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3414694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09 届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届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6 6总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这表明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2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

2、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遵循先代旧制 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专制统治3汉高祖曾经令贾(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用重税困辱他们。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A休养生息政策B禁止经商政策 C打击商业政策 D歧视商人政策4 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以下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江南商品经济不发达C江南耕作技术比较落后 D江南没有贫富差距5中国古代用 12 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

3、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 庚申年 B癸卯年C乙酉年 D甲辰年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7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8契丹建国后,曾采用“一国两制” (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主要原

4、因是 A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者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9据史书记载,以牛乳、羊乳为原料制成的酥酪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西晋时南方并无出产,南宋时江南地区盛产,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宋夏和议 B北民南迁 C宋金对峙 D西晋统一10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11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

5、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美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12对下图中的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A. 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B. 浙东抗倭民族英雄C. 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D. 完成环球航行第一人13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14. 据史料记载,从 1781 年到 17

6、90 年,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值为 9600 多万银元,而1781 年到 1793 年,英国卖给中国的呢绒、棉布等货物的总值仅为 1600 多万银元,只及茶叶总值的 1/6,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材料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当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B.从产品上可以看出东西方生产力水平的差异C.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导致了上述现象D.鸦片输入影响并改变了正常的中英贸易关系15、魏源在 19 世纪 50 年代写到, “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 夷 ”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 ,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

7、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6 1891 年,上海伦章造纸厂创办,名义资本 15 万两,分为 1500 股,每股 100 两,但只有 1100 股认购并缴足了。公司是私家经营,每月生产纸 60 吨。由于原料昂贵以及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开展,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厂属于A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的企业B洋务派建立的个业C民族资本家建立的企业D民国国有私营企业17、对郑观应主张“商战”的含义,最准确的解释是 A发展民族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输入B利用本国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 C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D同列强

8、进行一场争夺商品市场的战争18 “各使馆境界,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 。这一严重践踏中国主权的侵略条款,出自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9右图是 1908 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最可能是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取长补短20 1911 年,武昌起义以后,全国有十几个行省宣布独立。对这种“独立”理解正确的是 A分裂割据,反对革命B各省响应,共同反清C投靠列强,破坏革命D脱离清朝,共同反帝21下表列举出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服装类型西装

9、、长袍马褂等交通工具电车、汽车、马车等住宅风格洋楼、里弄等通讯方式电话、电报、邮传等对这些生活情形解释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B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C中国日益文明富强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2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 收买地主土地 B 夺取地主土地 C 土地国有政策 D 国家核定地价23 申报记载 20 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西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

10、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BCD24、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25、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太平天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戊戌维新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 小题,第小题,第 26 题题 13 分,第分,第 27 题题 11 分,第分,第 28 题题 12 分,第分,第 29题题 14 分,共分,共

11、50 分。分。26.26. (1212 分)分)观察下列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观察下列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请分别概述她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9 分)图序姓名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图一图二图三图四(2)在中国古代史上,尽管有很多女性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总的来说,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成就比不上男子。请简要分析造成中国古代史上“女不如男”的原因。 (4 分)27、 (1111 分)阅读下列材料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只)倍蓰(数倍),甚至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

12、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莫非朕之赤子,天下共享乐利,而土民独使向隅,朕心深为不忍雍正诏谕材料二材料二:土司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畜,互相撕杀,经年不懈,世代为仇雍正传材料三材料三:东川虽已改流(雍正时期小规模改流)三十年载,仍为土司盘踞,文武长寓省城,膏腴四百里,无人敢垦。魏源圣武记材料四材料四:清政府在改流地区,变革赋税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实行按田亩征税原则,土民所受的剥削比以前减轻了。 (改土归流后)于府县设学,府学设教授,额取文武童生各十二名,保靖等县各设训导,各取童生八名雍正传材料五材料五:至于客民盘剥,差役吓索,历来扰苗之大者。今则于苗、 (汉)民交界处设集场

13、,限期贸易,官兵监之,苗之气息也渐驯矣。然不申之以教,其心犹为格也,故添修苗馆若干处,延师教读,则礼仪兴而匪僻消,苗与汉人无异。治苗论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土司制度的弊端有哪些?(4 分)(2)依据材料归纳雍正帝改土归流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7 分)28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891907 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是洋务运动的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重要代表人物。张之洞洋务活动年表1890 年创办两湖书院,提倡分门研究学问,崇尚实务。鼓励书院学生发奋攻读。 “以期于他日成就,出为名臣,处为名儒。 ”后两湖书院

14、采用分班按日上课制,张之洞还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进行了改革,仿行西方分科教学的方法。1891 年在武昌创办湖北算学学堂,设方言与商务两门。18901900 年用了 10 年时间,建成湖北布、纱、丝、麻四局,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自布局投产以后,汉口每年进口的洋布,较以往少了十余万匹1893 年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设方言(外语)、格致、算学、商务四门,后又单设湖北方言学堂。1894 年湖北炼铁厂即汉阳铁厂建成投产,是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湖北枪炮厂即汉阳兵工厂建成投产,是洋务军工企业的后起之秀,它所生产的步枪称“汉阳造”,直到 20 世纪中期,依然是中国主要的步兵武器。1896 年汉阳铁厂改

15、为官督商办,管理和经营都有起色。1898 年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1898 年倡导成立商务局,用以“启发商智,联络商情”,扶植民营工商业1898 年湖北农业学堂创办,设农桑、畜牧、森林等科,同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1903-1904 年武昌设小学 65 所,中学 2 所。1906 年中国留日学生 5400 多人,其中湖北选派的有 1360 余名,居全国各省留日学生之冠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张之洞的洋务活动对湖北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 (6 分)(2)分析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教育事业的主要特点。 (6 分)2929 (1414 分)政治民主化是现代

16、化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分)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中国大病,首在壅塞。气郁生疾,咽塞致死。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在民报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五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参议院议决事件,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康有为认为近代中国“大病”的政治含义是什么?其政体改革的主张是什么?(4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孙中山为什么认为“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