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03415727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一、请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将字母填在括号里。(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方便(pion)玲珑剔透(xi) B.树冠(guan)金碧辉煌(huang) C.勉强(qiang)商商皇皇(mao) D. 一亩(mti)负荆请罪(jing) 2. 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平衡洪伟理直气状无价之宝B.讯期赤道完壁归赵太平盛世C.胆怯消售民不聊生得意望形D.俯冲亥时国泰民安路不拾遗3. “殖(sun)是会意字,它的意思最有可能是()A.食物多B.晚饭C.午饭D.食物坏了

2、4.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俭朴谦虚足智多谋B.虚伪夸耀举世闻名C.刚强丑恶诡计多端D.聪慧懦弱处心积虑5.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改进工作改善生活改良土壤改正错误B. 一盏明灯一记耳光一缕阳光一条妙计C.孝敬父母知识丰富搜集资料答谢来宾D.收拾残局环境优美提供通道增强收入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他却在专心致志地玩游戏,父母为此 心急如焚。B. 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 我们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滔滔 不绝。D.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

3、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生写作文时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 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的人。C. 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D. 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争先恐后地为灾区人民捐款。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名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B.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公园一一福州花海公园。C.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D.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9. 下列诗句不是表达作者爱国之情的一项是()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4、还。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0.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C. “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 “小珍珠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1. 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里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它的眼皮上有两层又长又浓的睫毛, 耳朵里长了很多细长的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A. 沙漠环

5、境恶劣,气候干燥。B. 骆驼的身体机能具有适应沙漠的能力。C. 骆驼的鼻孔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D. 介绍骆驼的外形特点。12. 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段路。 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三、1.A.之间B.之间C.之间D.之后读拼音,写词语。yun wei fen课内回顾与积累。(5分)fu shang(8分)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一诗中,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yi qin llie

6、 ding zhti蕴含“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之意的名句是:2. 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林升对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统治者的质问:“山外青山楼外楼,? ”爱国是龚自珍发自肺腑的呼号:“我劝天公重抖擞,o ”爱国是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希冀:,高裔皇皇。干将发删,。“3.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本学期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民间故事,除了课本上的故事,你还读过的民间故事是,其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具有的特点。四、综合展示厅。(3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课文,也读了不少课外书。请结合你的读书经验跟我们分享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第二部分:阅读欣赏(30分)(一)翠鸟移巢(5分)翠鸟

7、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 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释】避患:避免灾祸。及:到了的时候。益:更加。遂:于是, 就。1. 对下列“之”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 (1分)A. 复益爱之(代词,代指小翠鸟)B.牧场之国(到) C.杨氏之子(的)2. 画线语句的意思是,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1分)3. 翠鸟一开始把巢做在高处的原因是;而后来把巢一次次做低,原因是 ; 结果是。(3 分)(-)(9 分)材料一:写景状物是写文章的一种手法。描写自然现象、地理环境、名胜古 迹的文章,我们称之为写景类文章;描述事物的,如动物、植物的文章,我们称 之为状物

8、类文章。写景状物时要注意:最好选择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细致的观察,发现事物 的特点,围绕中心写出其主要特点。进行描写时要注意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事 物与背景相结合。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包括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表达对事 物的情感。尽量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抒情或借物喻理。材料二:材料三:观察顺序:远近 里外 上下 早晚1. 由材料一可知,()合称写景状物类文章。(2分)A. 描述动物、植物的文章B. 描写自然现象、地理环境、名胜古迹的文章C. 写景类文章和状物类文章D. 写景抒情或借物喻理的文章2. 材料二是关于材料一的第()点的思维导图。(2分)A. B.C.和D.

9、3. 程程想参照材料二提示的思路写文章花中仙子一一水仙花,下列不适合 写在或运用在该文章中的一项是()(2分)A. 生长变化B.联想、情感C.比喻、拟人D.质地4. 材料三是关于材料一第点的思维导图,请仿照材料一的第点,提示相关注意事项,写在横线上。(3分)(三)哨卡(16分) 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 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 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 就可能坠下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的路段,他总是先用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 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这一带

10、所有的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 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5000多米的哨卡。狂风 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名战士正在哨 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 表示慰问。将军发现,这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 年了? ” “五年。” “一直在这儿?” “不,以前在3000米的值勤点上,前年 调来的。”“这么说,快三年了? ”“还差三个月。” 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

11、拔地区值勤年限的规 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 ”上校嗫嚅着,看了哨兵一眼。将军显得 更生气了。他提高嗓门儿:“你就是这么带兵的?让一名战士这么长时间在这儿 值勤?嗯? ”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小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 上校没有吱声。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 眼,持枪哨兵立即把话咽了回去。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将 军,他是上校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 碰,立正,向上校,向他的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将军的眼中, 闪着泪花。 所有的人都立正,向

12、将军回了个军礼。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 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有 改动)1. 上校把自己的弟弟长期安排在海拔5000多米的哨卡值勤,是因为()(2 分)A. 他要执行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B. 弟弟主动申请从海拔3000米的值勤点调来。C. 高山哨卡的条件极其艰苦,但总得有人来守。D. 他想让他的弟弟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多锻炼,日后好提拔他 弟弟。2.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将军“惊愕”的原因不包括()(2分)A. 发现自己错怪了上校而自责,内心不能平静。B. 被上校兄弟任劳任怨、忠于职守、自我牺牲的精神震撼。C. 对因为害怕上校的眼神

13、,而敢怒不敢言的持枪哨兵的不公平遭遇深表同 情。D. 被以上校兄弟为代表的军人严于律己、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感 动。3. 下列对第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风雪弥漫” “若隐若现”的运用,给条件艰苦的高山哨卡平添了几分 诗情画意。B. 天气的恶劣,道路的艰险,突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C. 突出表现了冒雪前进的将军一行不怕艰险、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D. 为下文突出表现将军不怕困难、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精神做铺垫。4.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雪的猛烈,突出了高山哨卡

14、条件的艰苦和战士们忠于职守的精神的可贵。B. 第段中关于哨兵的外貌的描写,表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战士们身心健康的危害之大,也从侧面说明了执行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的重要 性。C. 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上校“瞄” 了哨兵一眼,是为了阻止哨兵弟弟把他俩的关系告诉将军。D. 把第段中的“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删去,不影响表达效果。5. 将军为什么要敬军礼?这个军礼有何含义?(4分)6. 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位人物说些什么?(4分)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有人会被某处风景吸引,因为风景那边独好;有人欣赏某句诗,因为它富有哲理;有人欣赏某个人,因为他(她)睿智成熟请你以“我最欣赏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语句通顺,4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