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考言语强化练习笔记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公考言语强化练习笔记 (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公考言语强化练习(笔记 2) 2021公考言语强化练习 1 强化练习强化练习- -言语言语 2 2(笔记)(笔记) 【说在课前】本节课讲解言语强化练习二。 这节课我们将学到: 1、中心理解题并列文段 2、中心理解题行文脉络(总分、分总) 3、细节判断题-常见错误选项 4、细节判断题-相对绝对法 5、语句表达-语句填空题 【注意】这节课我们将学到: 1.中心理解题并列文段,需要全面概括。 2.中心理解题行文脉络(总分、分总) 。上节课主要讲解: (1)重点词: 转折类文段转折之后是重点。 因果文段的结论是重点 必要条件的对策是重点。 对策与问题和意义相比,对策更重要。 (2)程度词。 (
2、3)主题词。 3.细节判断题-常见错误选项。 4.细节判断题-相对绝对法。 5.语句表达-语句填空题。 高频考点六:并列 【解题要点】 :提取共性、全面概括 【文段特征】 : (1)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 ” (2)层次分明格式工整 (3)无其他标志词 2 【注意】并列:整个文段中没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文段的重点。每个句子同等重要。 1.解题要点:提取共性、全面概括。 2.文段特征: (1)明显标志词: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 ” 。 (2)无明显标志词:相同或相似句式,如:排比句。 (3)无其他标志词,如:围绕同一主体或同一话题从不同角度论述。 高频考点六:并列 【正确选项特征】
3、: (1)两方面:和、及、与、同 (2)多方面:许多、一些、不同、多种、一系列 【干扰选项特征】 :表述片面 【注意】并列: 1.正确选项特征: (1)两方面:和、及、与、同。 (2)多方面:许多、一些、不同、多种、一系列,即词语的概括内容比较广泛、宽泛。 2.干扰选项特征:表述片面。 1.(2017 国考)许多度假胜地,例如鼎鼎大名的夏威夷,完全是由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形成的,直到今天,夏威夷火山群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岩浆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风化之后形成的土壤异常肥沃,造福了当地的百姓。火山岩干净且透水,火山区的水质一流,是众多天然矿泉水基地。此外,火山区还蕴藏着大量矿产,比如黄金、钻石等。在
4、科学上,火山还是研究板块构造很好的载体,它是板块漂移学说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夏威夷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B.火山的经济、生活与科学价值 C.板块漂移学说的研究思路 3 D.火山岩与土壤、水质的关系 【解析】1.问“主要介绍”,为中心理解题。 “例如”举“夏威夷”的例子,简单看。 “许多造福了当地的百姓”强调夏威夷火山喷发之后让土壤肥沃、水质一流, “此外”表示并列,强调火山蕴含大量矿产, “比如”为举例子。 “还”表示并列,强调火山在科学上的好处,概括三个方面,对应 B 项, “经济”对应文段“矿产”, “生活”对应“土壤异常肥沃”“水质一流”, “科学”对应文段“在科学
5、上”。 A 项: “夏威夷”为例子内容,非重点,文段主题词为“火山”,排除。 C 项:未提及主题词“火山” ,且“板块漂移学说”对应一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D 项: “土壤、水质”对应第一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选 B】 2.(2017 联考)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王室。他们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 不屑与拿破仑这样行伍出身的政治暴发户对话。1800 年英、俄、奥等国组成的第二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决战。拿破仑亲率两万兵马,出其不意地翻越了法国与意大利交界的羊肠小道,进入意大利境内,击败了奥军。同时,拿破仑又向沙皇保罗一世献殷勤,使他退出了反法同盟,最终使英国陷入孤
6、立,不得不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欧洲各国的王室非常害怕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 B.拿破仑是个具有非凡军事才能与外交手腕的人 C.英、俄、奥等国最终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 D.拿破仑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击败第二次反法同盟 【解析】2.问“意在强调”,为中心理解题。 “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击败了奥军”论述拿破仑打胜仗了。 “同时”之后内容说明拿破仑没有通过打仗的方式,而是通过献殷勤,即外交方面的才能,概括“同时”前后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能打胜仗,另一方面是外交方面的才能,对应 B 项, “非凡军事才能”对应文段“同时”之前内容,“外交手腕”对应
7、文段“同时”之后内容(文段阐述两个方面,正确选项包括“和、及、与、同” ) 。 A 项:选项表述为“非常害怕” ,文段表述为“不屑与拿破仑这样行伍出身 4 的政治暴发户对话”,即看不起、瞧不上,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C 项: “最终承认了”对应“同时”之后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D 项: “不战而屈人之兵”对应文段“同时”之后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选B】 【注意】并列文段的正确选项要概括全面,若选项只针对文段一个方面则为表述片面。 3.(2016 江苏)从特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将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机遇从来都是公正的,机遇一旦到来,就看谁能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它,抓住它;
8、 能否抓住它,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凡是决策,没有不存在风险的,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恐怕时机早已逝去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应该掌握时机果断决策以免错失机遇 B.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是决策成败的关键 C.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 D.决策者主要考虑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解析】3.问“主要说明”,为中心理解题。 “从特定过程”论述抓住机遇要可能性变为现实。 “机遇抓住它”论述抓住机遇要审时度势,分号表并列, “又关键”表示并列, “能否抓住它勇气”中“立断立行”论述强调要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当机立断, “凡是决策已逝去了”通过反面论证要立断立行。全面
