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202818294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企业文化建设商会(共7篇)第1篇:商会的文化建设 试论商会文化建设 在商会与县域经济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袁正平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态,它始终贯穿在各个领域,诸如旅游有旅游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喝酒有酒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那么。商会作为企业实体经济的联合体,在建设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它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使命。 在我国,商会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商会文化体系。而且,我国的商会发展历史还曾经出现过断层,文化承载缺乏连续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化调整,商会在经济领域的地位愈加明显,社团经济实体的社会功能更加多元化,政府对社团经济的支持和依赖度也逐步增强。因此,如何加强商会建设

2、,提升商会社会地位,发挥商会更大的作用,是目前摆在我们各个商会机构乃至政府机构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加强商会文化体系的构建,打造商会文化平台,使之商会经济更好地服务商会,促进商会良好快速发展,促进商会与社会、与政府的和谐共荣,是我们每个商会管理者需要重视的一个新的课题。 下面,我就商会文化建设的几点心得与大家探讨,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商会文化的定位 1、什么是商会文化 商会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企业文化,但是却比企业文化更广泛,更富有包容性。商会文化一般指商会工作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商会在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商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商会成员

3、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商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中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商会成员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会员意志,规范会员行为,凝聚会员力量,为商会总目标服务。 2、商会文化的意义 商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现代商会越来越重视人在商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会文化,牢牢把握商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使之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商会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对增强商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商会文化的形态 1.商会战略文化 商

4、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商会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应让全体会员尽快了解。发展战略只有得到全体会员的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才能成为全体会员的行动纲领。在商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等载体,借助各种新闻媒体的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好商会发展战略的宣传和落实。通过积极开展商会战略文化建设,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商会的发展方向,激发会员的热情,凝聚更多会员。 2商会人本文化 商会的发展,需要各类不同的人才,人才是商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新形势下,商会同企业一样,需要一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社会管理业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而不是松

5、散型的企业联盟。现代商会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商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在商会内部营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围,增强会员的归属感,激发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会员知识结构的课题也摆在了商会的面前。商会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加强会员之间的多元化联系、交流、学习,使全体会员增强主人翁意识,与商会同呼吸、共成长。要通过对会员进行目标教育,使他们把个人目标同商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参与到商会的各项工作中,只有这样,商会才能真正成为会员企业的主心骨,成为企业的引导者,才能够凝聚广大的企业家进入商会。 3.商会制度文化 商会文化与商会制度之间是相互支撑

6、、相互辅助的关系,制度文化是商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创新、严于落实,建立科学的商会决策机制,制定完善的商会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密,保证商会目标顺利实现。会员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商会建立开放的沟通制度,可以及时了解会员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强化监督,规范管理行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商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4.商会团队文化 商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会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只有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商会才能凝成一股绳,只有团结一心,抱团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商会内部

7、营造有利于商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政府与商会领导、商会领导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之间加强交流与精诚合作,资源共享,促进商会目标顺利实现。同时,要恰当处理商会内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和矛盾,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 5.商会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可以为商会文化注入活力,提升商会文化建设水平。要通过创新商会文化,促进商会不断发展。商会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对商会旧的管理理念等进行创新,让商会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 阶。要创造可以容忍不同思维的环境。如果创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么商会也很难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作为企业联合的民间社团组织,同样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商会应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力

8、,商会文化建设也应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商会要能够引导和促进各会员企业的积极参入市场的竞争。市场竞争形成了新的竞争理念和模式,在商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这种理念和模式,以确保商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商会文化的问题 1、重形式而轻内涵 目前,在中国商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商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商会文化的内涵。 商会文化活动和商会CI形象设计都是商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商会文化是将商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会员,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商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商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会员个人在社会化过程

9、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集体形成的管理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商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商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商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目前很多商会没有做强做大,无法形成合力的关键所在。 2、重精神而轻实践 有些商会会员认为,商会文化就是要塑造商会精神,而与商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商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商会组织发展到今天也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精神因素对商会内部的凝聚力、商

10、会生产效率及商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商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管理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商会的管理理念和商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商会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商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商会管理。 3、忽视创新和个性化 商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商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商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现在许多商会的商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几乎都是相同的模板,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商会的发展历程不同,商会的构成成分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

11、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商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商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管理策略、商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商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 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商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商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四、商会文化的原则 1、一般性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商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团结各会员企业的民间社会团体,是为加强会员企业团结、交流、协作而存在,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商会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商会在从事商会管理的的过程中,必须促进会员企业的经济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12、文化生活的需要。商会进行文化建设应把这作为它的管理思想和宗旨,使之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特征。 2)强化以人为中心。文化以人群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的第一要素。商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商会会员,应该包括商会管理全体中的全体人员。商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商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商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3)切忌形式主义。商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商会或会员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商会文化必须首先从会员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

13、上形成商会精神和商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商会文化,而且是对商会文化概念的歪曲。 4)注重个异性。个异性是商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商会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商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特点,商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商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公众所认可,才能在商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5)不能忽视经济性。商会是一个社团组织,商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商会文化必须为商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商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商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商会文化的各

14、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商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商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商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商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6)继承传统文化精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商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否则商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商会

15、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 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会员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商会的民主管理。中国民族坚持人的平等性,认为“人皆为尧舜”,这正是过去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用于现代商会的文化建设,将为商会会员提供平等竞争、投资发展的机会,务实精神要求人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对此如能发扬光大,必将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商会精神。 2、共同价值原则 作为商会文化核心是商会价值观念的培养,是商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商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等原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商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商会会员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商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会员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商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经过外化认同,最后达到内化的过程。通过某种外部作用(如人生观教育)使商会中的成员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同是受外界影响(如模范人物的感召)而自觉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但对这一观念未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内化不仅是自愿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而且对它的正确性有真正的理解,并按照这一价值观念自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