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6页
文档ID:203674582
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1/6

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 专业代码:081001专业简介本学科创办于1958年,自1981年开始招收“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九五”期间列入“211工 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2年又列入国家“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是2004年批准的省部共建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依 托学科和重要建设内容本学科拥有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 “图像信息工程与信息系统”、 “多媒体网络与无线通信”、“数字视频广播与传输”、“生物信息检测与应用”、“遥感与 地理信息系统”等长期较为稳定的学科专业方向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位获得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 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科学发 展的前沿动态和新技术,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2、 具备独立承担和研究解决本专业理论研究课题和前沿发展课题,并提供创造性 成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3、 至少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在本 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二、 研究方向1、 图像信息工程与信息系统本方向主要开展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远程医疗系统、计算机视觉系统、地质结构图 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2、 多媒体与无线通信本方向主要开展无线传感器网络、超宽带技术、无线射频芯片、多媒体信源与信道 编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3、 数字视频广播与传输本方向主要开展数字视音频的信源与信道处理技术、网络传输与三网融合技术、卫 星与地面广播技术、多媒体终端与移动接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4、 生物信息检测与应用本方向主要开展生物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出现的生物信息检测的基 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包括生物传感器、人体传感网络、新型检测仪器和生物图 像分析系统等5.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本方向瞄准计算机与地学、资源环境的交叉领域,以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中前沿 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发面向区域和行业应用的各类空间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系 统,为“数字区域”建设、政府宏观决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三、 学制硕博连读生学制一般为五年个别研究生因情况特殊,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最 多不得延期超过1年硕博连读生至少应修满40学分,第一学年至少应修满26学 分,作为中期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

硕博连读生原则上不做硕士学位论文对确有能力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者,必须征 得指导教师同意,并在硕士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开学末提交开题报告和完成规定的30 学分的硕士阶段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并提交正式的硕士学 位论文,经研究生处审批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符 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发给硕士毕业生证书与硕士学位证书硕博连读生全部课程学习(40个学分)成绩合格,并能按时完成开题报告与博 士学位论文,并且通过论文答辩,符合授予博士学位条件者,发给博士毕业证书与 博士学位证书(内注博士阶段学习起止时间)对于获博士毕业和学位证书而无硕士 毕业证书与硕士学位证书者,为便于用人单位了解硕博连读的这种培养模式的内涵, 研究生处将为其提供硕士阶段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单和校长签发的《福州大学硕博连 读研究生培养阶段证书》(内分注硕士与博士阶段学习起止时间与所学专业等)四、 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博士生的主导作用,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依托重点学科在师资力量、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群体优势,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和课题间的协作,强化培养博士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岀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科研思维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及培养团体协 作精神。

为保证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 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博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 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 组进行集体指导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稈名称学 时学 分开课 学期可选或 必修学分要求位 课000008036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1必修至少 26学 分;000008037白然辩证法概论1811必修000009003英语口语(博士)481.53必修000009008英语阅读与写作481.53必修000009009英语听力3213必修000009010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3必修011038021专业英语3212必修000008021随机过程452.51可选011038002现代通信系统5431必修011038020信息编码理论452.51必修011048023现代数字信号处理5431必修011039001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方法□433可选011039003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3624可选011039002图象处理与分析5434可选011039004网络信息共亭原理与方法3623可选非 学 位 课00000801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5432可选至少10学 分011038003计算机通信(1)452.51可选011038007微波电路CAD452.52可选011038014数字电视系统452.52可选011038018S0PC的设计与应用3622可选011038019信息压缩与传输452.52可选011048002数字图像处理5432可选011048014计算机图形学与仿真技术452.52可选011039007移动通信原理与新技术3623可选011039008信号检测与信道估计3623可选011039009多媒体交互与仿真3623可选 可选011039010数字视频处理与通信3624011039011通信信号处理3623可选011039012网络多媒体技术3623可选011039013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3623可选011039017生物医学信号处理3623可选011039019计算机视觉与图象分析3623可选011039021遥感对地观测技术3625可选学耒活动001009001参加10次以上学术活动,提交3份报告12029必修2学分总学分至少38学分,其中学位课稈至少26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注:博士英语阅读与写作包含阅读28学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写作20学时(成绩占总成绩 的 40%)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主要环 节博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的课题,必须突岀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博士论文答辩需事先提岀申请,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答辩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学位(学术)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 月 口 年 月 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