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4 • 00037 (通卡)绝密★启用前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课程代码00037)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 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是A. 黑格尔 B.马克思2.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A. 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C. 人的审美存在3. 审美理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A. 情感结构 B.价值取向4. 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A. 生理遗传 B.先天气质C. 柏拉图 D.鲍姆加登B. 人的最基本的精神生产方式D. 人的历史存在C. 生存状态 D.道德修养C.家庭背景 D.社会条件5. “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所描述的形式规律是A;整齐一律 B.节奏韵律 C.对称均衡 D.多样统一6. 在20世纪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审美发生理论是 _A. 游戏说 B.生物本能说 C・巫术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优美是阳刚的人生境界・C.优美是和谐的人生境界B.优美使人感到紧张D.优美使人感到振奋8.《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A.笛卡尔 B.歌德C.莱辛D.康德9,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A.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B.内心突然的荣耀感C.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D.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0.朗吉弩斯认为A.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B.崇高源于人的安全需要C.崇高令人感到愉悦D.崇高令人感到敬畏11.黑格尔在悲剧研究中引入了A.理性思维 B.辩证思维C.抽象思维D.具象思维12.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A.悲剧 B.喜剧C.滑稽D.崇高13.下列美学家中不属于经验主义者的是.A.夏夫兹博里 B.荷加斯C.哈奇生D.奥古斯丁14.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属于A.自然主义 B.科学主义C.解释学D.存在学15.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以香草喻君子,这属于美学理论中的A.畅神说 B.比德说C.模仿说D.再现说16.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A.直观性 B.超越性C.直接功利性D.间接功利性17.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表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感知 B.想象C.情感D.理解18.审美经验中的联想活动不包括.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创造联想19.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这说明审美经验中的理解活动具有•A.非概念性 B.非功利性C.多义性D.超验性20.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意象属于A. 抽象 B.仿象 C.兴象 D.喻象21. 绘画对于生宣熟宣的严格要求,注重的是艺术的A. 意境超验层 B.形式符号层 C.物质实在层 D.意象世界层22. 五四时期的新诗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变革运动,这主要体现的是艺术的A. 道德教育功能C.宗教感化功能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意境是一种形而上的人生境界C.意境与中国人的哲学意识无关24. 黑格尔认为,人类最初的艺术类型是A.象征型艺术 B.古典型艺术25. 荣格把无意识分为A.民族无意识与人类无意识C.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B. 社会干预功能D. 娱乐消遣功能B. 意境是一种形而下的人生境界D.意境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出现了C. 浪漫型艺术 D.具象型艺术B. 个人无意识与个别无意识D. 集体无意识与潜意识26. 提出乐教的作用在于“消融渣滓”的美学家是A.孔子 B.朱熹 C.孟子 D.老子27. 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 B.亚里士多德28. 美育的特点是A.诉诸理性、潜移默化、能动性C. 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29.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A.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C. 美育等于德育C. 德谟克利特 D.柏拉图B. 强制教育、诉诸感性、潜移默化D. 行政命令、诉诸感性、能动性.B. 美育与德育相互冲突D. 美育与德育无关30. 对于“美育是情感教育”这种观点,正确的评价是A・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B. 体现了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C. 对美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做出了正确解释D.对美育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理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31. 关于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的正确说法有A. 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无关 .B. 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有关C. 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D. 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不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E. 审美经验能够间接地满足主体的功利需要32. 按照布洛的“审美距离说”,在审美经验中作用较大的感觉方式有B.听觉D.嗅觉B.娱乐功能D.教育功能A.视觉C. 触觉E. 味觉33. 艺术的非核心功能有A.审美功能C. 认识功能E. 道德功能34. 先秦儒家认为,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A.天人关系的和谐 B.人际关系的和谐C.家国关系的和谐 D.国家关系的和谐E. 人神关系的和谐35. 美育根本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对于这种观点的正确理解有A. 把审美境界看作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B. 把造就审美的人作为美育的最高目的C. 把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D. 恢复了长期以来被遮蔽的美与人生实践的真实关系E. 强调了审美活动与日常活动的不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6. 简要说明美学属于人文学科而不属于社会科学的原因37. 简述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38. 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39. 简述丑成为审美形态的原因40. 简述审美态度在审美呈现中的作用41. 简述理解美育内涵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四、 论述题:本题10分42. 试论审美对象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五、 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43. 根据下面张孝祥的词,谈谈你对“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这一命题的理解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 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 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闻.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 宾客.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绝密★启用前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C2. A3. B4.D5. D6. D7. C8. D9.C10. A11. B12. A13. D14.C15. B16. B17. A18. D19.A20. A21. C22. B23. A24.A25. C26. B27. D28. C29.A30. 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ADE32. AB33. BCDE 34.AB35. ABC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6. (1)研究对象不同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呈现为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人文学科则更多关注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 理想、信念、价值等;(3分)(2)研究方式不同社会科学力求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人文学科则不追求研究 的客观性,往往要求研究者的参与和投入3分)37. (1)色彩是事物各种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2) 线条是构成客体审美条件的一种重要的感性材料3) 形状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4) 音响是人的一种听觉对象,也是客体审美条件的构成要素评分参考】以上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6分38. (1)审美形态的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3分)(2)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3分)39. (1)由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与现实的反感不同,它包含着主体对生存实践的观照和体悟,因而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3分)(2)丑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但从这些不和谐的形式中,仍能让人感受到人生 的意义与价值3分)40. (1)审美态度是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建立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3分)(2)审美态度能够改变主体在日常生活中与对象的分离和对立关系,建立起水乳交 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3分)41. (1)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2分)(2) 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2分)(3) 独特性原则,即美育不同于智育、德育等其他教育方式的本质属性2分)四、 论述题:本题10分42. (1)审美对象尽管并非一种实物而只是一种意象,但都离不开一定的“物”,因而总是具体的、有限的;(2) 审美对象能使人看到更多、更深、更远的东西,因而具有无限性;(3) 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就寄寓在它的有限性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结构之中评分参考】(1)(2) (3)各2分,分析深入、论证充分,酌情加1-4分,共10分五、 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43. (1)此词上景下情,萧疏空阔、清澈空灵的景与怡情山水、孤高自傲的情相互交融,意象生动、富有意境;(2) 读者从鉴赏中能体验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感受,这是他从词中获得的最重要 收获;(3) 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 功能只能是审美评分参考】(1)(2) (3)各3分,分析深入、论证充分,酌情加1-5分,共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