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02349309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白朴(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朴,一、 白朴的生平:白朴(1226一一1306以后),初名恒,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 父白华,字文举,号寓斋,金贞祐三年(1215)进士,由省掾历应奉翰林文字,迁枢密院经历,正大七年(1230)任枢密院判官,以干练和辞辩受到金哀宗的器重。白朴出生于金朝首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这时金朝已经处于岌岌殆危的境地,北有蒙古大军压境,南与宋朝长期对峙。,王博文:“京城变,遗山遂挈以北渡,自是不茹荤血,人问其故,曰:“俟见吾亲则如初。尝罹疫,遗山昼夜抱持凡六日,竞于臂上得汗而愈。” (天籁集序) 王博文:“未几,生长见闻,学问博览,然自幼经丧乱,

2、仓皇失母,便有山川满目之叹,逮亡国,恒郁郁不乐,以故放浪形骸,期于适意,中统初开府史公将以所业荐之于朝,再三逊谢,栖迟衡门,视荣利蔑如也。” (天籁集序),元好问对白朴的教育和影响: 元好问赠白朴诗:“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金朝“遗老”王若虚、元好问、李冶斋、曹居 白朴青壮年时期,曾漫游各地。他曾两次到大都,还曾出游顺天(今河北保定一带)、怀州(今河南沁阳)等地。风流子:“花月少年场,嬉游伴,底事不能忘。杨柳送歌,暗分春色,夭桃凝笑,烂赏天香。绮筵上,酒杯金潋滟,诗篇墨淋浪。”这首词是寄给他的朋友王仲常的。王仲常是元好问弟子。,白朴和侯正卿、李文蔚等杂剧作家也有交往。他和艺人和歌妓也多有相

3、识,他曾写词赠给“云和署乐工宋奴伯妇王氏”、 “歌者樊娃”和“乐府宋生”(见天籁集),青楼集中还记载了他赏识“高洁凝重”的著名杂剧演员天然秀。胡祗遹、王恽、卢挚白朴的儿子白镛,官阶至少达正三品,所以,白朴死后得以“赠嘉议大夫,掌礼仪院太卿”(录鬼簿)。白朴徙居南方,可能与他儿子的迁官南方有关。,二、白朴的作品杂剧:十六种,其中绝缨会,赶江江、梁山泊,银筝怨、崔护谒浆、高祖归庄、赚兰亭,斩白蛇、幸月宫、钱塘梦,凤凰船等已经佚失。流红叶、箭射双雕现存曲词残文。今存完整的剧作只有二种:墙头马上和梧桐雨。另传为白作的东墙记疑非白朴原作。此外。清人有白朴作黄鹤楼剧之说,不可信。 散曲:今存小令三十七支、

4、套数四套,分见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等书。此外,他还可能作过写郑生遇龙女故事的大曲薄媚,今已不存。 词:白朴词集天籁集收词104首。,梧桐雨,李杨故事的演变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金代有院本击梧桐元代有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关汉卿、庾天锡,岳伯川也有写李、杨情缘的杂剧,但都已不存。主题思想的两种不同倾向:着重同情和赞颂李、杨爱情的忠贞不渝;侧重讽谕,对李隆基当政后期耽于淫乐、荒废国政提出批评。,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袁枚

5、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洪昇长生殿,主题思想:对于白朴梧桐雨的主题,一向有不同的看法,或认为着重同情和赞颂,或认为意在批评和讽喻,也有认为此剧主题思想在歌颂和批判中显得矛盾和混乱。 通过李、杨故事来抒发一种在美好的东西失去之后无法复得的寂寞和哀伤;一种从极盛到零落的失落感,一种盛衰无法预料和掌握的幻灭感。,古名家杂剧本第一折杨玉环有一段独白:“近日边庭送一番将来,名安禄山,此人猾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圣人赐与妾为义子,出入宫掖,不期此人乘我醉后私通,醒来不敢明言,日久情密,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来,奏准天子,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中怀

