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03041190 上传时间:2021-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来龙小学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课题研究报告(1)DOC 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实践研究研 究 报 告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教师要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日记有“以美滋润心灵、以美启迪智慧、以美强健体魄、以美提高悟性、以美激发创新。”1的功能,坚持写日记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写作习惯

2、,并且学生在日记中吐露的都是真话、实话、心里话。日记不愧为一种良好的生活化语文教育方式。农村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再加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把孩子交给溺爱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带,这样就导致许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落后。结合朱永新教授说的“写日记是每天必修课,这样能丰富写作素材,倾吐内心的真情实感,培养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坚持写10年日记可以让人走向成功。”所以我就确立了农村小学生日记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日记教育就是通过写日记和交流日记来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日记是学生亲历亲为亲悟亲身体验;日记是学生心灵

3、的苏醒,是心灵的敞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理想的追求;从日记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学生情感的温度、思想的脉动。师生长期坚持写日记并适时进行交流有助于习作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赵登亮记日记,发挥美育功能(淮阴教育报)1小学生价值观是小学生在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判断抉择和取舍时能够支配其行为的观念系统。小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初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为了以后形成科学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把握好这一时期儿童的价值观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小学生在这里主要是指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亲长期在大城市打工,把他们交给溺爱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

4、带,这样就导致许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落后。我们这里研究的主要是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和交流的也主要是中文日记。 三、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小学生写日记的兴趣。2.结合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深入探究丰富日记素材的有效途径。 3.通过研究交流日记的有效方式,来促进农村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四、研究过程与方法一小学生写日记的情况调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校学生的写日记现状,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依据。本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了一份关于小学生写日记现状的调查问卷,有目的地对学生学写日记情况进行调查落实。本调查问卷主要从小学生对写日记的兴趣,在写日

5、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是否愿意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日记,又有哪些有效的交流方式。经过学生的配合,本次调查圆满结束。下面就是对这四个方面的调查进行的具体分析:在接受调查的40人里,还没有一个同学是自己主动要写日记的,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写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写日记对作文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教育以及对他人的教育大有帮助。不过孩子们都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坚持写日记。有70%的同学觉得自己写日记的水平一般,能将一天的2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下来。只有12%的同学认为自己写的日记令人比较满意,因为所记的都是每天中发生的对自己或他人有教育意义的事,且内容比较具体感人。日记写得不够满意的学生认为

6、平时对身边的事情态度还不够积极,不够细心观察,认为漠不关己。93%的同学平时所写的日记内容都是心里话。由此可见,这些孩子虽然稚嫩,但是他们没有受到“假”的熏染,他们的童心依旧,只要引导得当,我们一定能从他们的日记中看到他们更加真实可爱的一面。对于日记的交流80%的同学愿意,也有20%同学不好意思,认为日记中有小秘密,有个别同学认为自己的日记只能给信任的老师看。基于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解除学生的心理桎梏,消除对日记的恐惧心理,还日记的本来面目。在课堂上、生活中反复宣讲人人都能写好日记,并用大量的事例来佐证,从而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为学生喜爱日记、愿意写日记创设了一个好

7、的思想情绪氛围。(2)从写日记内容入手进行大胆设计,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日记的美。一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生活,明确“事事可以入文”,要“以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二是将生活中熟悉或关注的内容引入日记,引导学生讨论。这样让学生明确描写生活、反映生活是日记的一大内容。三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对日记“观之可亲”。如开展“脑筋急转弯”等思维训练,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3)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日记教学。课堂上,即兴日记、演讲、故事改编等轮流进行,让学生对日记不陌生,认识到“时时处处皆日记”,让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二日记中的美育功能研究。视频课

8、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反复播放,这样我们也就可以反复体验。通过一节节视频课,我们深深感悟到了江苏沭阳教委 赵登亮所说的日记好处:以美滋润心灵、以美启迪智慧、以美强健体魄、以美提高悟性、以美激发创新。1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往今来,孰3没有过喜怒哀乐的心境,有了这些心境,也都会产生抒发或排遣的欲念,那么日记就是一种最佳的方式。因为经过书香浸润的心灵可以波澜不惊,宠辱皆忘。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就是一篇辞体日记。再如我们学校有位老师由于自己一时糊涂,被电信诈骗了4万多元现金,她立马把被诈骗的前后经过写成一篇长达两千多字的日记

9、,也因此抚慰了受伤的心灵,毅然正常工作了。2记日记,以美启迪智慧。魏书生曾说过:“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记日记,能让人富有昂扬的斗志、乐观的情调。如果我们把自己平时胡思乱想的内容洒在纸上,长期下去,就会从流在纸上的横七竖八的思绪中理出一个规律来。蒋经国就通过记日记预见到国民党将来的失败,一定会失败在干部身上。我们学校的祁老师就因为坚持写日记,所以才在一年之内获得了15张各方面的证书。3记日记,以美强健体魄。一个能长期坚持写日记的人,必然也必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正如裴显生在现代写作报上所写“体健笔健”。如果一个人整天体弱多病,精神萎

