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在艺术创作意义作者:张静洁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在艺术学科门类中,艺术理论学科存在的有无问题一直 为艺术界所争论,直到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正式发文,(《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 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 11号))把艺术理论 作为艺术学科体系中的一级学科来对待,这个争论方告一段 落但是,尽管艺术理论学科的存在有了合法性的依据,但 在合理上并未因国务院的一纸文书而终结艺术理论学一级 艺术理论在艺术学或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仍然被许多 艺术人认识不清甚至,否认艺术理论学存在合理性的声音 仍然不绝于耳对艺术理论学的质疑实质上就是对艺术理论 修养在艺术创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质疑对这一问题的存疑, 对促进艺术学的发展、对提高艺术修养水平会造成诸多不 利,因而有必要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从哲学角 度对艺术理论的本质、艺术理论在修养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和作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会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 的作用一、艺术理论的本质 任何一种理论都源于实践,作为一种具体的理论形态, 都具有理论二重性:第一,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抽象反映,都包含着对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思考与认识; 第二,作为一种特殊的理论形态,又应当反映和揭示出特殊 对象的运动特点与规律。
因而对一种理论的学习掌握既要把 握事物的特殊性,又要有对个别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对一般运 动规律的体会与理解理论的二重性决定了理论的本质在 于:理论首先是实践主体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升华,而对理论 的认识与把握又反过来会提高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理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理论的实践使命即:一,理论的抽 象性决定了理论存在的价值理论可以解释与反映事物的一 般规律,因而通过理论学习与研究人们能够打破学科壁垒, 掌握事物的基本性质与一般规律;二,理论是实践主体认识 事物过程中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概括,理论形态的建构与理论 体系的完善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实践能力与审美境界的提 高,同时也有利于深化对事物运动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并进 而推动实践的进程笔者在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深切的 体会到这种感受,也为此曾撰写过一些相关论文正是基于这种感受,有时笔者认为对“艺术理论的功能 或艺术理论学可否存在”问题的争论是一种伪问题,因为艺 术理论本身的存在就是艺术自身发展的结果,又何谈什么 “存在的必要性"问题?但当沉下心来,认真反思这种争论 的时候,也许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此,对艺术理论存在合理性 进行追问的背后,内蕴着这样一种问题意识:既然艺术理论 存在是必然的,那么在艺术实践中它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也就是说对艺术理论的自觉学习可以对艺术创作起到作 用?如何这种作用可以用其它方式来替代,则对艺术理论专 门的学习与研究也就不再成为一种必须的活动。
有学者认 为,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历史与理论,没有必要再进 行专门的艺术理论研究,艺术理论研究实质上就是对具体艺 术门类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即使要做出努力,建构一门艺术 理论学,也会因为却反专门的研究对象而流于破产其实, 对艺术理论性质与功能的种种争论与非议,如果仅仅局限于 在领域范围内进行,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出统一的结 论,正所谓“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需要跳出艺术的视域之外, 从哲学的高度审视这一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实践矛盾 的抽象反映,都是实践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对艺术理论的 哲学性质的论定表明,艺术理论以及专门研究艺术理论的艺 术理论学的存在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的各类艺术现象的分析 与思考,旨在从各类艺术现象中探寻艺术的普遍规律并通 过这种研究,推动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服务毛主席说艺术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艺术的繁荣需要建立于艺术各领域的对话与交 流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各种艺术之间才能相互吸收、相互 借鉴,才能激发出一代又一代精湛的艺术我国是一个武术 大国,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武术发展史上,几乎每一种武术派 别的创立与形成都是不同拳种互相交流的结果。
武术界中的 门派之争、正统与边缘之争都曾对武术事业的发展造成桎 梏而艺术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二、艺术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对艺术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问题的研究要从两个 方面进行:第一,从艺术理论存在的相对价值中考虑;第二, 从艺术理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考虑因为 文化从来都具有阶级性,应当为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服务 相对于各种艺术门类而言,艺术理论研究关注各种艺术现 象,力求对发生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各类艺术现象进行考 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与概括出艺术行为发生发展的 一般规律艺术理论研究中所关注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就使 其自身区别于单个艺术门类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独立决 定着研究自身的基本地位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艺术学理论 说成是“空洞”的学科当然,也不能说从事艺术理论研究 活动就比具体门类艺术活动要高贵它们之间是相得益彰的 关系艺术理论关注的是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关联,音 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具体艺术门 类则专注于各自门类内部的基本历史、理论与批评这就比 较明确地论定了艺术理论研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地位三、艺术理论研究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艺术 理论研究的成果从原理和方法方面为其他艺术门类和艺术 创作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如著名的前苏联艺术理论家卡冈提 出的“从原始艺术的混合性到艺术的现代系统的形成脉络、 艺术史过程的整合力”(艺术形态学)理论对人们从哲学高 度理解具体艺术门类的规律及其特点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力 第二,艺术理论研究在促进艺术与其它文化形态之间的深层 对话,丰富艺术表演的内容方面功不可没而如果缺乏对艺 术总体特征的认识,就很难使艺术与这些形态进行对话尤 其是在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跨国际之间的文化对话与交 流,更需要加强艺术理论研究的水平,以尽快打破文化形态 之间的门径藩篱,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第三,加强艺术理 论研究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艺术 从来就具有阶级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乐合流的传统中 国儒家提倡“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礼记?乐记》),注 重礼乐治国,究其实就是要在理性与感性的有机融合中创造 一种和谐的秩序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强化封建统治服务 当代中国的艺术理论家也应当从总体上认知艺术的社会地 位,从而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只有当艺术精神反映 国家意识形态,艺术理论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 和技术服务时,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才有了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