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

上传人:zxc****hhs 文档编号:202262675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至17课课时教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0. 日月潭课 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体会日月潭的美丽,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复 备一、词语导入,设疑学文1. 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自读,同桌轮流读,小组开火车读,齐读。)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是描写哪个地方的景色的,其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日月潭的风光。(山清水秀)3出示第 5 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自主质疑:日月潭为什么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二、图文结合,精读感悟1. 出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

2、自主阅读。(1)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把你吸引住了,画出有关语句多读几遍。(2)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内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互相评价,互相提出建议。2组织学生交流,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指导。句子 1:“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1)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句子并谈感受。(2)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体会日月潭周围环境的美。句子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叫月潭。”复备手写(1)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2) 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语谈感受。学生抓住“圆圆的太阳” 和“弯弯的月亮”想象、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独特。3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清晨”和“中午”时日月潭的美。学生朗读第 3、4 自然段中的语句。 (图文对照,感受美景:第3 自然段读得轻一点;第 4 自然段第一句音调稍高,第二句读得舒缓一些。) 三、再读内化,积累语言1. 组织小组间赛读课文。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然后在班上比赛朗读。2引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再次出示“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引导学生选词语进行说话训练。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 组织学生讨论:日月潭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人?你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想?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台湾的名胜古迹。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自由交流,产生对宝岛台湾的热爱和向往

4、之情。4开展以“台湾在我心中”为主题的“争当最佳小导游”的活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手写课题11. 葡萄沟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 18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分、好、干、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学过程复 备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 猜谜语。出示谜语: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在说什么?学生猜谜语。2. 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新疆是

5、个好地方。3. 板书课题:葡萄沟。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 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种葡萄( zh n zh n)葡萄干( n n)好客( h o h o)水分( f n f n)3. 再读课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三、探究课文,感悟思考。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学生默读课文,简单批画,说说自己的看法。1. 填空。() 的枝叶() 的葡萄() 的凉棚() 的老乡() 的葡萄干() 的热空气2. 再读课文,讨论:从哪

6、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3. 学习第 1、2 自然段,抓住重点词汇和句子赏析,感受葡萄沟的风情。4. 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葡萄图案,组织学生做“摘葡萄”游戏,巩固对生字的识记。2出示生字:份、坡、梯、起、客、收、城、市、利。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发现“坡”和“披”的区别,讨论容易写错的地方及其他生字的识记方法。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生字,巡视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导。2. 辨字组词。板书设计11. 葡萄沟份坡梯起客 收城市利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手写课题11. 葡萄沟课 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

7、在葡萄沟旅游一番,让他们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地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2.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文中的句子。3. 运用扮演导游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在感悟和口语交际中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体会葡萄枝叶的茂密,葡萄的多和美, 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从而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教学过程复 备一、图片引入,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的图片。学生观看课件。2让学生欣赏葡萄沟的图片。交流自己欣赏后的感受。3激发学习兴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二、围

8、绕问题,合作探究1. 播放关于葡萄沟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葡萄沟的印象, 初步认识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或段落。3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阅读收获。小组合作学习:分别读读有关句子或段落,说说理由,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评议和补充。4组织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谈阅读感受,适当指导学生概括要点。复备手写5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指导读出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小组合作朗读:每人朗读一个自然段,读后由小组成员评议。三、图文对照,重点品悟1. 出示课文插图二

9、(教材 54 页的图 ),引导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情景。2引导学生边读第2 自然段,边看图,想想自己对哪个词语或句子有了更深的理解。3组织学生交流。(1) 自主交流对有关词句的理解。(2) 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丽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整体读课文,说说最喜欢葡萄沟的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新疆的人、物产、自然风光等。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特产或风景名胜。4布置学生课后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准备在本组语文园地里展示和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

