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 主义原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 究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现代 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方向,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突出研究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当代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过 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教学培养出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吕的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专业水平和较深的社会发展理论素养,在新世纪发展中能承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 学和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二、 学制及研究方向:本硕士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制为二年半前三学期为课程学习,最后一年为 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研究方向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近现代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 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1、公共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 3学分(2)基础英语 4学分2、 专业基础课(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学分(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3学分(3)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3学分3、 研究方向课(1)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学分(2) 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学分(3) 近现代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学分(4)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学分(二)非学位课程1、 必修课(1)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研究 2学分(2) 当代经济、政治与文化 2学分(3) 全球化理论研究 2学分2、 选修课(1) 新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1学分(2) 新儒学研究 1学分3、 公共选修课二门 2学分(三)补修课程1、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 逻辑学3、 自然辩证法(四)社会实践 2学分四、成绩考核1、 学位课程均须考试,考试方式由导师组和主讲教师商定,经导师组负责人或教研部主任 审批,成绩按百分制或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评定。
2、 非学位课程均须考查,考查方式由主讲教师决定,并报教研部主任审批,成绩按合格、 不合格评定五、 学位论文1、 学位论文的指导发挥导师组的集体作用,实行导师负责制2、 每个硕士生须在第三学期末确定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第五学期末组织学位论文答 辩3、 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25000字六、 取得学位,还须具备以下条件:1、 在校期间,学员须公开发表论文两篇,方可授予学位2、 同等学历或非哲学专业本科生,须补修两门基础课,考试成绩合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指导小组 哲学教研部2006年9月附:一、阅读书目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选集)》(相关卷、章、节)2、 《列宁全集(选集)》(相关卷、章、节)3、 《毛泽东选集》4、 《邓小平文选集》5、 江泽民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与重要文献7、 许志功、库桂生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硏究》、《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学思想研究》、《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8、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 石亚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10、 肖巍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 周全华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 宋培荣:《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结构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3、 段治文,张继昌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板14、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板15、 关志钢:《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反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板16、 黄卓炎主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板17、 《当代社会主义若干前沿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板18、 迈斯^(Meisner,M.):《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板19、 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板20、 俞可平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板21、 王霁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板22、 黄仲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实践》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板23、 崔龙水,马振铎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板24、 刘放桐等:《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2002年板25、 彭明:《中国近代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板26、 :《中国现代史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板27、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年板28、 费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29、 吉利斯:《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0、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一一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31、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來临》 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32、 达尔•尼夫主编 樊春良译:《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33、 罗宾•科思:《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34、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35、 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36、 安徳烈・冈徳・弗兰克著 高铃译:《依附积累与不发达》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37、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8、 任平主编:《全球发展:模式、理论与选择》 中国劳动岀版社1999年版39、 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40、 罗荣渠:《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1、 高光:《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4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43、 贺照田主编:《后发展国彖的现代性问题》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44、 马伯卡癸、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5、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6、 《走近马克思》陈子明著 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47、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8、 江时学:《拉美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49、 尹树广:《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0、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51、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5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53、 黄宗良:《世界社会主义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4、 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55、 罗宾•科恩:《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56、 Meade,J.E.(1953) Problems of Economic Union.London,Allen & Unwin.57^ Scitovsky,t.( 1958) 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 London: Allen & Unwin.58、Peter Coffey et al(1993) ”NAFTA: Past, Present iind Future^.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59> .Sahlins,Marshall 1972) Stone Age Economics.Chicage:Aldine-Atherton60、 Parry, Geraint, George Moyser, and Neil Day(1992)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Britm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1、 .Etzioni,Amitai(l 993)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二、培养计划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类别课程名称总 学 时学分教学安排考核 方式任课 教师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 学期第四学期第五 学期公 共 课马克思主义理论403基础英语120477专 业 基 础 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作选读6437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研究5237当代西方马克思主 义研究5237研 究 方 向 课科学发展观与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523V社会主义建设与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5237近现代思潮与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5237中国传统文化与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5237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 前沿研究281V当代经济、政治与 文化281V全球化理论研究2815/选修课新科技革命与马克 思主义发展2017新儒学研究20I7公共选修课2017公共选修课201V补 修 课 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逻辑学20自然辩证法20社会实践2学年论文7毕业论文7合计7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