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说明复习题(附答案)□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 学问分子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战国时期,多政治中心并存的现实,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 复杂而猛烈;代表各阶级、 各阶层、各派政治力气的学者及思想家都妄想依据本阶级、本阶层、本集团的立场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 万事万物作出说明或提出主见;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他 们都思想积极, 勇于建功立业, 而且敢想敢说, 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相互辩难;于是显现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逍遥游》《逍遥游》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是庄子追求的人生最高境域; 在《庄子》作品《逍遥游》中,对其有所描述;逍遥游即所谓 “乘天地之气,御六气之辨,无所待而游无穷的人 ”的肯定自由的境域;庄子的逍遥游,只是心灵的漫游,带有某种神奇颜色,但又并非随心所 欲的主观冥想;这篇文章想象丰富,带有许多寓言故事,有深厚的浪 漫颜色;□ 《九歌》《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楚歌体楚歌是中国古代流行于楚地的一种民歌,一般句式长短不齐,中间、 句尾带 “兮”字,用于唱歌,比较悲凉;战国后期,屈原在 “楚歌”基础上,创作出 “楚辞”这一文体;西汉项羽、刘邦等人亦用楚歌进行创作, 创作出《垓下歌》、《大风歌》等作品,刘彻也有《秋风辞》、《瓠 子歌》;东汉用 “楚歌”创作的文人有张衡的《四愁诗》和梁鸿的《五噫歌》;□ 骚体赋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 它是从楚辞中进展而成的, 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 “怀才不遇 ”的不平, 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服鸟赋》等;□ 散体大赋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 “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 它的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 思想倾向比较空泛, 艺术形式过于简洁僵化; 散体大赋普遍采纳主客问答的形式,作品篇幅庞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从形式上来说,它更像散文,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 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乐府乐府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 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乐府机关的只能一是写词配曲,演习排练,以供应皇帝和有关部门的需要,另一 方面,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 乐府中的作品后来又被称为乐府诗,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乐府 诗在思想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痛楚,如《病妇行》;其二,反映战争徭役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如《十五从军征》;其三,反映青年男女婚姻恋爱方面的问题,如《孔 雀东南飞》;其四,反映社会动乱给文人造成的忧惧漂泊之痛, 如《西门行》;流传至今的大约有六十余篇,主要储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作者为东汉时期已不行考的 一些下层文人;他们或直抒胸臆,或借题发挥,书法的大都是个人的 厉害得失,怀才不遇,以及穷困潦倒的各种忧愤之情;由于这些作品 本无统一名称,但在内容风格上相近,萧统讲这些作品编在一起,题 名为《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 对后代具有很大影响,钟嵘说它 “几乎一字千金 ”,亦被刘勰喻为 “五言之冠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是前人概括出的建安时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呈现宽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抱负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显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心情;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大方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色;□ 永明体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最早显现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此时,声律说 有了突破进展, 诗人自觉地把声律说自觉地运用于诗歌创作, 产生了面目一新的新体诗;这些新体诗自觉地运用 “四声”、防止“八病”,形成了“永明体 ”;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谢朓、沈约、王融;□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 ”是柳宗元在贬官永州期间, 游玩永州山水胜景后所作的八篇游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考试的时候,以上写出三个就可以) ;永州八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神奇动人之处, 画廊式的呈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抒发了作者贬官的郁闷心情; “永州八记 ”在古代山水文学进展有重要位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指感情而言, “沉郁”者, “意”也, “沉郁”是指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的感情内容; “顿挫”者, “法”也, “顿挫”是指感情的力度,深度,浓度,侧重于意和思想,是指感情表达的方式;沉郁与 作品的内容主题有关;顿挫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等表达方 法有关,而两者之间又是统一的;纵观杜甫的作品,思想内容博大精 深、韵味深远;感情境域凝重深沉、愁闷悲壮;表达方式百转千回、 反复咏叹;沉郁顿挫在杜诗中, 有感情和形式两方面的表达; 在感情上,是深厚、悲怆;感伤、郁结的,表达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沉郁顿挫 ”风格形成的缘由与杜甫的经受、思想、美学观点有亲密的联系□ 赋、比、兴赋、比、兴是前人概括出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朱熹说: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 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所谓“赋”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 是直接描画,直接抒情,直接铺叙,如《氓》中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比”是带比如性质的一种手法,如《硕鼠》中用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作比; “兴”是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 “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尚书》《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了从上古到周朝的历史,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虞书》、《夏书》是春秋战国人依据古史传奇编纂而成的;《商书》、《周书》主要是商周两代的官方文献; 《尚书》以记言为主,其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艰涩难懂;《尚书》后被儒家奉为经典;□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 但这一说法并不精确, 现在认为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