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38362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番薯又名甘薯,山东俗名地瓜,属于旋花科块茎植物。因其含有 大量淀粉,可以作为:粮食的代用品。番薯原产于美洲,后传人吕宋, 明万历年间传人闽广,清乾隆年间开始传人山东,鸦片战争前后逐步推广全省,后成为山东劳动人民的主要食品,在有些县分,几乎 取代了其他粮食作物,约占每年农村人口主食的三分之二。因此,弄 清番薯在山东农村传播的程度及其原因,对番薯在山东全省传播历史 进行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为什么番薯在山东的传播如此迅速而又很快为全省劳动人民所 接受呢?这要先了解清朝山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明末清初,经过了长期战乱,山东农村遭受到极大破坏。人II

2、锐 减,土地荒芜,出现了田多人少的局面。据顺治初年记载:山东“地 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荒 多丁少o 1以兖州府泗水县土地情况为例,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 年)清丈山亩,共有“额地五千七百余顷”。此后,“人死地荒”,至,清 朝初纪”,再一次清丈地亩,“不满二存顷”,只剩了不到3. 5%的 土地。2以兖州府峰县人口情况为例,明清之际,“数十年来,民弃 本业”,“流离转徙,亦已过半”。3此外 再如东昌府高唐州,“崇祯 庚辰、辛己年间(公元1640年一公元1641年),饥荒兵燹,逃亡殆尽。 至国朝定鼎,户口尚称寥寥”。顺治四年(公元1667年),高唐“豁除 逃亡人丁

3、四万五千五百六十二丁”。4清平县“自明季鼎革兵燹后, 清邑屡经残破,户口寥寥”。顺治四年,全县“豁除逃亡人丁二万三千 四百四十一丁”,只剩“人丁一万八千六百有奇”。5莘县在明崇祯 年间,有三万五千八十三丁。“国朝定鼎以来,户口寥寥”。顺治四年 统计,“除豁逃亡人丁二万七千七百七十丁”。只剩了七千三百一十三 丁,相当于崇祯时的百分之四点七。6随着清初政治上的稳定,山东在经济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康 熙末年,“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万民享乐。利之休庶,娄获裁培之 荣,较前已为倍盛”。7这些对清统治者阿谀恭维之词,未免有所夸 大。但自此之后,山东人口骤增,土地垦殖口盛,确是历史事实。自乾隆年间开始,到

4、鸦片战争前为止,从山东全省人口数字与土 地总面积来看,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全省总人口为,12, 769, 872人,土地(民山)为97, 105, 407宙,人均土地为7. 6击。8乾 隆三一年(公元1767年),全省总人口为25,634,566人,土地(民田)为96, ?14, 003亩,人均土地为3. 77亩。9乾隆四十九年(公 元1784年),全省总人口为25, 477, 633人,土地为92,491, 670亩,人均土地为362亩。10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全省总人 口为 28, 958, 764 人,土地为 98, 634, 511 亩,人均土地为 3. 41 亩

5、。11从上述人口、土地数字来看,自乾隆十八年起,到嘉庆十 七年为止,近六十年间,山东的土地只增加了 1, 529, 104亩,增长 率为0. 16%;而人口却增加了 16, 188, 892 口,增长率为123%。 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土地增长率,人均亩数,由76亩下降到3. 41 亩,下降了一半以上。人口与土地增长比例严重失调,因而就岀现了人多地少,粮食不 足的矛盾。山东农村在清代每亩土地产量多少?每年每人平均所需粮食多少。 这首先耍弄清楚的。青州府高苑县地处黄河以南,就土质来说,处于山东各县的中等 水平。康熙年间记载:“家以八口为率,户三十亩。时虽丰稔,亩之所 入,不过钟”。12按“钟”为

6、春秋吋齐国的“公量”。即四升为豆, 四豆为区(瓯),四区为釜,一卜釜为钟。以后来的升斗石汁算,为六 石四斗。春秋时代的升,约等于今市升0. 2升。合计当时每亩产一钟, 相当于今一石二斗八升。每家八口,每户三十亩,每人平均375亩, 丰收之年,每人每年平均4. 8石,完全可以温饱。但在嘉庆年间,每 人平均亩数小于3. 75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是在丰收之年, 山东劳动人民,也难免受饥挨饿。频繁的灾荒,是山东劳动人民迅速接受番薯普遍推广的又一因素。山东在历史上是一个老灾区,索有“十年九灾”之称。康熙年间, 就不断的发生水旱灾荒。乾隆以后,重灾大灾,相继发生。乾隆十一 年左右,山东半岛登、莱、青