10、靡,那又怎能有“孤松独秀如椽笔”的见识与胆魄及指点江山的气概呢?长年坚持不懈写日记,能使人心灵健康、开阔。以前我们学校张老师心胸比较狭窄,现在由于坚持写日记,整天心态阳光,工作情绪高涨。4记日记,以美提高悟性。记日记时间长了,积累的素材多了,必然会产生点悟性。平时,我们对人对己对物总会产生些思考,长期的琢磨很有可能就会产生顿悟,使人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在由于老师们坚持写日记,所以很多老师的演讲比赛、课堂教学、论文都陆续获得了市级一等奖,省级一、二等奖。做起事情来,更是井然有序。我们学校的学生们,也由提笔忘字到出口成章。5记日记,以美激发创新。日记美育,对科学的创新,有催化作用。比如科学小实验

11、资料记多了,产生质变的契机就到了,一个创新的理念就从小脑瓜中蹦出来了。不管是搞科学,还是搞医学、文学,手头没有任何资料,就别妄言搞什么创新。所以说,记日记是创新意识成长的摇篮。记日记好处多多。实践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经过两年的日记教育实践研究,4我们发觉孩子们的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在一篇篇日记中变大、变亮;孩子们的一颗颗向善、向上、求美的心在一篇篇日记中变红变强;师生们的两颗心灵距离在无形中的缩短,我感觉到我的生命在学生的日记中绽放异彩;学生的日记又让我青春永驻。总之,我们师生整天在一篇篇温情四溢的日记中幸福地成长着。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达到了雷夫的教育第五个阶段“我能体贴别人”。他们能从对方的角度

12、来看待事物,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有进入别人的身体,用别人身体行走的感觉。难怪陶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三小学生日记教育的实践研究1.丰富学生日记资源的策略途径研究(1)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积累鲜活日记素材。观察日记,可以是一景、一事、一人的短文,看起来易写,但要写得准确、细致、透彻,还必须掌握一些方法,因此,我结合教学,指导他们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仔细地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写景时,我告诉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有位同学在描写湖时,首先是近距离观察,“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然后登上山顶俯视,湖“犹如少女脸上一双亮丽的眼睛镶嵌在青山绿树之间。

13、”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才能更加突出景物特点,这样写出的景物不仅全面而且立体化了。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比如写一样物体,我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事物的特点。如仔细观察它的外表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古代中医有“望、闻、听、切”,其实我们也可对观察的物体来一番“诊断”,摸一摸,闻一闻,甚至可以品一品,可以写它的颜色、形状、图案等。例如:一位学生在写香蕉时是这样写的:“这一串香蕉,个儿又粗又饱满,每条足有五寸长,弯弯的像月牙,像小船。拿在手里掂一掂,沉甸甸,足有三两重,好大的香蕉啊!黄里渗着几许青色的表皮,十分光滑,剥开黄色的蕉皮,奶黄色的果肉露出来,咬

14、上一口软乎乎的,甜丝丝的,香甜浓郁,真叫人越吃越想吃。” 小作者不但应用恰5当的比喻句写出了香蕉的样子,而且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说明他观察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所以写得具体,深刻生动。(2)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日记资源。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平时引导小学生把这些活动内容和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日记了。最近两年,我们

15、学校大多数老师能坚持这么做,而且效果极佳。下面就举两个事例来说明。开展参关访问活动,丰富日记内容。比如我们师生按顺序参观以“善”为文化特色的来龙初中校园,而后师生又即兴创作。我仔细一阅读,发现同学们都能按参观顺序写,先写进入校园看到的“择善园”,特别强调“择善园”南墙上栩栩如生的“善”生活画。紧接着就写到了“树善园”、“砺善园”以及教学楼东侧的“善”成语文化墙。80%的同学还能做到有详有略,更可贵的是个别同学还给刘校长提出建议:文化墙上的成语字体太潦草,看起来不太美观。第二天刘校长就请艺术家来改为“小隶”。进行演讲比赛,激活学生的语言。我们学校好多班级开展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一天晚自习,我们学

16、校五(4)班举行了“中国梦 我的梦”主题演讲会。活动一结束,我就让同学们写日记。结果同学们写的日记真实感人,更妙的是我让小典典把这篇日记整理一下就变成了一篇叙事性的演讲稿。下面是我精心选摘的其中部分内容。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种下中国梦 创造美好的未来。实际上,我今天是转播我们五(4)班昨天晚上一场精彩的演讲会。首先跑步登上讲台的是演唱我的中国心出名的小歌唱家雷雷。他满怀激6情地演讲道:我的中国梦就是长大当一名环保局长,整天深入工厂、街道、田野,如果发现哪儿有了污染,就立即发动群众进行整改雷雷正动情地演说着呢?阳阳已经踩着坚定的脚步来到了演讲台前,他迫不及待地演讲道:我的中国梦呀!就是长大当一名戍守海岛的战士。我和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