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203305786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_secre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争“天府杯金奖”保证措施本工程质量目标:力争四川省建设工程“金奖天府杯”。我们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质量管理目标,明确了各级质量职责,并制定了一条创优路线:“先期策划,制定措施;责任明确,控制实施;提高标准,持续改进”。我们将从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成品保护措施及全面质量管理等相关方面去确保工程质量。随着近年工程质量日益引起社会上下关注,质量的要求和等级在不断提高,创优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质量保证有必要从技术角度集思广益作出总结归纳以规范指导项目施工、提高专业工程质量,从而保证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创优工作是一个有计划、有控制、细致到位的系统

2、管理过程,从材料的选用到确定工艺做法,从样板制作到大面积推广,从工序衔接到各专业配合,都要在操作实施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技术、管理角度采取防范措施,思维意识要先于实施,交底指导要先于操作,变事后检查为事前预控。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施工详图指导施工,把技术指导的定性化向定量化延伸,提高尺寸控制的精度和细部处理的完美度,以量化数据和具体技术图文指导、控制操作层;要注重接口部位的处理,包括同一分项中因时间差、地点差、工艺转换等造成的接口部位的处理,不同专业间接口部位的处理,细化到各个接点、每根部位、各工序交接处;要相应提高技术控制标准,提高允许偏差控制精度,同一单位工程内,必须有统一的技术工艺标

3、准,相同性质的部位必须统一做法。工作的细化,意味着交底中控制点的增加,对所有控制点进行量化、预控可以扭转粗放型的管理,辅之以一系列的管理奖罚制度,必将对提高参施人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推动创优工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6-1放线技术管理6-1-1控制桩施工现场必须埋设稳定、牢固的主轴线控制桩,满足测量、技术复核要求。控制桩的埋设应保证施工期间内不发生位移、下沉、损坏、丢失等情况。建筑四大角与平面变形处的主轴线应设置控制桩。控制桩一般采用木制或钢制,埋深不应小于500mm,桩外应设定稳定牢固的保护措施,如围栏、混凝土墩等,桩顶应有明显轴线点。控制桩一般应与对应点通视,若不能通视则应设置

4、后视点。控制桩一般在基础完工正负零处的技术复核完成后撤除。6-1-2半永久性水准点设置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稳定、牢固的半永久性水准点。半永久性水准点的数量要满足各种标高测量,标高校核,沉降观测的要求。半永久性水准点位置应保证与测点一次性通视,且便于测量。半永久性水准点应采取必要保护措施,防止损坏、位移、丢失。半永久性水准点的设置位置、数量要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应绘制平面图存档。半永久性水准点应设在稳定牢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若条件不具备可采用地埋式水准点。半永久水准点应能保证施工期间的测量和建筑后期沉降观测使用。水准点应有明显标记,并标识大沽水准绝对标高,建筑相对标高和编号。半永久性水准点应

5、根据工程进度或时间定期进行校核。半永久性水准点设置与标识6-1-3基础轴线投测建筑基础四大角和变形处两侧应弹出基准轴线,并做好标识,做为上部结构轴线投测的依据。上部结构各层的轴线应从首层引测。基础完工后应将控制桩轴线投测到基础立面上并标识。且要求保证基坑回填,地下防水施工后仍有显露。基础正负零处的技术复核应根据控制桩的原轴线点进行,若有误差应进行适当调整。基础立面的轴线是上部结构轴线引测的依据并应长期保留。6-1-4沉降观测点设置6-1-4-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埋设,设计无要求时,按下列要求设置:1、建筑物的四角、转角处及外墙每1015米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高低

6、层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新旧建筑物衔接处。3、伸缩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6-1-4-2观测点的设置要求1、观测标应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2、观测标的上部必须有明显的突出点,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3、观测标上应能垂直置尺,并具备良好的通视条件。4、观测点应有显著标识,包括编号及该点的绝对标高。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标识6-1-5标高基准点设置与标高倒测建筑0.000处应设若干标高倒测基准点并做好标识。标识内容包括编号和该点的相对标高,一般情况下建筑对角处设置两点即可。标高基准点的位置应设在能上下通尺、通视的明显部位,与半永久性水准点可一次通视的建筑大

7、角处。基准点应采用埋设件的方式设置并应有明显标识。结构层标高的倒测必须从基准点引测。工程各结构层的标高应在与基准点的对应处进行标识。该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图纸,不得调整。该结构层内的结构标高,+500线,窗台标高,水电线管标高线等均应从此处引测。此标识标高也做为标高复核、检查使用。结构楼板施工后应对楼面标高、水平度进行检查、复核。对复核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结果对该层+500线进行调整。6-1-6建筑物垂直度测控点测控点可设置在建筑外檐,也可设置在建筑内,但必须保证上下通视,随时检测和核准。针对本工程特点,我们将建筑垂直测控点设置于建筑内辅助轴线上。建筑物内设置结构垂直度测控点应在正负零处设原

8、始点,点位应牢固、稳定,有明显标识,原始点上应能支设测量仪器,四周应有保护措施。各结构层均应设置接收点,层间应设顺畅的投测通道。各结构垂直度的检测均应从原始点引测,若接收点同时是投测通道时则应在通道外弹出十字交叉线确定投测点。建筑外设置测控点可利用基础立面轴线引测。被测层在与原点相对应的位置应有投测点标识。 6-1-7技术复核线测设建筑各结构层必须弹出结构复核线,主要竖向结构要弹出外皮线和必要的辅助线。技术复核线必须保证清晰,随时可查。基础技术复核线应用墨线弹于基础底板上、承台上、地圈梁上,各结构层技术复核线应用墨线弹于楼板上。框架结构应反映结构各轴线,柱位置及截面线及预留孔洞等有关辅助线。砌

