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38514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教学简况】一、章 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十上编综述:风云变化八十年二、授课对象:2009级大二学生三、学时安排:2学时四、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断代和分期;明确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2 了解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认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 转变的根源;3. 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这一基本国情。只有充分认识中国的国情,才能进一步认识当 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4 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正确认识民族 独立和

2、国家富强、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五、重点难点:1、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断代和分期的依据。(重点)2中国近代社会衰落的原因。(重点,难点)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重点)4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六、课后作业:1、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起点?3怎样认识近代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4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步骤:考虑到本门课程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由98方案到05方 案而新加的一门课,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详细介绍一下本门课程。 同时,由于上编综述在本门课程起着提纲挈领的

3、作用,有必要进 行深入地讲解,以对学生学习起到引领作用。因此,本次课教学 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导 论,另一部分是上编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一、在“导论”中,先是向学牛说明“近现代史”的历 史分期;然后重点讲解和分析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最后 同学牛探讨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二、在“上编综述”中,先是总体概说鸦片战争前的和 世界,一方面向学牛介绍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国封建社 会的特点及其到近代衰落的原因。另一方面讲述近代西方资本主 义的发生发展及其想东方的扩张,使古老的面临的深刻的危 机。然后要重点阐述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列强开启了对的入 侵,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标

4、志,的社会性质开始向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重点说明和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三、概括总结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二、教学内容设计: 简要介绍本门课程的来历和特点,之后开始讲述导论内容。导论一、中国近现代史的断代和分期从1840年到1949年,是的近代史;从1949年到今天, 是的现代史。(向学牛提问:以什么依据作这样的历史时期 的划分?解答:依据社会性质。)二、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概 括为三个方面的历史:一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救亡图存、民族复兴 的奋斗史;二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的争取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史;

5、三是新中国的建设史。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1、是了解国史国情的窗口,增加历史厚度。(举例子:青年学 牛在游览圆明园以及在瞻仰赵一曼烈士塑像时候的不良表现,应 引以为戒。)2是深化高中所学的历史知识,透过历史的表象,在对历史 事件、人物等熟知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A是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和掌握“三个选择”,即为什么选择 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为领 导?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编综述:风云变换八十年鸦片战争前的与世界灿烂的古代文明1、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在世界四大文 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

6、中断的文化系统。 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 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蹒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 会,历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代代相传,经 久不衰。既没有经过外敌入侵,又没有自行断裂,这是任何古代 民族都无与伦比的。(例子:朝代歌)2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世界文明和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著 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经撰写了 7卷本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 技术史,其中写到: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 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 有古代西方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 到13世纪保

7、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古代 曾经走在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不胜枚举。传统手工业,农学,天文学,数学,医学,四大发明,对近代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传统哲学古代哲学博大精深,许多哲学家善于把劳动人民认识自 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优秀成果抽象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 东方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一是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二是体现了辩证思维;三是体现了民本思想;四是体现了爱国爱 民的伦理道德学说。文学艺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书法艺术;的武术文化。(-)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 位。中国封

8、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稳走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 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几乎每个 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 衰亡的“周期率”。2封建社会的衰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 烂的文化,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走在世界的前列。以爱新觉罗 氏为首的满洲贵族所建立的清政府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 乾时期(1662 179,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乾 隆(173179末年,中国经济

9、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 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主义道路上缓慢发展, 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自乾隆晚期以后,清王朝就开 始出现衰败的趋势。到嘉庆(1796- 1820)年间,整个封建制度已 危机四伏,加速走向衰败的道路。鸦片战争前夕,政治极端腐败、经济十分落后、国防非 常空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这种状况,说明清王朝的统治面临 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正当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英、法、美等国都先后成为资本主义 国家

10、。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 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 全球进行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结果。19世 纪上半期,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 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依旧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徘 徊并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 扩张的新对象。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1、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概况自从15世纪末欧洲通东方的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国家不 论大小、强弱,都先后到过中国。但由于远隔重洋,交通不便, 各国与的贸易额都不大。只有英国

