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动物的进化远古的地球远古的地球第九节:动物的进化生命的形成第九节:动物的进化地球与生命第九节:动物的进化地质年代表第九节:动物的进化太古代: 46 31亿年元古代: 15亿年古生代: 寒武纪: 6亿年 奥陶纪: 5亿年 志留纪: 4.4亿年 泥盆纪: 4亿年 石炭纪: 3.5亿年 二叠纪: 2.7亿年中生代: 三叠纪:2.25亿年 侏罗纪: 1.8亿年 白垩纪:1.35亿年新生代: 第三纪 古新世:7000万年 始新世:6000万年 渐新世:4000万年 中新世:2500万年 上新世:1200万年 第四纪 更新世: 300万年 全新世: 1万年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1、原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寒武纪(距今 6亿年) 原始的无头类(海洋、鱼形、两侧对称) 特化 尾索动物:固着生活、趋于退化、具被囊 头索动物:水底生活、具围鳃腔 原始的有头类(前端有脑和感觉器官) 【脊椎动物的祖先】 “棘皮动物说” 1928年 N.Garstang 原始的祖先: 具鳃裂以滤过取食,固着生活的动物“蝌蚪幼体蝌蚪幼体”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2、圆口纲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古生代 奥陶纪(距今 5 5 亿年亿年) 志留纪(距今 4.44.4亿年亿年) 泥盆纪(距今 4 4 亿年亿年) 甲胄鱼化石: 全部绝灭,化石无颌类 (不具上下颌、无偶鳍;具骨甲、单一鼻孔、鳃笼等) 圆口类: 是向着半寄生或寄生生活发展的一支 (与无颌类 甲胄鱼等来自共同祖先)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3、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4.554.55亿年亿年 奥陶纪 “原始的有颌类” 4 4亿年亿年 泥盆纪 棘 鱼 类 盾皮鱼类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4.54.25亿年) 肺鱼类 总鳍鱼类 辐鳍鱼类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3、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泥盆纪:棘鱼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硬骨鱼类 (一)棘鱼类:(志留纪、泥盆纪) 梯棘鱼 与硬骨鱼是近亲(古鳕鱼类) (二)盾皮鱼类(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 节颈鱼类 节颈鱼 扁平鱼类 大瓣鱼 褶齿鱼类 (银鳗) 硬 鲛 类 (鲨鳐) 与软骨鱼是近亲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3、鱼类的起源和进化(三)软骨鱼类 一支(鲨鳐类) 裂口鲨(泥盆纪) 现代鲨类 弓 鲛(泥盆纪) 现代鳐类 另一支(全头类)辐射分支(石炭纪)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3、鱼类的起源和进化(四)硬骨鱼类(棘鱼发展而来) 一支(辐鳍类) 软骨硬鳞类(古鳕鱼) 泥盆纪泥盆纪石炭纪石炭纪三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白垩纪 全骨类 (弓鳍鱼、雀鳝) 三叠纪三叠纪中生代中生代真骨鱼取代真骨鱼取代 真骨类 (现代硬骨鱼类群) 侏罗纪侏罗纪白垩纪白垩纪辐射发展辐射发展 另一支(肉鳍类)总鳍鱼、肺鱼 泥盆纪泥盆纪中生代中生代(大部分绝灭) 第九节:动物的进化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4、两栖类的起源和进化 3.54亿年 泥盆纪 总鳍鱼类(肺呼吸、偶鳍、爬行能力) 腔棘鱼 矛尾鱼 骨鳞鱼 两栖类 3.45亿年 泥盆纪晚期 石炭纪 二叠纪 鱼头类鱼头类(鱼头螈) 坚头类 迷齿类 壳椎类(旁支,绝灭)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4、两栖类的起源和进化 迷齿类:始椎类: (石炭纪: eg 始螈) 原始 块椎类:(二叠纪: eg 蚓螈)(主干) 高峰 全椎类:(三叠纪: eg 布特耐龙) 特化 壳椎类:(缺肢目、 奈克螈目、鳞鲵目) (石炭纪二叠纪) 坚头类: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 古生代 中生代 1、无尾目: 起源于迷齿类的块椎类 无足目、有尾目: 起源于壳椎类 2、两栖动物 可分成:迷齿亚纲、壳椎亚纲 无甲亚纲 (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5、爬行类的起源和进化 1)起源 杯龙类(石炭纪) 