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203429297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永遇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清照——《永遇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李清照——《永遇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清照——《永遇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永遇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诣。父李格非为当时闻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闲适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

2、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高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解释: 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次第:接着,转瞬。 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赏析: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

3、苦孤独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亮对比。感情肤浅、真挚。语言于朴实中见清爽,平淡中见工致。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致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王士祯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刘辰翁须溪词永遇乐璧月初晴小序:“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李调元雨村词话: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