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安瓜片茶叶产业特性浅析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50KB
约6页
文档ID:203984145
六安瓜片茶叶产业特性浅析_第1页
1/6

六安瓜片茶叶产业特性浅析摘要:本文从六安瓜片概况分析,总结出六安瓜片产业的区域品牌 性、季节性、质量不稳定性、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性等方面特性,最后提 出更好发展六安瓜片产业的一些建议关键词:茶文化;区域品牌性;信息不对称性;改革生产模式一、六安瓜片概况1. 茶文化六安瓜片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经》就记载有“六安茶”明代茶 学家许次纟于继陆羽《茶经》之后,在《茶疏》中写到:“天下名山,必产 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据《六安州志》记 载:“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名品六安瓜片单片不带梗,叶边背卷顺直,色泽饱满,汤色碧绿,香气清 高,味鲜甘美,冲泡在杯中能浮起一层沫,清香扑鼻,在名茶中独树 一帜其以形美、色绿、汤浓、味醇而闻于世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 全国十大名茶时称“六安瓜片既是饮料又是良药,有消食、解毒、去疲乏 之功效”在十大名茶中评价最高2. 茶产地环境六安瓜片为我国十大名茶2—,属绿茶类,产于皖西大别山区的六安、 金寨、霍山等县的部分地区•主产区为齐头山一带,方圆有五、六十里齐头山,今属金寨县,但在古代属于六安州,故被称为六安瓜片按其产 茶地的海拔高低,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

紧临齐头山的金寨县齐山、 响洪甸、鲜花岭、霍山县的诸佛庵和裕安区的黄涧河、独山、龙门冲等山 区,海拔在300ni以上,为优质内山瓜片主产区六安瓜片产区地处大别山北麓,该区年平均气温15.3度,年日照时 数为2 OOOh〜2 230h,年日照率为50%左右,光能资源较丰富森林覆盖 率达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mm,茶区雨量充沛,同时,该区 为水源涵养林保护区,五大水库分布其中,终年云雾缭绕本区主要为普 通黄棕壤和山地黄棕壤,茶树在这种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条件 下,生长良好•育芽能力强,叶绿素含量高,光合能力强,有机物的积累 合成多,与名优茶品质密切相关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等成 分含量高,酶活性加强,促使茶氨酸大量合成,从而提高名茶的鲜香度二、六安瓜片产业特性研究1・“六安瓜片”茶叶区域品牌性茶叶区域品牌指某一区域中某一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的品牌,它不一定 只为区域内某一特定企业所拥有和专用,而经常是为一群生产该产品的企 业所共同拥有和使用的品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比如“六 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都是区域品牌茶叶品牌是体现 茶叶与众不同的特点,以及消费者认同感和生产经营者信誉的一种象征。

安徽茶叶生产的区域性特征显著,茶叶生产需要特殊的自然环境,不 同的茶叶品种又因其特殊品质对生产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六安瓜片是具有 原产地保护特征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六安瓜片产地独特,如前文所介绍, 六安瓜片茶产地,高山环抱,云雾缭绕,青山碧水,竹木成林,有着良好 的自然植被茶树在云雾蒸蔚下,芽叶肥壮,持嫩性强;加之山花烂漫, 花香遍野,使茶树芽叶受到芬芳的熏陶,花香天成如此得天独厚的生 态环境,奠定了六安瓜片优良的天然素质茶园远离城市,没有现代工业 的污染,茶园多种植物共生,病虫害少,很少施农药,而且当地茶农有使 用农家肥的传统,所以茶叶中金属含量少,是名符其实的天然食品由于六安瓜片产地环境的特殊性及品牌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它的不 可复制性2.茶叶产詁质量不稳定性和季节性(1) 茶叶产品质量缺乏稳定性每一批高质量茶叶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即不仅要有良 好的天气状况,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品种资源,还要求茶叶加工师傅要有很 高的加工技术,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茶叶的品质难于保持稳定性鲜茶叶 原料状况,气候情况,工艺是否得当等因素,都会独立地对茶叶的某一品 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即使同一批次的茶叶,有的品质优良,有的品 质一般,有的品质低下,反映出品质的不均匀性特点。