绝灭(三叠纪) 坚头类(下二叠纪) (西蒙龙) 2)分类 (1)无孔亚纲(杯龙目*、中龙目*、龟鳖目) (2)调孔亚纲(鳍龙目) (3)上孔亚纲(鱼龙目*)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5、爬行类的起源和进化 (4)有鳞亚纲(始鳄目*、喙头目、有鳞目) (5)初龙亚纲(槽齿目*、翼龙目*、蜥龙目*、鸟龙目*、鳄目) (6)下孔亚纲(盘龙目*、兽孔目*) *:表示化石种类 3)辐射发展 海洋:鳍龙目、鱼龙目(蛇颈龙、鱼龙) 空中:翼龙目(翼龙) 陆地:恐龙类(以蜥龙目、鸟龙目为主) 4)衰退因素(中生代末期) 外因:造山 、植被 内因:食物 、竞争第九节:动物的进化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6、鸟类的起源和进化 1)起源 19世纪,赫胥黎 提出:兽脚类恐龙兽脚类恐龙 侏罗纪(1.5亿年) 始祖鸟 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 过渡性鸟类) 2) 辐射发展 白垩纪:黄昏鸟 新生代:平胸类:鸵鸟、恐鸟、象鸟鸵鸟、恐鸟、象鸟 突胸类:现今鸟类现今鸟类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一、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7、哺乳类的起源和进化1)起源 三叠纪(2.25亿年) 白垩纪白垩纪 辐射发展 兽齿类(兽孔目) 2)适应辐射 侏罗纪侏罗纪(中生代) 三结节齿类 三齿兽类、对齿兽类 绝灭 古兽类 后兽亚纲 原兽亚纲 三叠纪三叠纪(中生代) 多结节齿类 真兽亚纲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二、动物的进化理论1、拉马克学说 19世纪,第一个系统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论 2、达尔文学说 19世纪,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 不同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之间有着共同 的祖先,“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 核心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3、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9世纪,木村资生提出“中性学说中性学说” 分子水平上,生物进化是按一定的速率随机地突变。
4、现代综合进化论 19世纪, 生物进化是在群体中实现在群体中实现的理论,其理论基于突变、基因频率 与遗传平衡 是对达尔文式的进化给予了新的更加精确的解释是对达尔文式的进化给予了新的更加精确的解释!第九节:动物的进化三、动物进化的形式1、进化形式 趋同进化:出现类似的形状 平行进化:出现相似的形状和相似的行为 趋异进化(分子进化)分支出2个或多个支系的进化形式 适应辐射:在短时间内分支成许多支系2、种系发生 也称:系统发育、进化树或种系发生树 现存和曾经生存过的生物类群可以按它们的祖裔亲缘关系相互 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生物进化系统, 表明整个生物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第九节:动物的进化四、物种和物种形成 1、物种 1 1)概念)概念 A、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 B、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 C、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2 2)确定种的依据)确定种的依据 A、形态生理学:以种群形式存在、具明显而稳定的特征 B、遗传学:种内可育、种间隔离 C、地理学:有分布区、具独有的生态属性(生活习性、繁殖习性) 2、物种形成 也称:物种起源,是指物种的分化产生 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原有的物种中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标志 物种形成的机制:基因突变 和 自然选择的假说 重要的作用:地理隔离 和 生殖隔离 1)区域因素:异域型、同域型 和 邻域型 的物种形成 2)速度因素:渐变式 和 暴发式 物种形成复习思考题1、地质年代表的划分和年代?2、脊索动物发生的起源与历史性进化的地质年代? 各类动物进化中典型代表动物的生存年代?3、脊索动物的祖先是什么?4、圆口纲与鱼纲的祖先及其起源?5、两栖类与爬行类的祖先及其起源?6、鸟类与哺乳类的祖先及其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