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蝙蝠和雷达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2829732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蝙蝠和雷达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蝙蝠和雷达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蝙蝠和雷达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蝙蝠和雷达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蝙蝠和雷达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ge 111蝙蝠和雷达binPage 2蝙蝠Page 3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Page 4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Page 5 蝙蝠和雷达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Page 6bin f b 蝙蝠捕蛾wn b ru dng 蚊避 锐 铛yng ji iyng 蝇揭 碍 荧生字学习Page 7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超声波 避开 敏锐 铃铛苍

2、蝇 揭开 反射 障碍物荧光屏 横七竖八Page 8 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Page 9Page 10 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 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Page 11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Page 12 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Page 13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3、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Page 14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Page 15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课文第4-6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Page 16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填写下列表格)Page 17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第一次试验记录表。试 验 条 件试验情况第一次试验蒙住蝙蝠

4、的_结 果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眼睛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Page 18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二次试验记录表。 试 验 条 件试验情况第二次试验塞住蝙蝠的_结 果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耳朵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Page 19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三次试验记录表。试 验 条 件试验情况第三次试验封住蝙蝠的_结 果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嘴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Pa

5、ge 20 三次试验的结论怎样?继续完成表格。 试验条件试验情况第一次试验蒙住蝙蝠的 眼睛结果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第二次试验塞住蝙蝠的 耳朵结果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试验封住蝙蝠的 嘴结果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试验结论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Page 2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读读第自然段。Page 22“蝙蝠

6、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科学?Page 23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Page 24理解词语:证明证明: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联系上下文找句子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把蝙蝠的耳朵塞上,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

7、停。 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Page 25障碍物 读课文第6小节,动手画画示意图,说说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经过。 它一边 ,一边 。这种声音叫做 ,人的耳朵 ,蝙蝠的耳朵却 。 像 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 ,传到蝙蝠的 里,蝙蝠就立刻 。Page 26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 )里发出( ),遇到( )就反射回来,传到的它( )里,蝙蝠就立刻( )。 嘴超声波障碍物耳朵改变飞行的方向Page 27Page 28Page 29Page 30 蝙 蝠 雷 达嘴 耳朵天线荧光屏障 碍 物障 碍 物 超 声 波 无 线 电 波Page 31读课文第七小节,完成下列填

8、空。 (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 ) ( )。 天线嘴无线电波 超声波荧光屏耳朵 用“因为所以”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Page 32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嘴嘴里发出的超声波耳朵Page 33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1、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2、查字典比较“试验”和“实验”。试验: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检验查看Pa

9、ge 34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看得我们目瞪口呆。试验实验Page 35课外延伸,拓展思维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的设备?Page 36鸟能够在空中飞翔,人类发明了飞机 根据苍蝇的复眼,人类发明了蝇眼透镜Page 37在一只蝇眼里,有3000多只小眼,一双蝇眼就有6000多只小眼。人类制成了“复眼透镜”,也叫“蝇眼透镜”。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复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像来。用这种照相机可以进行邮票印刷的制版工作。从鱼类的鳍,人类

10、发明了桨Page 38Page 39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动物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向同学作介绍。Page 40鱼儿会游泳:发明了潜水艇。鸟在天空飞翔:制造了各种飞行器。蜜蜂造巢窝:各种正六边形的蜂巢结构板材。 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袋鼠:会跳跃的越野汽车贝壳:外壳坚固的坦克Page 41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最小。鲸Page 42Page 43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

11、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在二战期间,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苏联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Page 44“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Page 45 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超音速歼击机突然加速爬升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飞行员身体中的大量血液会从心脏流向双脚,使脑子产生缺血现象。如何

12、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从长颈鹿的身体构造得到启发。长颈鹿的脖子很长,脑子与心脏的距离大约是3米,要使血液能输送到头上,血压相对要高,大约是人体的两倍。但当长颈鹿低头喝水时,血液却没有一股脑地涌向头部。原来是裹在长颈鹿身体表面的一层厚皮起了作用。长颈鹿低头时,厚皮紧紧地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使其不能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依照长颈鹿皮原理设计的抗荷飞行服,飞行员穿上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血压的作用,当飞行加速时,抗荷飞行服还能压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就此而言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一步。长颈鹿Page 46 高山上的云杉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

13、了圆锥形。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顶之上。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到强台风的袭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云杉Page 47 向植物取经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车前草Page 48 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

14、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响尾蛇Page 49建筑上的“薄壳结构”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鸡蛋 萤火虫-人工冷光 动物的爪子-现代起重机的挂钩 螳螂臂,或锯齿草-锯子 龙虾-气味探测仪 鲨鱼-泳衣 鱼-潜水艇 变色龙迷彩服 鲸鱼流线型轮船Page 50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2。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3。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Page 514。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5。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6。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7。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8。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Page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