6、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内容:楔子:写李隆基对边将安禄山的丧师过失,不仅不予追究,而且封赏加官,这既表现了李隆基的昏庸,也表现他手中掌握着的决定人的荣辱、生死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第一、二折:写长生殿乞巧和舞霓裳的盛大场面,在于渲染李隆基在耳目声色一切物质领域的享受。第三折:马嵬wi坡兵变,是由盛而緩的转折点,显赫、权势、享受都在激变之中突然失去。就在楔子与前三折的基础上,第四折:进入了高潮,李隆基在秋夜雨声中,想念他失去的一切。第四折的二十三支曲子,全部在表现李隆基的内心活动。,王国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四折,角色高力士唐明皇杨贵妃,(高力士

7、上,云)自家高力士是也。自幼供奉内宫,蒙主上抬举,加为六宫提督太监。往年主上悦杨氏容貌,命某取入宫中,宠爱无比,封为贵妃,赐号太真。后来逆胡称兵,伪诛杨国忠为名,逼的主上幸蜀。行致中途,六军不进。右龙武将军陈玄礼奏过,杀了国忠,祸连贵妃。主上无可奈何,只得从之,缢死马嵬驿中。今日贼平无事,主上还国,太子做了皇帝。主上养老,退居西宫,昼夜只是想贵妃娘娘。,今日教某挂起真容,朝夕哭奠。不免收拾停当,在此伺候咱。(正末上,云)寡人自幸蜀还京,太子破了逆贼,即了帝位。寡人退居西宫养老,每日只是思量妃子。教画工画了一轴真容供养着,每日相对,越着烦恼也呵!(做哭科,唱) 【正宫】【端正好】自从幸西川还京兆

8、,甚的是月夜花朝!这半年来白发添多少,怎打叠愁容貌!【幺篇】瘦岩岩不避群臣笑,玉叉儿将画轴高挑。荔枝花果香檀卓,目觑了伤怀抱。(做看真容科,唱) 花朝节: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日为“花朝节”。打叠:收拾,料理。,【滚绣球】险些把我气冲倒,身谩靠,把太真妃放声高叫。叫不应,雨泪濠咷。这待诏,手段高,画的来没半星儿差错。虽然是快染能描,画不出沉香亭畔回鸾舞,花萼楼前上马娇,一段儿妖娆。 【倘秀才】妃子呵,常记得千秋节华清宫宴乐,七夕会长生殿乞巧。誓愿学连理枝比翼鸟,谁想你乘彩凤,返丹霄,命夭! (带云)寡人越看越添伤感,怎生是好!(唱),【呆骨朵】寡人有心待盖一座杨妃庙,争奈无

9、权柄谢位辞朝。则俺这孤辰限难熬,更打着离恨天最高。在生时同衾枕,不能勾死后也同棺椁u 。谁承望马嵬wi坡尘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 (带云)一会儿身子困乏,且下这亭子去闲行一会咱。(唱)【白鹤子】那身离殿宇,信步下亭皋。见杨柳袅翠蓝丝,芙蓉拆胭脂萼。,【幺】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依旧的两般儿点缀上阳宫,他管一灵儿潇洒长安道。【幺】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他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 【幺】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做叹科,云)寡人也怕闲行,不如回去来。(唱) 【倘秀才】本待闲散心追欢取乐,倒惹的感旧恨天荒地老。怏怏归来凤帏悄,甚法儿挨今宵?

10、懊恼! (带云)回到这寝殿中,一弄儿助人愁也。(唱),【芙蓉花】淡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带云)不觉一阵昏迷上来,寡人试睡些儿。(唱) 【伴读书】一会家心焦懆,四壁厢秋虫闹。忽见掀帘西风恶,遥观满地阴云罩。俺这里披衣闷把帏屏靠,业眼难交。,【笑和尚】原来是滴溜溜绕闲阶败叶飘,疏剌剌刷落叶被西风扫,忽鲁鲁风闪得银灯爆。厮琅琅鸣殿铎,扑簌簌动朱箔,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做睡科,唱) 【倘秀才】闷打颏和衣卧倒,软兀剌方才睡着。(旦上,云)妾身贵妃是也。今日殿中设宴,宫娥,请主上赴席咱。(正末唱)忽见青衣走来报,道太真

