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名称 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0.39KB
约33页
文档ID:203389191
课题名称 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_第1页
1/33

课题名称: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庄A010208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课题拨付经费:1・4万元学科分类:德直 课题鉴定时间:2009年3月 课题负责人:李书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主要成员:程正彪、王希华、田国秀、赵国栋、张昌勋、刘国胜、卿素兰、刘孝国、由沙丘、赵渊、辛辰、林士才、余 丽明、王宝珍、任彦霞、杨希洁“学校徳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作为全国教育科学•五”规划教 育部重点课2002年2刀止式批准立项,(课题批准号:DEA010208)o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先后到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实地访谈,随后进行 了较大范围的问卷调研和文献检索,对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进行深入探察,对学校徳冇跟 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以此作为课题研究的起点同时,以口愿中报 的方式,建立课题实验区实验校,积极推进学校徳冇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从摸索其 的规律和有效的对策,取得了比较理想的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期,我们邀请了詹万 生、祝智庭、陈健翔、出国秀、张家全、徐安徳、曾天山、陈如平、赵国栋、黎加厚、 亓成章、张家全等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了课题期汇报指导,与会专家对课题研究的进 展和实验学校行动研究绩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天津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徳 育沢《北京教育研究》等新闻媒体对课题研究给予了极大关注,在2004、2006两次召 开“学校徳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论坛”,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和各实验校的行动研究 成果,得到广泛的交流和积极地应用于学校徳育实践2006年9刀20日《教育报》 《教育新闻网》以“社会网络化趋势挑战学校徳育”为题,对课题进行了较全面 的报道摘要卅今信息网络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血与迅猛发展的社会信息网络化趋势给 青少年思想道德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相比,学校德育的跟进始终是很不够的一方而,基 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而与之相适应的徳育 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研究还是一个进行时,还远不能满足社会信息网络化进程对德育 提出的诸多方而的挑战多年来网络的发展,已经促使德育方法手段发生变革,但还没 有真正找全其的规律,在德育实践尚显盲冃;另一方面,多年來,无论是学校还是 家庭,始终都在用各种疑惑和严厉的语言,陈述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深刻影响和 危害,这种陈述至今危言耸听但和这些陈述、无奈相比,深入的分析和与Z俱进的对 策研究则明显跟进不足本课题研究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所在,确立本课题 研究的重点,在解决上述跟进问题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

正是基于持续五年的实 地访谈调研,深入探察学生网络生活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以及和实验区、实验校、 实验教师互动行动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课题研究的理念和促进学校徳育跟进社会网络化 趋势的应对之策课题研究内容结构图1、学校德育手段信息化、网络化的行动研究1、 学校徳育跟进礼会网络化趋势的对 策研究2、 家庭教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对 策研究3、 课题专题网站《中国徳育网》及其 校园网徳育平台数字化徳TT体系建构及实 践操作4、徳育软件资源开发的理论及相关歐 息技术研究5、尝试构建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相 适应的徳育理论体系和操作模 尹妙〔究1) 学校徳育内容表现形式的信息化、网络化 研究2) 学校德育时空拓展的信息化、网络化研究3) 学校信息化、网络化徳育平台建设的行动 研究>< 0学校多媒体徳育软件资源库建设的行动硏触网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丄1)触网学生思想道徳问题的个案研究2) 学生网络道徳行为指导手册的研究3) 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自我评价手册的研究4) 触网学翅想道徳问题的家庭教育对策硏究 4 A课题埋论研究植根于实验研究的沃十「研究过 程使学校徳育方式手段同步得到现代化改造,使触 网青少年得到及时关怀指导,同时理论研究乂从中 汲取营养,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H的是,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积极促进学校徳冇顺应社会网 络化趋势的迅猛发展,抓住互联网在信息快速传递上为徳育提供的全新通道,在方式手 段上得到现代化改造,使触网青少年得到及时关怀指导;同时理论研究又从汲取营养, 在行动研究验证对策的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最终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德育体系课题研究确立了理论和实践两个层而的主攻Fl标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H标是将现 行的德育理论体系回归到网络环境进行反思与重建,形成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相适 应的德育对策体系;课题行动研究的实践H标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硬件设备为支撑,全 面优化学校现行的徳育工作体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对触网 学生提供及吋到位的徳育关怀和正确的引导,在这两大H标之下,确立各专题研究内容二)研究意义《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 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 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 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青少年网络协会 2007年9月所做的《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我国H前有将近400万网 瘾少年,这样庞人的网瘾少年数字,在警示我们,要深入思考和解决信息网络环境下“培 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将学生上网这一复杂的生活现象概括起来,集 起来,找到其的规律和和应的对策,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适应吋代 要求的徳育新理念、新思路,科学引领学生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发展尤为重要 本项研究顺应网络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促使德育及吋向互联网转型;建立特色的, 呈于信息技术的德育理论实践体系,这对于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加强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木,德育为先,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尢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研究假设本课题在对学生网络生活样态作岀深入探察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 化趋势的积极对策方法课题理论研究植根于实验研究的沃土,研究过程促使学校德育 方式手段同步得到现代化改造,使触网青少年得到及时关怀指导,同时理论研究又从 汲取营养,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从而建构有实践操作意义的,与信息 网路环境相适应的徳冇体系。