9、概括对应 A 项,“掌握时机”对应“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对应“立断立行”。 B 项: “智慧和勇气”对应文段第二部分,未提及“审时度势”,选项表述片面,排除。 C 项: “丧失最好的时机”表述片面;且为反面论证内容,非重点,排除。 D 项:表述正确,但是与 A 项比,A 项明确论述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即要掌握时机和果断,选项表述不明确,排除。 【选 A】 5 【注意】通过对比选项,优选表述更明确的选项。 4.(2019 国考)基础数学是一门对天赋要求极高的学科,它的高度抽象性让不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望而生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数学选择了它的追随者,而非相反。加之数学是一门完全依赖人自身最
10、纯粹的大脑机能进行探索的学科,这使得一流的数学研究介乎学问和艺术创造之间,总是在“灵感乍现”的时刻产生突破。因此,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职业,其成就几乎完全仰仗天赋和灵感的偶然眷顾。另一方面,对具有数学才能的人来说,现代社会充满了机会的诱惑,金融、计算机、互联网,都是比数学研究更赚钱的行业。 这段文字意在: A.解释数学家可遇不可求的现象 B.说明天赋对于数学研究的意义 C.探讨基础数学研究的本质规律 D.强调基础数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解析】4.问“意在”,为中心理解题。 “是”下定义,引出话题“基础数学”。“基础数学望而生畏” 论述数学选择追随者,“加之数学产生突破”论述数学研究需要灵
11、感。 “因此”出现,说明前文不重要,重点为“因此”之后内容, “数学家眷顾”论述要想成为数学家要有天赋、灵感,对个人的要求较高, “另一方面” 说明结论不唯一, 包括两个方面, 要全面概括。 “另一方面行业”围绕数学家(具有数学才能的人)论述,强调外界会对具有数学才能的人产生影响,文段强调要想成为数学家一要有才能,二要禁得住诱惑,提取共性,对应 A 项。 本题主题词为“数学家” ,即人,B 项“天赋”,C、D 项“基础数学”均未提及人,排除。 【选 A】 【注意】 1.因果关系,如果结论词靠前,且结论之后出现转折、并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因此”之后通过“另一方面”表示并列,全面概括。
12、2.有同学认为本题主题词是“天赋”,如何找主题词:先找中心句,中心句中包含主题词, “另一方面”为并列,提取共性为“人” ,主题词为“数学家” , 6 而非“天赋” 。 5.(2017 国考)在古代,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不只属于儿童。中世纪的绘图师们在绘制地图时,并不把未知地带留为空白,而是画上海蛇和想象中的怪兽,并标记“此处有龙”。几个世纪以来,探险家们穿越大洋,攀登高山,逐渐在地图上把这些想象替换成了真实的标记。 现如今, 我们可以从外太空拍摄照片,感叹地球之美。通信网络造就了“地球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B.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 C.读万卷
13、书,行万里路 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解析】5.问“核心观点”,为中心理解题。本题易错项为 A 项,为判断并列结构的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儿童”论述以前的时候不只儿童对未知世界恐惧,成年人也对未知世界恐惧。 “中世纪此处有龙 ”说明对未知充满害怕、恐惧,因为未知所以害怕。 “探险家真实的标记”中“这些想象“为对未知的想象, “几个世纪标记”论述知道的越来越多,恐惧慢慢消失了, “现如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论述知道的越来越多,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慢慢消失,文段句子和句子之间没有逻辑关联词,为并列结构,全面概括,强调对未知的世界知道得越来越多,恐惧越来越少,对应 B 项。 C 项:选项说明要多
14、读书,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 项:选项意为我们生命有限,但是知识无限,文段未提及,排除。 A 项: 很多同学想选 A 项, 文段出现 “现如今” “古代” 为 “古今对比” , “今”更重要,但是“古今对比”与“以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有所区别,本题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结构。 “科技”只对应“今”的内容,表述片面;且“更”说明存在比较,以前与现在相比,以前不好,现在科技让世界更美好,但是文段没有将以前和现在对比,选项无中生有,排除。 【选 B】 【注意】有同学疑问 B 项“知识”何从体现,严格意义上来说,“知识”并没有在文段中有所体现,但是文段主题词是“恐惧” ,其他三个选项均未出现
15、主 7 题词“恐惧” 。先匹配主题词,再考虑其他细节。 Tip:古今对比 VS 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 古今对比: (一般为两个方面,且有转折/程度词等表强调)以前现在则是 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至少三个方面, 且无其他关联词) 早期此后如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注意】古今对比 VS 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 1.古今对比。 “古今对比”指两个方面,且通过转折词、程度词表强调,如:“以前,现在则是” ,通过“则”表强调。 2.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但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至少有三段,且没有其他关联词,如:早期此后如今。 例 1.(2016 国考)以往关于网络提速与降价的讨论中,舆论多从运营商和消
16、费者博弈的角度切入,聚焦低网速、高收费对于公众生活的影响,使用的是服务者义务和消费者权利的说理逻辑。 此次却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即低质量、高成本的宽带服务潜在地阻止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例 2.(2018 四川)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 ,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凡是与标准不符的就是错误的,是需要消灭的不正确的语言现象。此后, “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 ,既注意语言的变动性,不轻言“不规范” ;又注意语言的稳定性,不轻易地把一些尚未定型、尚未被社会公认以及一些显然不健康的东西采纳进来。如今, “动态”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这要求我们在“规范”和“规则” 、 “硬规范”和“软规范” 、 “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等诸多二元对立因素上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待语言现象。 【注意】 1.例 1 中“以往” “此次”表示古今对比,重点为“此次” ,即现在的视角。 2.例 2 中“早期的规范观” “此后, 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 “如今”三个时间段没有逻辑关联词,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 8 高频考点七:行文脉络 【中心句特征】表达作者观点,一般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