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2689121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课件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古诗诗三首R三年级级上册 浩瀚长长江从古汹涌奔流至今,潋滟潋滟 西湖依然静静地守候杭州,洞庭山水还还是那般秀美非凡。山水永恒,情感绵绵延。你听,遥远远的古代又响起了诗诗人们们那荡荡气回肠肠的吟唱览山川之美 叹景色之媚断dunu 我会写字词词学习习楚ch至zh孤帆fn饮yn初ch镜jn未wi磨m遥yo银yn盘pn独体结结构上下结结构亦宜u 我会认认yy亦步亦趋趋事宜半包围结围结 构庭tn庭院左右结结构抹m抹杀杀望天门山唐李白走近作者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莲居士,又号“谪谪仙人”,唐代伟伟大的浪漫主义义诗诗人,被后人称为为“诗诗仙”,与杜甫齐齐名,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2、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读读,解句意,知诗诗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中断:从中断开。 波涛汹涌的长长江把天门门山从中间间冲开(成为为东东西两山),碧绿绿的江水浩浩荡荡荡荡 向东东流去,在这这里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观)。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出:高高地耸耸立。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对耸 立,巍峨险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落山的地方飞飞速漂来。二读读,品诗诗味,体诗诗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传神,山断而江开,可见见江水之浩大声势势;下句反过过来着重

3、写夹夹江对对峙的天门门山对对汹涌奔腾腾的楚江的约约束力和反作用。先写景:侧侧重写天门门山的雄奇景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上句写远远望天门门两山所见见的雄姿,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动的山带带上了动态动态 美。下句则则点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边来”的“孤帆一片”,描绘绘出孤帆乘风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门山的情景。 后抒情:以鲜鲜明而壮丽丽的形象,充分展现现了诗诗人开阔阔的胸襟和热热情豪放的性格。本诗诗中,诗诗人用词词十分巧妙,你体会到了吗吗? 人们们大都赞赏赞赏 “两岸青山相对对出”的“出”字,因为为它给给本来静止不动动的山带带上了动态动态 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诗人为为什么会

4、有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门山”,那大概只会产产生“两岸青山相对对立”的静态态感,只有小船行驶驶在江上,远处远处 的天门门山逐渐渐扑进进眼帘的时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对出”的感受才会突出。此外,诗诗中还还有许许多用词词巧妙生动动、意境优优美的地方,如“楚江开”“至此回”“日边边来”等,只要细细心体会就能感受到。诗诗文小结结 这这首诗诗描绘绘的是天门门山夹夹江对对峙,长长江波澜澜壮阔阔而雄奇秀丽丽的景色,表达了诗诗人对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热爱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苏轼走近作者 苏轼苏轼 (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书画家。字子瞻(zhn),号东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

5、川)人。豪放派词词人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一读读,解句意,知诗诗意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潋滟 :波光闪动闪动 的样样子。 空蒙:云雾雾迷茫的样样子。 晴天时时在灿烂灿烂 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艳丽 ,看起来很美;雨天时时,在雨幕的笼笼罩下,西湖周围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显得非常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时代越国的美女。宜:合适。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妆浓 抹都是那么美丽丽多娇娇。二读读,品诗诗味,

6、体诗诗情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这两句分别别写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色都十分美妙动动人。诗诗中对对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丽丽多变变景象,作了形象的描绘绘。“好”“奇”二字,对对西湖美景作了高度概括。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喻 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新颖颖奇妙,别别开生面,西湖是天然美景,西施是绝绝代佳人,天生丽质丽质 是西湖、西子共同的特色,比喻喻贴贴切而自然。本诗诗中,诗诗人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西湖美景的? (1)晴天时时的明朗之美; (2)雨中的空蒙之美; (3)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美丽动丽动 人。诗诗文小结结 这这首诗诗描绘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的不同风

7、风姿,表达了诗诗人热爱热爱 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望洞庭唐刘禹锡锡走近作者 刘禹锡锡 (772842),唐代诗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与柳宗元交好,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白”。他的诗风诗风 格清新,婉转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有刘梦得文集。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一读读,解句意,知诗诗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 未:没有。 秋夜皎洁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净的湖水交相辉辉映,融为为一体;因为为没有风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镜子一样样,没有一丝丝波纹纹。 遥

8、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青螺:青绿绿色的螺。这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在皓月银辉银辉 之下,洞庭山愈显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显清澈,山水浑浑然一体,远远远远 望去如同一个银银白色的盘盘子里放了一颗颗小巧玲珑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爱。二读读,品诗诗味,体诗诗情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比喻喻 后一句用巧妙的比喻喻做了补补充,因为为潭面无风风,波澜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和谐谐。无风风的湖面没有磨拭的铜镜铜镜怎样样理解“两相和”与“镜镜未磨”? “两相和”是指湖光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辉映,相互和谐谐。“和”字用得很精练练,营营造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尘的境界。“镜镜未磨”三个字形象而

9、贴贴切地表现现了千里洞庭风风平浪静的景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想象丰富,银盘银盘 与青螺互相映衬衬,色调调淡雅,相得益彰。比喻喻白银盘银盘月光照射下平静的湖水青螺倒映在湖水中的山影诗诗文小结结 这这首诗诗中,诗诗人选择选择 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把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轻轻 着笔,通过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喻,独具匠心地将洞庭美景再现纸现纸 上。拓展运用饮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苏轼苏轼 关于西湖的名诗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课

10、课后习习题题 指导:先熟读古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背诵。在背诵时要抓住诗中的景物和主要词语,串联背诵。如背诵望天门山一诗,应抓住“天门、楚江开、至此回、青山、出、孤帆、来”等词,联想画面及诗意串联成诗,这样就会背诵了。默写望天门山,要做到字字准确,包括标点符号。重点字词有:中断、开、碧、相对出、孤帆、日边来。有感情地朗读课读课 文,想象诗诗中描绘绘的景色。背 诵课诵课 文。默写望天门门山。结结合注释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话说说 下面诗诗句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对出,孤帆一片日边边来。 示例:楚江两岸,天门山夹江对峙,宛如两道屏障,巍峨耸立,一片孤帆如离弦之箭,像从日边驶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风镜 未磨。 示例:夜色中,洞庭湖上溶溶的月光和淼淼的水色交相融合,湖面风平浪静,仿佛一面尚未磨拭的铜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