11、妃将寡人邀,宴乐。(正末见旦科,云)妃子,你在那里来?(旦云)今日长生殿排宴,请主上赴席。(正末云)分付梨园子弟齐备着。(旦下)(正末做惊醒科,云)呀!元来是一梦。分明梦见妃子,却又不见了。(唱),【双鸳鸯】斜軃du翠鸾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映着云屏一半儿娇。好梦将成还惊觉,半襟情湿鲛绡。 【蛮姑儿】懊恼,窨yn约。惊我来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檐前玉马,架上金鸡;是兀那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滚绣球】这雨呵,又不是救旱苗,润枯草,洒开花萼,谁望道秋雨如膏。向青翠条,碧玉梢,碎声儿必刂剥,增百十倍,歇和芭蕉。子管里珠连玉散飘千颗,平白地瀽瓮番盆下一

12、宵,惹的人心焦。,【叨叨令】一会价紧呵,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一会价响呵,似玳筵前几簇笙歌闹;一会价清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一会价猛呵,似绣旗下数面征鼙操。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聒噪。 【倘秀才】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 (带云)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他惊觉了。(唱),【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转回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炒炒。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暗地量度。 (高力士云)

13、主上,这诸样草木,皆有雨声,岂独梧桐?(正末云)你那里知道,我说与你听者。(唱),【三煞】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干,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翩,豆花雨绿叶潇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二煞】(口床chun)(口床)似喷泉瑞兽临双沼,刷刷似食叶春蚕散满箔。乱洒琼阶,水传宫漏;飞上雕檐,酒滴新槽。直下的更残漏断,枕冷衾寒,烛灭香消。可知道夏天不觉,把高凤麦来漂。,【黄钟煞】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半人愁闷搅?前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苍苔,

14、倒墙角。渲湖山,漱石窍,浸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zhn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 陈玄礼拆散鸾凤侣正名 杨贵妃晓日荔枝香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四折的二十三支曲子,全部在表现李隆基的内心活动。前十支曲是写他愁怀、伤感、寂寞的根由:他过去视为寻常的筵宴、管弦均成旧梦;他喜爱的妃子永无相见之 日,他的七夕誓约终于没有履行;他谢位辞朝后连修一座杨妃庙的事情都无力办到。总之是对已经失去的一切美好东西的怀念。从第十一支到二十

15、三支曲是把他的哀愁和凄凉心境作进一步的描绘。尤其是对零落秋日中阴云、败叶、檐间玉马、雨打梧桐等景物的描绘,创造了幽清、阴冷、凄恻的气氛和环境,用来衬托他的心情。,王国维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墙头马上,最早来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诗中写一个女子与钟情的男子私奔 。诗中还写女子在男家住了五、六年,最后被男方家长发现后逐回,是个悲剧结局。,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 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

16、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闇合双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稗史有青梅歌,言室女金英闲步后园,因戏青梅,窥见墙外俊士骑马经过,彼此相顾。女背其亲相从,后又相弃,悔限无及, 作青梅歌以自解内容与该剧略同。 这一题材在宋元时代曾被许多人编为戏曲。 据宋周密武林旧事所录,宋官本杂剧中有裴少俊伊州名目; 据元陶宗仪辍耕录所录,金院本有墙头马(上),又有鸳鸯简等名目,疑也是同一题材。此三种皆为元以前作品,现已佚。 元南戏也有同名作品。,剧情提要:剧写:李千金的父亲李世杰,前任京北留守,因讽谏武则天被谪为洛阳总管。李世杰曾与工部尚书裴行俭议结儿女婚姻,后因李家地位下降,婚事即被搁置。裴行俭子裴少俊,代父到洛阳为朝廷选拣奇花异卉,和买花栽子。一日在洛阳骑马路过李家花园,巧遇李千金在园内赏春,二人在墙头相见,一见钟情。裴少俊称赞李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