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960891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环境科学导论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坏境科学导论论文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的现状,指出了以高效利川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 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积极探讨了以循坏经济为核 心理念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采取基于循环经济衿种切实可行的有利措施和先进 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等问题。关键词循环经济;“3R”原则冰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引言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也是人们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但是目 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 水。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

2、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索。建立循环型社会是人 类永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3R”原则作为最重要的行动准则 实现资源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人类对水资源的健康循环利用正是一切资源循环利用Z 首。创建水资源循环经济,是建立循环型社会所必需的基础。水资源循环经济方式,即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构筑水资源循环圈,实现水资源的减量化、再使 用和再循环。通过多渠道增水和综合采用备种节水描施,大幅度降低需水量,逐步形成循环经 济与水循环的耦介关系,最终实现需水量的零增长目标。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 济发展的趋势,水资源循环经济体现了以人为木、全啲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木质要求,是变粗 放

3、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化T-业发展道路以及全面建设可持续性经 济发展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也是今麻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路, 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木所在。359循坏经济理论综述1.1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起源于环境保护兴起的上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 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 学家K波尔丁提出,貝“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该理论主要指在人、自 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 统的依赖资源消

4、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在20世纪 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到了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应采用资源 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批界发展的潮流,既而产生 了以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 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20世纪90年代Z后,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发展 的两大趋势。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1.2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所谓循环经济,即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 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5、。循环经济以“3R”作为最重要的行动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 Reuse、再循环Recycle),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 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再使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 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 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减少H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循 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木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资 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 小

6、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木,尽可能大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态 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循环经济木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经济,它要求按照D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目的在于使经济 系统和谐地纳入“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3。循环经济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 成金”的经济4。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 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地利用。1.3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不同Z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

7、经济侣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 经济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白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实 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耍保证。2水资源需耍发展循坏经济2.1水资源概况全国水资源总量约有2.8x1012m3/fl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2 200 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 的1/4洌世界第121位,北方地区只有990 m3,不到世界人均的1/&全国有16个省(区、市)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 700 m3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区、市)低于500 m3严重缺水线。全国2/3的大中城市面临缺水,其中1/6严重缺水,并且大部分属于因污染导 致的水质

8、型缺水。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水少成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仍然是最严 重的自然灾害;水多为患,洪灾频繁,损失重大,成为威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 患;水脏、水浑为害,水环境II益恶化,水体、水环境的污染使II益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 而我国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全年GNP的1.5%3%。建国以来至20世纪90 年代,我国用水总量迅速增长,从1949年的约1 000x108m3增长到2004年的5 548x108m3o 2004年全国总供水量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 81.2%,地下水源供水量肯18.5%,其它水源供水量占0.3%。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

9、5 548x108m3,其中生活用水占T 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一 64.6%,生态用水(仅包 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一1.5%5。2.2发展水资源循环经 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25 a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 口不断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11益严峻,水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预计中 国2020年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左右,今示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必然将进一步加剧 水危机。预计2050年全国需水量可能达到7 000x108-8 000x108m3,届时我国将接近可利 用水资源的极限。我国生态环境总

10、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木扭转,环境污染H益严重。2004 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x1081其中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1.1 x108t住活污水排放量为 261.3x108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 339.2x104t6o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真接排入 江河湖库,严重污染了水体。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 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水作为任何生命形式部必需 的基木要素,在21世纪,正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水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 要

11、的基础性资源,通过实施水的健丿隶循环,推动各行业向高效化、绿色化,环境友好化发展,匕 成为循360第12卷第6期2006 年 6 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Vol-12 No-6Jun-,2006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和水危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木性问题,推行水资源循环经济策略应对水环境和水危机问题,将是保证我 国水资源长期稳定供给,实现水资源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 效途径。2.3如何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手段。针对

12、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为了达 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必须改进以往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将循环经 济的原理运用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来,积极构筑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理念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新 模式。2.3.1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 的全过程中具有节水意识和观念7,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 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和生 产的供水;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创造良好的水 环境。2.3.2加强水

13、的立法与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要以立法的形式为发展循环经济铺平道路,用法律的手段为循环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依法 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化等。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健立健全水资源开 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国家有关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建 立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激励机制及水资源循环经济评估体系,有效地评估水资源循环 经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3.3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T业废水,加强农业节水在各行备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充分发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设施, 高效冋收处理城市及丁业污水,坚持城镇用水与工业用水相结合,实现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实 现零

14、排放;在城市中大力推广使用”中水”;大力推广家用节水器具的使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措施,有效节约农业用水。2.3.4广开水源及跨流域调水采用南水储存,劣质水优化利用,海水淡化利用,拦截南水冋补地下水,储备洪水变成生态水等 各种方式广开水源;跨流域调水在某种程度上也缓决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和水资源 短缺的危机,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还成为优化农业资源合理 配置的有效途径,也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大举措。2.3.5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川和服务职能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水资源循环经济新模式

15、。政府是产业发展、产 业结构整合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体制、观念和制度的配套创新,政府 要优先设计制度框架,明确水环境因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要素的地位。同时政府 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明确备利益实体的权责,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过稈中,即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乂要把循环经济发展与政府业绩考核相挂钩,为促进 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2.3.6引入先进科学技术确保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水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对水资源实行 综合勘杏、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9,鼓励和支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引入先 进

16、科学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水、废水、中水利用,减少水资源的重复浪费,合理调 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工业,加强节水技术在生活生产等各方血的应用。3结语根据我国水资源11益短缺的现状和未来的开发利用态势,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木上缓解我国 水资源不断减少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且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我国水 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我国水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水资源可持 续性发展新模式,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乃至污水、废水低排放共至零排放以及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我们的生 产、生活、经济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更加和谐发展,同时也为人类今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坚 实基础,故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新模式具有深远意义和积极影响。参考文献陈雄健,向来生我国发展循环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