7、三府,连年发生罕见的水旱灾害,各府 州县,城乡内外,尽成泽国,饿殍盈路,死亡枕藉。当时在潍县做知 县的郑板桥,作逃荒行。诗记之。“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 口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长路迂以远,关山卒豺虎,豺狼白昼出, 诸村乱击鼓。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 吐。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 13 这次大水灾,经过了三四年之久,才得以恢复家园。但十年之后,到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午),潍县周围,又发生了特大灾荒。魏来朋 的鬻子行对此有真实的写照/潍北也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 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膝下娇儿莫能蓄,百年铜钱即便 鬻。但令得

8、主免饥饿,宁甘下贱为人仆。交钱交儿说分明,钱交儿不 随人行。翁亦无耐强作色,驱之使去终不能。望儿挥手频频打,旁观 谁是解救者。频打频来怀中藏,儿声长号翁如哑”。14这些诗篇,描 写劳苦大众因灾荒而饥寒交迫,卖儿卖女,骨肉离散,悲惨凄切,读 了催人泪下。此后,潍县道光十三年(公元1933年)“大疫”;道光十 五年(公元1835年)春“大旱小夏“靈雨连绵”,秋发生虫灾;道光十 六年(公元1836年)“大饥”、“瘟疫流行”,“饥民赴奉天就食”。潍县城内,饥民充斥,道 相望。“凡乡中来者,夜则露宿,昼则枕藉。一 日一夜,不过食粥一瓢。饥寒既久,人非铁石,能勿病乎?II城隍庙、 武衙门,昼夜聚处,生死杂

9、错。产于庙者十口,幼儿生花者千人。臭 秽之气,溢于街巷。至五六月,各村各隅,死者相属。虽小康者不能 具材木,贫者皆以土掩之。全家 尽者无算”。15潍县这样,胶东其 他地区莫不如此。登州府福山县,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至五 月尽无雨。六月初霉淋匝月。秋抄烈风拔木,禾稼尽仆。” 16栖霞县,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飞蝗至,次年春,斗米千钱,民间鬻卖男 女o 17黄县于乾隆十二年“夏蝗野生,食谷叶殆尽。大饥”。乾隆 十四年(公元1749年)“大饥,斗粟钱-千七百文,饿殍载道,卖子 女者无算o 18莱州府胶州直隶州,据统计,自顺治元年开始(公元 1644年)至鸦片战争为止,近二百来年

10、,水旱蝗雹地震等自然灾害, 见于记载者五十次左右。19ll|东北部的武定府青城县,乾隆八年(公 元1743年),“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 死。(谷)斛斗至制钱二百五十文。”这年六月,劳动人民,“白 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井多无水,河浅船不可行”。20 山东南部的沂州府鄰城、兰山(今临沂县)两县,地势低洼,久而不雨 则旱,一旦遇雨则涝。这一带“本水乡,村外之山辄E1湖,十岁九灾”。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游食U!方,浸以成俗”。只好“北走关东,南渡江淮,远至福建,” “携孥担橐,邀侣偕出,目曰逃荒,恬不为怪。故 兰(山)、鄰(城)之民,儿与凤阳游民同,到处流亡,以四

11、海为家山东本来就人多地少,丰收之年尚且难以维持温饱,再加以如此 严重频繁的自然灾害,故而加重了人多粮食少的矛盾。清代山东大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占用大量农田,乃是山东劳动人 民容易接受番薯种植的重要因素。首先是棉花的种植。最早在山东种植棉花见于记载的,是明朝中 叶。嘉靖年间,青州府临胸县:“民勤耕务,亦颇种棉花为布。” 22万历年间,兖州府汶上县:“棉花:漕河以西,地多宜之冬“布: 河西乡民多纺织之”。23到了清代,棉花在山东作为商品大规模种植 还是在运河流域。如运河以西,黄河以北的曹州府濮州,在康熙年间, “其他肥饶。木棉一宙,可拾二百斤(花)。有万亩之家者,其尚奢, 楼观相望o 24该州有“木