正是这种不均匀性 使得茶叶产品质量不稳定,高中有低,低中有高2) 茶叶生产具有季节性茶叶是产自于大自然的经济作物,其生产受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 制约一般每次采收后要经过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的生长,才能进行下一 次采收而且不同季节产出的茶叶的品质也不一样六安瓜片茶季有两季:春茶和夏茶春茶质量比夏茶要好春茶中第一次采摘的茶叶乂属最好因为经过一个冬季的生长,使得鲜茶叶叶芽肥 厚,内含物丰富,有利于成茶的品质;而夏茶质量最差,因为夏季温度高, 茶叶生长快,叶片薄,内含物少,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产出瓜片的采摘 时间一般在谷雨至立夏之间,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 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3)茶叶销售存在信息不对称性茶叶信息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茶叶产品交易市场中,购买者和销售者 对于他们对所交易的茶叶质量拥有不对称的信息,通常是销售者对口己的 茶叶拥有一些私人信息,伴随着产牛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性茶叶的 品质特征复杂,质量难于完全利用仪器来检测、分级,需要通过感官对“色、 香、味、形”进行评定,对其品质的识别需要有多年的喝该类茶经验,难 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欺骗性因此茶业产品的卖方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提供虚假的品质和产地信号,从而导致茶业产品市场价格与其品质之间关 系的无序。

此外,茶叶的产地和声誉也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评价,对于感官 审评品质相同的茶叶,也会倾向于选择原产地的茶叶比如,同样品质的 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消费者一般认为内山瓜片具有更高的效用值,因此 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为茶叶经销商提供了假冒原产地茶叶的动 力茶叶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茶叶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同时,消费者也 会因为茶叶企业存在道德风险,而对茶叶经销商心存怀疑态度,这与一般 消费者选择熟人购茶的现象相吻合三、建议1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恢复和发展六安瓜片一是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依托历史,发挥名茶效应,在保持六安瓜片原有独特风味的基础上,按照 市场细分,针对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研究开发极品、精品和通品等系 列同时,积极开发保健茶、饮料茶和茶食品等产品,以适应不同茶叶消 费群体二是强化产权保护意识实行六安瓜片产地保护和商标品牌专利 保护,加大茶叶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品牌和保护丿力史名 茶的良好氛围2.改革生产模式以适应茶叶产业化发展加快土地流转,运用市场机制,采取土地互换、股份合作、租赁等形 式,加快茶地的合理有偿流转实行茶地规模经营,不仅有利丁•资金和技 术对茶叶生产的投入,提高茶地的规模效益,也有利于增强茶叶品质的稳 定性。

为加快六安瓜片的产业化进程•采取资金和政策引导,本着“谁投 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公司、科技人员、农技部门 承包经营,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创建茶叶综合开发实验 区、示范区,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等集I才1开发形式,在公司与茶农之 间建立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这样既有利于解决茶叶生产规模 小而带来的质量不稳定问题,同时由于生产的规模化和集中化,而规模化 的企业之间的交易更注重诚信的重要性以及长期合作的问题,故也可以解 决销售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参考文献[1]陶芳候•关于中国名茶“六安瓜片”发展战略的思考[J] •农业考古, 2001 (2).⑵刘燕妮,章家清•安徽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 (4).[3] 许绍双,刘彬•茶农组织化:六安瓜片产业化的现实选择[J]•乡镇 经济,2006 (6).[4] 梁劲锋•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为例[J] •福建 农林大学,2008.[5] 王哲,宋光钧•六安瓜片茶历史文化探讨[J]•农业考古,2007(2).[6] 秦宗财,王艳红•明清徽商与茶叶市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 (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