9、体结构应反映各轴线,墙外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构造柱位置截面尺寸线及楼板预留孔洞位置尺寸线,。辅助线轴线不能通视、通尺时应做的与轴线相距一定尺寸的通线。结构支模后无法检验构件的定位及截面尺寸时应做与轴线截面相距一定尺寸的通线。6-2钢筋工程6-2-1钢筋质量检查标准6-2-1-1钢筋工程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加工的质量检验。2、钢筋的定位措施。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尤其是主筋保护层控制。4、满足构造及抗震设防的要求。5、钢筋接头位置的设置及接头质量。6、钢筋绑扎的观感质量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6-2-1-2钢筋绑扎七不准:1、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准绑扎钢筋。2、钢

10、筋污染未清净,不准绑扎钢筋。3、放线工未弹线,不准绑扎钢筋。4、未检查钢筋定位情况,不准绑扎钢筋。5、偏位钢筋未按1:6进行矫正,不准绑扎钢筋。6、未检查钢筋接头错开长度或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不准绑扎钢筋。7、未检查钢筋接头质量合格前,不准绑扎钢筋。6-2-1-3钢筋工程五不验收:1、钢筋绑扎未完成,不验收。2、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3、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不验收。4、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5、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6-2-1-4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国家规范标准我公司精品工程要求标准1绑扎骨架宽、高105钢尺检查长10102受力钢筋间距

11、10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5弯起点位置2015钢尺检查3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105钢尺检查柱、梁53板、墙、壳33柱、梁53板、墙、壳334箍筋、横向筋焊接网片间距2010钢尺检查网格尺寸20105钢筋电弧焊连接焊缝宽度0.7d0.1d,0量规或尺量厚度0.3d0.2d,0长度5,06电渣压力焊焊包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44尺量7不等强锥螺纹接头外露丝扣锥筒外露整扣1个1个锥筒外露半扣3个8梁、板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入支座,节点搭接10,5尺量入支座,节点锚固5垂直度06-2-2钢筋原材料要分类、分规格堆放,并且有标识牌,注明检验试验状态。6-2-3钢筋定位措施使用的各种支撑

12、筋的要求6-2-3-1钢筋支撑长度,按结构实际截面尺寸应小于2mm。6-2-3-2各种钢筋支撑应有标识牌,要注明规格尺寸、使用部位、检验状态。6-2-3-3钢筋支撑端头,一律采用无齿锯切割,不得有“飞边、毛刺”。6-2-3-4各种钢筋支撑应按规格分类、集中堆放,便于检查。6-2-3-5钢筋支撑端头,应涂刷防锈漆,防止混凝土成型后,钢筋端头反锈。6-2-4钢筋半成品加工、分规格堆放,分区明确(钢材加工区、产品待验区、钢筋成品堆放区),并且有标识牌,标明钢筋直径、规格尺寸、使用部位及检验状态(合格、不合格、待验),内容要详细。6-2-4-1对使用批量较小部位,箍筋每500个为一个检验批。对使用批量

13、较大部位,箍筋每1000个为一个检验批。6-2-4-2钢筋后台加工棚,要悬挂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工艺技术交底、钢筋翻样图,要分别悬挂在各自岗位操作台前。悬挂工艺技术交底6-2-4-3要分规格独立堆放,不准混垛。分规格独立堆放6-2-4-4加工后的产品,要用垫格架起,有防潮措施。用垫格架起,有防潮措施6-2-5箍筋样品6-2-5-1将各种规格尺寸的箍筋,分别加工制作50个,由项目工程师组织检查验收。6-2-5-2检验后达到质量标准的箍筋,都要悬挂在钢管架体上,让操作人员在大批量加工前,进行观摩,使操作人员清楚认识到箍筋加工的重要性。箍筋样品悬挂在架体上,操作人员观摩箍筋样品悬挂在架体上,操作人员观

14、摩6-2-6箍筋135度弯钩6-2-6-1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弯钩,弯钩平直段相互平行,不准出现长、短腿现象。6-2-6-2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6-2-6-3对箍筋平直段长度检查,同一规格的箍筋,每300个箍筋为一个检验批。箍筋检查验收平直段长度检查验收6-2-7独立柱钢筋要设置箍筋定位框:6-2-7-1独立柱钢筋设置定位框,其目的是控制独立柱主筋位移,保证独立柱主筋位置。6-2-7-2制作定位框所使用钢筋,必须用无齿锯切割下料,由专业焊工操作,确保定位框尺寸一致。本工程矩形柱我们采用内控式定位箍筋框防止独立柱主筋位移。 6-2-8钢筋绑扎采用样板引路挂牌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详细具体的数字直接悬挂在操作面,指导施工并利于检查)。6-2-9钢筋保护层垫块6-2-9-1可采用砂浆垫块和塑料垫块两种。6-2-9-2采用砂浆垫块必须制作钢制模具,砂浆内应掺一定比例细石子,确保砂浆垫块强度。6-2-9-3垫块梅花状布置,间距不得大于600mm。垫块平面位置相互对应,采用塑料垫块应用绑丝进行固定。 6-2-10独立柱箍筋间距、位置控制6-2-10-1按施工图纸独立柱箍筋间距,制作画图杆。6-2-10-2画图杆可用木制,刷红、白相间的油漆,明显看出独立柱箍筋间距,便于操作。6-2-10-3绑扎独立柱箍筋,首先把画图杆固定在主筋上,按画图杆绑扎箍筋,确保独立柱角部主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