11、,由于占据了印度这个仅次于的亚洲东方大国 为殖民地,建立了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向倾销商品的最有利 条件。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因为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帝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有限;同时也因 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限制了对外贸易规模, 给英国商品向中国输入以顽强的抵抗。加上中国人传统的消费习 惯和英国商人对国情的陌生,在早期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 直出超。当时英国输华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 的棉花,除金属制品和棉花能稍有盈余外,大宗纺织品多是亏损。 而英国又亟需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不得不花费大量白银购 进。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

12、200- 300万两白 银以上。这对于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活动一直都十分顺利的英国资 产阶级来说,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就要千方百 计想办法改变。2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的鸦片走私一心想发横财的英国殖民者,对于贸易上的逆差极不甘心, 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最后,他们选准了鸦片。 鸦片学名罂粟(俗称大烟,又称阿芙蓉),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 可做药材。少量使用,有止泻、镇痛、提神等效用。中国原来把 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又是一种毒品, 含有大量使人麻醉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而且吸上了瘾就 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精力消耗,骨瘦如柴,精神萎靡,形 同废人,甚至

13、死亡。因此,所谓鸦片贸易,是名副其实的贩毒活动。当时,英国 对华输入鸦片有着便利的地理条件,其殖民地印度的一些地方, 是鸦片的主要产地,这比从其本土贩运其它商品要便捷得多。英 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对鸦片抽税很高,政府收入的1/7是从鸦 片贸易中得来的。从19世纪初起,鸦片贩子从印度的加尔各答等地,不顾清 政府的多次禁令,贿赂清朝官吏,以广州黄埔为中心,以停泊伶 仃洋面的崑船为据点,用快蟹、扒龙等特制快艇把鸦片越来越 多地走私到。20年代后,走私范围逐渐从珠江口外扩大到 东南沿海,甚至远至辽东半岛。据统计,输入的鸦片,1800 年至1820年平均每年输入4200箱,1821年至1829年平均每年

14、 为1.9万箱,1830年至1840年平均每年为2. 4万箱。(李伯祥 关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片进口和口银外流的数量载历史 研究1980年第5期。)价值3004 4000万两白银。由于英 国对华输入鸦片数量激增,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它对华贸易 总值中,鸦片就占到以上。见英国的鸦片贸易有利可图,美国、法国、俄国等也积极参 与了贩卖鸦片的罪恶勾当。使鸦片像潮水般地涌向中国,打破了 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的优势,导致大量白银外流,每年高达数 千万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年总收入的 S鸦片贸易对的危害鸦片贸易给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吸食鸦 片是近代中华民族的灾难,随之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改变了中

15、 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白银大量外流使清朝统治者更加腐 化,更加剧了国家危机毒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摧残了社会牛产 力3正义的禁烟斗争鸦片烟毒流入,侵害社会,理所当然地激起人 民的愤怒和反对,也引起清朝政府的严重关切。清政府出于自身 统治方面的考虑,早在鸦片尚未泛滥的时候,1729年(雍正七 年)清政府就开始诏令禁绝鸦片烟。到1834年,清政府共发布 了 15次禁烟令。但基本上流于空言,未见实效。究其原因,一 是鸦片贩子因大利所在不肯放弃,千方百计地破坏禁烟;二是官 员中有许多人与鸦片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联系,不愿禁烟。到 19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鸦片泛滥已经危及清王朝的统治,在 清政府内部就如何解决鸦片泛滥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838年11月,道光皇帝命令林则徐进京,商议禁烟方略。 经过8次讨论,终于下定决心,于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 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州查禁鸦片。由于得到皇帝支持, 严禁派暂时占优势。林则徐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投身到禁烟第 一线。林则徐受命之后,于1839年初辞别故人出京,于3月到 达广州。当时广州人民群众禁烟的呼声和反侵略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