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说课稿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203092735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教材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分析。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的内容,属于美术鉴赏模块。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过多,所以我讲本节课分成了两个课时,本节课着重讲解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学会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审美判断能力。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我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如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

2、,具有较为丰富的美术知识以及鉴赏能力。同时已经接触过大量的中外美术作品,在此之前也已经学习了部分西方美术相关知识,如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但是对于19世纪西方美术了解的还不够透彻,因此我会用对比展示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联系并运用以往所学知识,来学习掌握本课的内容。三、说教学目标在理清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我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学会从作品的题材、手法、意义等方面去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与方法:观察自由引导人民拾穗者等19世纪西方艺术作品,了解作品内容、题材,分析作品中表现手法、主题意义,了解浪漫主义和批判现

3、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学会鉴赏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艺术的多元性,养成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态度。四、说教学重难点以美术课程标准为导向,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现有的学习困难以及现阶段的心理特征,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重点是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难点是美术作品中所传递的社会价值。五、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我还准备了多媒体、电影海报等多种教学工具辅助我的教学。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作品图片作品等。七、说教学过程在全面的备课工作结束后,我设置了以下6

4、个环节,与学生共同体验一场异彩纷呈的视觉之旅。活动一:趣味情境导入好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心弦。为此,我将出示法国大革命电影海报并提问:有人了解这幅作品吗?为什么选择这幅作品作为电影封面?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自由引导人民是对法国大革命最有代表性的刻画,也凸显法国的自由精神。以此揭示课题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活动二:作品内容识读为了扭转鉴赏课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我将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拾穗者,引导学生对比赏析并描述这两幅作品的内容。学生不难答出: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高举三色旗帜的女性带领各行各业的人们去斗争的场景。拾穗者画面描绘了三位弯腰拾穗的妇女。接着,我将继续

5、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为什么要刻画这些形象?作品所反映的题材有什么不同?进而师生共同总结出:自由引导人民是用象征手法,以神话中象征自由、正义的自由女神形象作为主体,她高举代表法兰西的三色旗帜,诠释了革命的意义。拾穗者真实塑造了三个拾麦穗的妇女,再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通过此环节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作品,为深入分析做好铺垫。活动三:形式语言审美在学生对美术现象有了初步的视觉体验后,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恰当的美术术语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我会继续引导学生欣赏自由引导人民拾穗者两幅作品,并思考问题:两幅作品中人物的安排和构图有关系吗?两幅作品中的色彩在内容的刻画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构图和色彩两方

6、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自由引导人民在三角形构图下,动荡的人物姿势具有稳定的效果,色彩丰富、对比强烈;拾穗者人物排列错落有致,地平线加深了纵深感,金黄的麦田下几个妇女的红、黄、蓝的头巾点缀了画面。接着我进行总结: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罗瓦的作品,以饱满的构图结合强烈的对比色凸显人们对革命胜利的坚信思想。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米勒的作品,客观再现人们的生活,凸显社会的阶级性。通过层层设问、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美术作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角度,也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四:社会文化理解美术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一定文化背景的反映。我将采用美术小组讨论的方式,请学生

7、思考: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浪漫主义主张表达自己的情感,突出表现个性特征,用光和色彩来创造形象,强调动荡的构图和奔放的笔触;“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它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为主要特征,故称“批判现实主义”。其艺术特点是对于历史题材和古典神话不感兴趣,主要刻画当代各阶层人物及其生活;如实客观地描绘人物和事件;强调对当代社会黑暗面的鞭挞与批判。通过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对于两个不同风格的主义进行区分,系统的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活动五:方法归纳运用新课改强调,教师应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为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作品鉴赏方法,在方法归纳运

8、用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总结可以从作品的题材和艺术手法,了解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不同特征。最后,根据课前搜集的作品,让学生进行介绍,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审美体验。活动六:小结升华作业小结作业是回顾课程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我会采用师生共同回顾的方式进行总结,并进行升华情感:无论是浪漫的追寻还是现实的描绘,都是艺术家对于时代、对于生命精彩的刻画,我们也要像艺术家那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感悟我们的生活,去发现它的美。最后布置拓展性作业:请学生课后思考并预习艺术家在抽象艺术中,是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表达内心情感的?从而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八、说板书设计板书是洞察教材的“窗口”,是一堂课知识的浓缩。我的板书直观明了的展示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