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粑包出大民生政策理论学习党员心得体会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202273471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黄粑包出大民生政策理论学习党员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黄粑包出大民生政策理论学习党员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黄粑包出大民生政策理论学习党员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黄粑包出大民生政策理论学习党员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黄粑包出大民生政策理论学习党员心得体会 2月3日下午,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_,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_同一家人围坐客厅,边聊家常边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亲手用粽叶裹着糯米、黄豆面包好一个黄粑,微笑着说:“我包过大粽子,这么小的没有。很好很好,(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够和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一起包黄粑,这样的场景难以想象。然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中国这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_与百姓一起包黄粑、送去亲切祝福的这一举动,再一次彰显了我们党与群众的鱼水之情。 “包黄粑”折射的是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的工作态度。_在苗族村民赵玉

2、学家,同一家人围坐客厅,边聊家常边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这一幕是那样和谐自然,_没有一丝领导的架子,老百姓也没有一点拘束的感觉,像亲人般的相处,这正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最和谐的关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摆正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主动融入人民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坚持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包黄粑”折射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四川大凉山深处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吉地尔子家的新居里、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家、在陕西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汪

3、显平家、在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赵玉学家,_总是走到群众家中,坐到群众身边,与群众深入交谈,仔细观察群众生活状况,他身体力行地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时代在变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广大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主动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坐一条凳子,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了解人民群众的现状、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从人民群众中汇聚我们干事创业的智慧,把稳我们工作的方向。同时要注意,在网络时代,人民在网络活跃,民意在网络聚集,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从网上察民情、问民意,增强我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深入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犹树断根。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广大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尊重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奉献人民群众,从服务群众中找准我们前行的方向,从人民群众中汇聚起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