1、学生网络生活样态学生网络生活样态是…个重要的研究变量本研究所述的网络生活样态,可称为人 类进入信息网络社会后特有的,区别于现实牛活形态的一种新的生活形态或样式这种 生活形态或样式,以其典型的虚拟性特征,构成特定独特的生活解释系统信息网络环境下,上网已H渐成为现今学生主要的生活方式且呈现出不同样态或样 式课题研究认定,对学生网络生活样态的探察是体现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朱小蔓先生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科研大会上,对科研人员提 出“注重调查研究”的要求时指出:“与其他教育研究者相比,我们更需要对真实存在 的问题和状况有数量上的、有事件的、有实情的、有根有据地把握对学牛现实半下 的网络生活样态或样式,探察得越全面,越清楚,越能从容应对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进程 对徳育提出的诸多方面的挑战,进而做出止确决策的可能性越大,才能找到跟进的基本 线索;相反,便会在德育实践小显得盲FI2、 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积极对策以预防为圭的跟进对策,是课题研究另-个重要的研究变量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在 信息网络环境下,学牛网络牛活的基木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学校德育对策、建 议,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正向的影响,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诸多危害将会大大削弱。

建构与社会信息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德育FI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减少德育 实践的盲H性3、 核心概念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为:学校徳育跟进网络生活对策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美国《时代》周刊将2006年年度人物,评为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 这在某种程度上彰显出社会网络化的大趋势互联网心发布的CNNIC历次互 联网统计数字,都以确凿的数据表明和世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不仅促使各国社 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推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对人 们的认知形式及渠道、思维观念及方式、社会生活及人际交往诸方面产生极大影响,也 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学校德育要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必须清晰把 握网络化的内涵、本质和演进过程,探察其对当今学校德育的重大影响所在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來,青少年学生网民飞速增长,青少年学生道德问题口益凸 现,学校德育科学引领学牛网络生活引起广泛关注围绕网络吋代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 的问题、成因、解决对策等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 高质量的论文、著作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和网 络德育如何开展等问题。

据此,研究者在小国期刊网上查找了近几年相关文章以“网 络德育”为“篇名、关键词、摘要”为检索条件,然后以“青少年学生”为“篇名、关 键词、摘要”为检索条件,进行二次检索,搜索到文章百余篇相关的专著较少,研究 者查到有2001年以来开明出版社和广州教育出版社相继分别出版的《青少年学生网络 道德教育》和《网络时代的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详细阅读专著和相关文章,并参考在人大复印资料上检索到的文章,试对社会信息网络化趋势下学校德育跟进研究的相关 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学校德育跟进网络研究的总体概况社会网络化的趋势带来学校徳育领域的深刻变化,并为学校徳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 条件,也给徳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网络走向大众化开始,学校徳育就没有停止新的摸 索,这些摸索探索人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步探索吋期、主动跟进时期、理论创新时 期1、 初步探索时期(1994——1998)随着网络在的迅速发展普及,学生在触网络方面走在了成人的前列,随之出现 一系列的问题这一阶段,学校所看到的基本上是网络对学生健康成长所产生的负面影 响,诸如:网络失范、网络犯罪、色情信息的传播、网络文化的侵略、信息大国政治文 化上的殖民主义扩张和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大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这些 措施归纳起来,基本上属于:防、堵、管之列所谓“防”,既是建议学校徳育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谨防网络负面影响的 侵害所谓“堵”既是堵住有害信息的传播渠道,拦截学生JL网的行为,同时堵住有害 的信息闯入到校园,这时,防毒过滤软件受到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青睞所谓“管”既 是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的管理和正面的宣传教育在这一阶段国内学者撰写了多种评介网络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 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因特网的诞生、发展、现 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人民大学岀版1997年12月岀版)由 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 作为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 (华夏出版社1998年9刀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出版)、严耕、陆俊、孙伟平等人合著的《网络伦理》等等社会科学 院、社科研究基金对因特网的相关研究及时多次立项,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进行 攻关,有些项F1已经完成并正式出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