12、棉成家者二三人,各巨万”。25康熙末年,巨野县的棉花,已经由以前的“口色”,而发展到 “紫花、湘花、茧花、豆花四种”。26荷泽县“地多木棉,以棉为布。 木棉转鬻四方,其利颇盛”。郛城县“其地广衍饶沃,土宜木棉,贾人 转鬻江南,为市肆居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定陶县“所产棉布为业, 它晶皆转鬻”。27乾隆年间,东昌府之“高唐、夏津、恩县宜木棉, 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28冠县种植棉花是自嘉庆 年间开始的。山西灵石县人梁永康任该县知县,看到冠县“多沙地, 民无以供赋,辄逃匿”。梁永康为了保证田赋的征收,先拨出“额地百 七十二、顷有奇,沙浅者,使民改种木棉”,结果“利倍树谷”。29 后

13、来,梁永康口己说:“邑多沙地,土性与木棉宜,河北(指卫河以北) 清水各庄,种棉者多,夙称富庶。余周履四境,业将沙压过甚 者,”谕民改种木棉。近日试种者,多获其利o 30运河东岸, 马颊河以南的清平县,嘉庆年间,“四野多沙土,人多种木棉,连顷逼 膛,大约所种之地,过于种豆麦,盖有力种者,固可得力”。清平 县的棉花市场,“向来新集最盛。”到嘉庆初年,王家庄、康家庄、仓 上等处,亦多买卖。四方贾客云集,每日交易以数千金计”。31夏 津县在乾隆年间,从城西南开始,沿城南、城东南、正东,一直到城 东北乡共十五个里,都“地肥宜木棉”。农民卖棉花的市场集中在城内,“自丁字街口,又北直抵北门,皆为棉花市。秋成

14、后,花绒纷集,望 之如茶”。夏津县“年之丰歉,率以此为验”。32 ill东西部运河流域 如此,其他府县棉花的种植也在逐渐普及。如济南府历城县,乾隆年 间“棉处处有之,东北乡独多”。33章丘县西锦乡白云湖,“宜木棉, 秋夏之交,木棉花发,云罗绮布,不减贅堂夜雪时”。34长清县于道 光八年,每年向清政府“额解阔布一项”,计三百三十八匹有奇。这一 方面说明长清县种棉花之普遍,另方面也说明了该县“各乡民勤纺织, 机户甚多”。35青州府寿光县,“棉花,又名班枝花,其绒可弹 为棉,纺为纱,织为布。寿邑向有之,近日种之者尤多,新旧獗河之 侧,村民大抵以种棉为业”。36莱州府胶州,种棉花较晚,大约在 嘉道时期

15、才普遍种植。据记载草棉宜沙土,胶自近岁连鄙,始渐种之,与稼穡同o 37其次是烟草的种植。烟草种植何时传人山东?尚待研究。山东地方 志最早关于烟草的记载是顺治年间。滋阳县志记载:“蔦(即烟)之为物, 滋阳旧无其种。自国朝顺治四年间,城西三十里颜村店、史家庄创种。 相习渐广,至今(康熙十一年)遍地栽蕎。每岁京客来贩,收卖者不绝。 各处因添设烟行,稍为滋民一生息云o 38到乾隆元年(公元1736 年)方苞指出:“种烟之利独厚,视百蔬则倍之,视五谷则三之”。据他 说“上腰之地,无不种烟”,他说的就包括山东在内。39由此可见, 山东在乾隆初期,种植烟草已经是很普遍了。看来,滋阳以西的济宁 州是山东种植烟

16、草最多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康熙年间,“济州种烟, 大约膏腴尽为烟所占”。当时城东人臧咸(号虚斋)算了一笔种烟帐,“方 由之地,种烟草三千株以中数计之,由得烟叶五百斤,斤得钱十 五文”,合计亩得七千五百文40。寿光县的烟草种植,是从济宁传来 的。据记载:“烟草,寿邑星无是种。自康熙时,有济宁人家于邑西, 购种种之,获利甚赢。其后居人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 者往来如织,遂成邑产”。41由于济宁地区农村大量种植烟草,到乾 隆年间,“济州之产,甲诸郡。齐民趋利若鹫”。42鸦片战争之后, 到清朝末年,山东烟草的种植从地域来看,进一步扩大。东平州“菸(烟) 叶销售直隶客商,岁约十余万斤”。43肥城县“菸叶,随地种植, 可获厚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