10、思课后反思手写课题语文园地四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 7 个生字,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识字。2. 学会正确运用字词,在句子中理解词语意思。3. 会写留言条,根据不同情况写留言条。4. 积累词语、句子。5. 阅读我爱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课前准备课件教学重难点认识 7 个生字,掌握在句子中理解词义的方法,学会写留言条,丰富词语和句子积累。教学过程复 备一、识字加油站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从哪些地方学习识字?2. 课件出示一张火车票,询问学生有哪些不认识的字。3. 指导学生学习火车票上的生字,解释生字、词的意思。4. 展示其他学习识字的途径,如食品包装袋等。二、字词句

11、运用1. 这些事物像什么?(1)显示词语和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这些事物像什么?(2)小组交流讨论,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3)再选择一样其他的事物,说说它像什么。2. 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1)老师朗读句子,指导生字,教读拼音。(2)学生朗读句子, 小组讨论, 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词语,交流看法。(3)老师给出词语的解释,传授方法。(4)朗读句子,体会语气。复备手写三、写话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2. 展示留言条范例,说明留言条的规范要求。3. 练习写留言条,自主选择一种情况写留言条,提醒注意格式规范。4. 展示几个学生写的留言条,全班交流,做出评价,强调重

12、点。四、我的发现1. 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2. 总结这些词语的特点,再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五、日积月累1. 借助拼音朗读句子,发现这些句子的共同特点,展示提到的景点的图片,感受祖国的秀丽风光。2. 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句意,选一个代表发言。3. 请说说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说明理由。六、我爱阅读1. 话题引入,导入新课。2. 自由读文章,思考文章主要在说什么。3. 描述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的家乡各是什么样子。4. 画出自己的家乡,全班交流、评价。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留言条: 1. 先写是留给谁的。2. 再写有什么事。 3.最后写自己的名

13、字和时间。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手写课题12. 坐井观天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重点: 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复 备一、情境导入,提示课题1. 播放“坐井观天”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视频讲的是“坐井观天”的故事。 )2板书课文题目,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 引导学生同桌合作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情况。

14、相机用课件出示生词: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大话、弄错、无边无际、抬头。开火车读词语,交流自己所圈画的生字词,并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识记生字“井、观、沿、答、渴、喝、话、弄、错、际、哪、抬”。三、讨论交流,感知内容1. 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知道的内容,并归纳整理,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四、指导书写1. 课件依次出示“观”“渴” “喝” “际”这四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思考: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注意什么?指导学生写好这几个字。1. 解 释 带 点字的意思。坐井观天:2. 查

15、 字 典 填空。“际”的字义有: 交际或靠边的地方;时候;当,适逢其时;彼此之间。 “无边无际”中的“际”应选第 () 解释。“无边无际”的意思是2指导学生书写剩余的四个生字“井” “答” “沿” “话” 。重点提示“沿”的笔顺规则。 “沿”要注意第五笔是横折弯;“井”是独体字,第三笔是竖撇; “答”的撇捺要写得舒展。板书设计12. 坐井观天井 观 沿 答 渴 喝 话 弄 错际 哪抬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手写课题12. 坐井观天课 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井” “青蛙” “小鸟”板贴

16、画。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并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教学过程复 备一、复习导入,板贴情景。1. 复习导入: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2. 板贴“井”“青蛙”“小鸟”。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1.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2. 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1)自读对话。(2)指名读,师生评读。(3)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同桌合作读对话,相互交流从对话中读懂的内容。(第一次,小鸟在天上飞了一百多里;第二次,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第三次,青蛙认为自己不会弄错,小鸟让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3. 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重点指导体会第三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的“笑”各有什么含义。(重点体会第三次对话中青蛙的“笑”:骄傲的、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又好气又好笑,无奈的笑。)三、同桌合作,演读故事。1. 课件出示演读要求:(1)要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1. 选择 正确的选项。第 4、5 自然段写的是 青蛙和小鸟的() 。A.第一次对话B.第二次对话C.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