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KB
约3页
文档ID:203740855
[精品]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_第1页
1/3

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区域羌异研究摘要:江苏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各省市中名列前茅, 然而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却而临着区域旅游发展严重不平衡的 问题为使江苏省旅游业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协调各区域之间的 旅游发展,缩短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便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 取江苏省13市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国际旅 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次5个指标,运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来分 析江苏省各市旅游综合实力的区域差异论文基于以上的定量研究结 果,分析得出全省各市的旅游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省内目前旅 游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协调各区域之间旅游业 发展以及缩短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的有效对策,以期促进江苏省旅游 业长期、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差异、聚类分析 一、对省内各市旅游发展水平做聚类分析 1・数据来源 为了确保数据模型的科学性和原始数据的统一性,本文所采 用的统计数据均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时间为2007年 底数据涉及江苏省13个地级市,包括南京市、无 锡市、徐州市、 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 江市、泰州市以及宿迁市。

2•聚类分析 下表是2007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旅游发展水平的统计数据,将表中数据输入SPSS 数据处理软件做聚类分析 下表是根据上表07年全省13市旅游统计数据所做的K-means聚类分析的结果: 根据上述分析表格的结果,可将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实力分为四类第一 类为旅游发达地区,含苏州和南京两个城市;第二类是旅游较发达地 区,只包含无锡一市,第三类为旅游较发达地区,包括镇江、扬州、 常州、徐州、连云港和南通6市;第四类为旅游欠发达地区,包括淮 安、盐城、泰州和宿迁4市 3.影响因素分析 由.上表可知,江苏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区域的旅游综合实力有很强的 相关性选取江苏各地级市2007年GDP收入数据作为衡量各市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反映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综合实力排名 的前三的苏州、无锡、南京其在省内的GDP排名也位列前三一般来 讲,城市GDP排名较前的,旅游综合实力的排名也比较靠前,除苏州、 南京、无锡三市外,如常州,GDP位列全省第五,其旅游综合实力位 列全省第六,呈现了很强的正相关性;如GDP排名全省第六的徐州市, 其旅游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省第七,两者之间同样趋于一致。

相反, 旅游综合实力较弱的城市,其对应的GDP排名也很低,两者之间同样 表现出了正相关性如位于全省GDP末四位的城市(宿迁、连云港、 淮安、泰州),其中三个城市(淮安、泰州、宿迁)同样出现在了旅 游综合实力末四位中由此可见经济因素对江苏省旅游也发展的空间 差异具有较强的影响地方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旅 游基础设施、便捷的市内旅游交通、舒适的酒店、整洁美丽的市容; 其次也会使本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得到全面开发,让区域内的旅游资源 发挥出它最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再次,良好的经济条件也增加了本地 居民出游的可能;最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与外界的物质、技 术、信息等交流相对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商务、会议高 层次旅游的发展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对策 目前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展综合实力都存在过大的差异,不利 于江苏省旅游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因此,如何协调各城市之间的旅游 业的发展、缩小江苏省各地级市之间旅游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其区域 差异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义 1・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条途径。

区域协 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 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 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亨、旅 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 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 组合等等有些城市本身虽然自身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它们缺 乏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比较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旅游人才等条件,而这些阻碍当地旅游发展的劣势正是苏州、南京、 无锡、常州等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强势,这些强势为以上地区旅游业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苏南、苏中、苏北各区域之间可以 通过加强彼此间的旅游协作,通过优势互补来促进各地旅游业的发展 2•发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三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 和无锡,而且这三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 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要缩短不同区 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 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 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 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3•构建有利于旅游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一个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综合实力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些城市旅游产业地位很高,但是旅游经济水平却较低,如连云港、 扬州、镇江,这类城市有着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但是旅游经济 水平与旅游综合实力却都比较低作者认为,产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与旅游产业地位分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 展水平较低而旅游业的发展仅仅依赖于优秀的旅游资源是行不通的, 因此,要想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发展差异,使旅游欠发达地区•能迎 头赶上,改善当地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1] 龚魏魏•江苏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2] 邓琼芬•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协作研究[D] •湖南大学・2006.[3]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 (1) 作者简介:黄橙(1991-),女,安徽宣城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二,社会 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