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院血液输注管理制度

Wo****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KB
约4页
文档ID:203788460
医院血液输注管理制度_第1页
1/4

医院血液输注管理制度医院 血液输注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输血过程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二、范围手术室、用血科室 三、内容1.临床用血科室应建立血液输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的使用的操作规程2.输注时限: (1)一袋血从血液出库到输注完毕,最长时限不得超过 4h2)每次取血最大数量:红细胞⒉袋,血浆 2 袋(血浆置换除外),机采血小板 1 袋,冷沉淀 10 袋3)血液制剂从出库至开始输注,在室温保存不得超过 30 分钟,按要求尽快输用4)临床用血科室不得自行贮血,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输血科输血专用冰箱中,直至输血前取走3.输注过程监护: (1)尽量使用 PDA 进行血液输注过程的监护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下同)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执行双人双核对、双签名________________制度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急诊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并再次核对血液后进行输注4)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确认静脉通路通畅输血器必须具备过滤功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三证”齐全,至少每 12 小时更换一次。

5)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患者无输血(不良)反应等特殊情况,一般不得在输血中途拔掉输血器,以免造成血液人为污染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重点监测以下几个阶段: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 15 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 4 小时7)输血当天相关病程记录内容应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输血记录单上应注明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有两位输注核对者的签名________________8)血液输注完毕,各病区废血袋于 2-8℃冰箱保存 24 小时后,按照医疗垃圾处理有输血反应的废血袋需要送到输血科,并按照输血严重危害制度和流程处理无输血反应,通过 PDA 或输血管理系统上报“无”即可9)血液输注过程必须填写《输血监护单》,并入病历或单独保存使用 PDA 可自动生成输血监护单4.血液输注的剂量和方法 (1)全血输注的剂量和方法:一般输注全血 400ml,大约可提高Hb10g/L 或 Hct3%。

输注时应使用装有滤器(直径 170m)的标准一次性输血器2)红细胞的输注剂量和方法:红细胞的种类包括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4℃保存不能超过 24h3)粒细胞的输注剂量和方法:一般每次至少输注 1 _____0 个粒细胞才能起到治疗作用每循环增加 1 _____109 /L 粒细胞,需要输注(5~10) _____0 个粒细胞粒细胞一般连续输注 4~6 日1 个治疗剂量应在 1~2 小时内输注完毕4)血浆输注的剂量和方法:通常新鲜冰冻血浆的首次剂量为10ml/Kg 体重,维持剂量为 5 ml/Kg 体重,具体剂量还要参考适应证及患者的临床状况适当增减,以免发生循环超负荷融化的血浆应在尽快用输血器输注,4℃保存不超过 24h输注速度为 5 一 10ml/min5)血小板输注的剂量和方法:机采血小板每袋(1 个治疗量)≥2.5 _____0个血小板,成人每次输一个治疗量,大约可提高30-50 _____109 /L,儿童酌情而定当血小板从血库或输血科取来后应立即输注,输注速度宜快,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6)冷沉淀于 37℃水浴快速融化,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必须使用输血器输注;如经静脉推注,最好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以免注射时发生凝集而阻塞针头。

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