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202521206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历史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说课稿 篇1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

2、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 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

3、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 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 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

4、景: 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 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总理衙门的推动 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 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 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 (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

5、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 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历史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新课标的要求 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2、理解: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制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历史,总结历史

6、、运用历史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关键:正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法指导 观察、概括、总结是学法指导的重点。让学生观察、思考后,总结、概括知识,增强对历史学科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温故而“入新”。(回顾第

7、3单元第16课的主要内容) 师:导入新课我采用的是:利用学生对历史图片的感性认识,先展示一组1929-33年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的打击图片,在罗斯福上台,推行新政后,使美国度过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凯恩斯主义又称“看不见的手”。再展示一组二战后各国受到战争重创的情景的图片。思考,在二战结束之后,各国会不会再次陷入到国家的大危机中,而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将进行怎样调整?其结果会怎么样?以此导入新课(此处主要目的在于,在视觉感应上引导学生进入教材) 板书: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二)教授新课:过程: 一、措施(板书) 此过程我主要是设置探究式问题,掌握教材知识,同时

8、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探究一:“看不见的手”还起作用吗? (展示一组美国在二战和战后经济发展的材料以及布什和克里竟选的图片) 说明:“看不见的手”仍在起作用! 因此,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这种“看不见的手”即国家干预经济(此问题设计在于引入教材以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板书) 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我设置了两个简单探究性问题: 探究二:国有化与今天我国的公有制是否一致? 探究三:经济计划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这两个问题主要是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使学生掌握国有化经济、制定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调节的作用,同时利用本次探究,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9、、对比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师:在处理完国家干预经济措施的方式后,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 探究四:国家干预经济的影响? 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那就是“总统论坛”,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展示学生自我能力为主。 首先我给出试题背景:为什么在30年代罗斯福会加强国家干预,在80年代里根会收缩对经济干预,90年代克林顿又有所加强?下面让总统来谈谈其中缘由。选出三位学生分别代表罗斯福、里根、克林顿(课前作业的形式), 第二步,学生可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我在学生演讲后进行补充,总结。 此处环节的

10、设置,不仅起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在课堂、用在课堂” (二)企业经营(板书) 这是政策调整的第二个措施,此处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利用现实现象解决历史现象 1、“人民资本主义” 展示图片-当今股票市场、股票业务的繁荣景象 引导学生: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以及在中国,股市发展是非常红火的,不同人对股票的掌握,如果拿到战后,就是“人民资本主义” 2、“经营者革命” 我采取的方式是以了解白领阶层地位和职责是什么,来了解战后企业经营中的这次革命 此处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由现实走入历史,再从历史走向现实,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使历史更贴近现实。 (三)福利国

11、家政策发展(板书) 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第三个措施,我依旧采取设置探究问题的方式, 探究五:你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情?你认为这是教材所说的福利制度吗?(学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最后,结合教材共同处理(概念、种类、特点、实质、影响) 此处环节的设置,主要目的为: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福利制度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在于教会学生要为他人多做事情,多做好事情。以此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 二、结果(板书) 最后一个内容为总结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经济发展的情况,通过总结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结: 我采取的方法是:解一道材料题,将本节课的知识重新回顾(这种方法既

12、可以对本节课做以简单小结,又可以培养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 我只设计了三道选择题,因为上面小结中的材料题,已起到课堂知识巩固的作用。 课后探究作业: 社会调查: 内容:现代企业经理人员的综合状况。 方式:每10-15人为一组,每人调查至少一名经理,了解他们的工作行业、工作时间、收入、工作经历、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小组讨论后写出综合调查报告。 课后作业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同时是再一次用现实现象理解历史问题。 五、板书设计【略】历史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第一课。本课所讲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

13、转折。从此以后,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本单元的其他课节所讲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民主法制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子目和第三子目分别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情况。第一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通过后两个子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来体现的,而后两个子目又是第一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具体体现。因此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4、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和意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认识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资料,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 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识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涉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区等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