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统价值观测量工具概述――心理学视角]客户视角下的住宅产品价值观范文

艳春1****8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70KB
约6页
文档ID:203909335
[传统价值观测量工具概述――心理学视角]客户视角下的住宅产品价值观范文_第1页
1/6

[传统价值观测量工具概述――心理学视角]客户视角下的住宅产品价值观   摘 要:传统价值观是指承载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仅对过去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流传到现代仍然对现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那些观念、信念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这些观念和信念开发成了测量工具,以对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进行测量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已开发出的传统价值观量表主要有《儒家传统价值观量表》、《道家传统价值观量表》、《传统人生价值观量表》等,这些测量工具为我们了解当代人的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测量工具  作者简介:姚玮,女,1987年1月,籍贯江西,广州大学08级研究生,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1、关于传统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的研究起源于西方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对价值观的研究涉及的领域众多,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等学科不同的学科对价值观的关注角度却又是不同的心理学关注的主要是价值观的心理结构、过程、功能及其测量  笔者认为传统价值观即是指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承载的不仅对过去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流传到现代仍然对现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那些观念,信念。

这些观念、信念会成为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抉择标准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主要蕴含在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三者为主流,糅合了法、墨、理等众多其他派别思想之中的一个盘大的系统,因此价值观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2、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内容的浅析  梁漱溟人为:人生要解决三个问题,其一是人与自然的问题;其二是人与人的问题;其三是人与自身的问题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必然会受到其所持价值观的影响,那么在传统文化中对于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所对应的价值观又是什么呢?  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儒家提倡尊崇自然规律,但并不主张人对自然的消极被动,而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儒家讲求“入世”文化,强调事在人为而道家讲求“出世”文化,倡导“道法自然”,人要顺从自然法则佛家强调“佛性”乃万物之本原,万物的本质都是“佛性”,因此万物都是平等的,即人和物是平等的,都有生存的权利[1]  关于人与人的问题,儒家思想的论述和影响是最为突出的,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与家人、朋友和他人关系在家族关系上,儒家讲求“孝悌”,即对对长辈做到孝敬,兄弟姐妹之间关系要和睦;在朋友关系上,儒家认为交朋友应该交正直、诚实、见闻广博的朋友,对待朋友也要诚实守信、忠诚,朋友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

在和他人的关系上,儒家提倡“仁”,所谓“仁者,爱人”,对别人要以仁爱之心待之,并倡导在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秉承“恭”、“敬”、“忠”《论语・雍也》中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在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考虑对方的立场,对他人表示理解,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  关于人与自身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孔子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自身修养的重视,强调自我克制在《道德经》中也有这样的描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人要有自知,对自己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2]  3 、传统价值观的测量工具概述  传统价值观测量工具的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以港台学者为代表台湾的杨国枢及其合作者们编制了多套与传统价值观相关的量表,如:家族主义量表、传统孝道量表和儒家传统价值观量表,由家族主义、谦让守份、面子关系、团结和谐和克难刻苦五个因子组成 [3]。

  肖水源、杨德森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中国传统价值观量表,划分了儒家、道家,“亦儒亦道”,“非儒非道”种价值观,在小样本中做过预测试,但至今未最后定型[4]  张进辅、张昭苑等采用我国传统的谚语和俗语自编问卷对700名大学生进行传统人生价值观调查,传统人生价值观中包含积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观和消极的人生价值观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我国传统人生价值观中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表示赞同,对其中具有消极意义的大部分观点表示不赞同,大学生的传统人生价值观表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5]  梁世钟立足于古代的经典文献,如《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增广贤文》、《名贤集》等文献中,筛选出历代广为流传、对民众影响甚大的谚语、贤言、警句编成中国传统价值观问卷对大学生进行了测量问卷析出了十四个维度:勤俭节约、谦虚好学、友善待人、安分守己、中庸保守、扬善弃恶、家庭和睦、爱国主义、顺从自然、重义轻利、谨慎小心、诚信负责、气节、乐观自信、人情关系该问卷的信效度较好[6]  4、小结  通过对传统价值测量工具的概述,笔者发现: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对传统价值观的定义不同,因而出现了传统儒家价值观、道家价值观等内容,虽然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是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对整个传统价值观的体系的研究,不利于对现代人的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妍,谢晓东.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模式与科学发展观[J],理论与现代化,2022,3:113-115  [2]王景芝,宗健梅.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J].河北学刊.2022,3,2(23):93-94  [3][7] 张静.大学生儒道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4]肖水源,杨德森.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测量:理论构想[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22,3:347―349  [5]张进辅,张昭苑.中国大学生传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7(1),44-49  [6]梁世钟.大学生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