲辑为?东篱乐府?,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关于背景?饮酒?共二十首 这二十首是同一年秋天饮酒后写的杂感诗,本诗为第五首。萧流?陶渊明集序?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饮酒?

14、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大概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陶渊明五十三岁。?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濒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到为犄角。它扼当运河与长江交汇口的南侧,是南来北往船只必经之处。王湾是洛阳人。据?唐才子传?说:他尝“往来吴、楚间;据?全唐诗?题下小注,这首诗即写于王湾往游吴中今苏州市的路上。?登幽州台歌? 公元696年,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感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雁门太守行? 李贺生活的年代是唐代中期,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屡次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

15、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李贺这首诗写的是朝廷与河北藩镇之间的战争状况。?天净沙秋思?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饮酒? 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俗之境而能感受到超尘绝俗的乐趣。?次北固山下? 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风光,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登幽州台歌? 作者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化地提醒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

16、落寞情怀。?雁门太守行? 这首诗描写一位激昂大方、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心情,塑造出非常详细而动人的人物形象。?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消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文章脉络?饮酒? 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宁静的田园的喜欢,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三、四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妙风光,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适宜的语言。?次北固山下?首联: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的风光。颔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波平浪静的风光。颈联:写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风光。尾联:抒写乡思愁绪。遥应开头,照应旅况,自问自答,以怀乡之情作结。?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构造紧凑连接,有留有充分的空间,因此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不禁吟诵再三。第一、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