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

上传人:松**** 文档编号:203093918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定内容满分分值考核分数1.组织管理(10分)1.1领导机构设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本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21.2工作制度制定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与当地应有关单位及邻近社区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规范开展综合减灾工作。11.3网格化管理在社区推进灾害事故风险隐患网格化管理,社区网格化覆盖率100%。2网格员发现的事故隐患处理率100%。11.4经费投入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方面有固定的经费投入,并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21.5参加保险鼓励社区居民参加各类灾害事故保险。11.6工作档案建立规范、齐全的

2、创建管理工作档案,每年通过示范社区创建管理系统上报一次有关情况。12.风险评估(10分)2.1灾害风险地图定期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评估。至少每半年一次。1社区灾害风险地图标识清晰,实用性强。12.2脆弱人群清单社区脆弱人群清单涵盖辖区内所有脆弱人群,明确脆弱人群结对帮扶救助措施,向脆弱人群发放防灾减灾明白卡。12.3市政管线检查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检查辖区内市政管线,确保安全运行。1居住建筑电气线路安装敷设规范,及时更换老旧损坏电气线路。12.4场所和设施检查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检查辖区内高层建筑电梯,确保安全运行。 1评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建立大客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制度。12.5生命通道畅通

3、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居民楼内通道,确保生命通道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100%。12.6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管理住宅楼的竖向管井管道防火封堵严密,电缆井、管道井等公共区域不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合格率100%。1辖区防雷设施完备,内无违规储存、使用或销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情况。13.隐患治理(12分)3.1事故隐患清单社区事故隐患清单,制定实施隐患治理方案2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事故隐患,并至少每半年一次在社区公开。13.2灾害隐患治理汛前开展社区防汛检查,有效整改洪水、内涝、雷击风险点隐患。1在地质灾害和交通、溺水事故隐患点设置警示标识,并加强日常巡查。13.3电器火灾隐患治理管道燃气、

4、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专业经营单位定期维护保养公共电气设备设施,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患。13.4电动自行车管理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满足消防安全条件。因客观条件无法设置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的,加强日常管理。23.5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辖区内餐饮场所按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安装率100%。13.6事故与伤害记录机制建立辖区内事故与伤害记录机制,指定专人每季度进行一次各类事故与伤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34.基础设施建设(18分)4.1抗震设防水平辖区内学校、医院、生命线系统等重点设防类设施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其他重大工程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

5、震设防,主要建(构)筑物均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54.2建立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结合区域常见灾害类型和风险等级,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城市绿地、学校、体育场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已有设施,通过改扩建、新建等方式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鼓励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满足居民紧急避险和安置转移需求。2在应急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醒目位置,设置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张贴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14.3社区医疗救护站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社区医疗救护站,提供急救服务。24.4消防设施各类建筑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配备器材,设置消防设施。2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监测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24.5社区微型消防站

6、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由受过基本灭火技能训练的人员等担任,至少6人以上。24.6社区消防车通道建筑之间不违章搭建(构)筑物,不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作业场地,不设置遮挡排烟窗(口)或影响消防扑救的障碍物。24.7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发布社区灾害事故预警系统正常运转,预警信息在短时间内覆盖全体居民,覆盖率100%。25.应急物资保障(10分)5.1应急物资储备点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备有救援、通信、照明等工具和设备,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45.2应急物资社会储备机制与社区内及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议储备。25.3家庭储备鼓励和引导居民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品,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26.应急力

7、量建设(10分)6.1社区综合应急队伍社区综合应急队伍配有适合当地灾害救援特点的救援装备。26.2社会力量与社区邻近消防救援队伍建立联动机制,积极引导至少1个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26.3灾害信息员社区灾害信息员及时报送灾害事故等应急信息,并经常参加各类培训,每年参加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26.4志愿者队伍有参与综合减灾工作的志愿者队伍,人数在10人以上。26.5辖区企事业单位辖区内学校、医院、工贸企业、商场等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综合减灾活动,并主动参与社区活动。1辖区内有关企事业单位建有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小的,有兼职应急救援人员。17.预案编制与演练(10分)7.1社区预案应

8、急预案适应社区特点,操作性强。1预案中明确小组分工、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渠道,以及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应急疏散路径等。1预案中明确社区所有人员联系方式以及结对帮扶责任分工,明确在社区封闭化管理后的特殊保障措施。17.2辖区单位预案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及时更新。27.3预案演练做好充分的演练准备,明确演练重点检验内容。每个季度至少有一次演练。2积极吸纳社区居民、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广泛参与。参与率30%以上。27.4预案修订根据社区灾害事故风险变化、社区实际以及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每年修订一次应急预案。18.宣传教育(10分)8.1科

9、普宣传教育场地定期向社会开放科普宣传教育场地,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科普宣传教育服务。2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设综合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或应急体验馆。28.2经常性科普宣传教育设置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专区,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18.3大型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大型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中,社区居民参与率10%以上。28.4综合减灾培训定期开展综合减灾培训,发放社区和家庭应急指导手册。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28.5辖区内企业公众开放日鼓励辖区内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居民走进企业。19.创建特色(10分)9.1宣传教育特色科普宣传教育具有当地特色,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29.2高新技术应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29.3预警信息共享各类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29.4整合辖区资源整合社区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取得明显效果。29.5成功经验和做法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方面,有成功的案例做法。1有其他独到的经验做法,具有一定示范意义。1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