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

上传人:zxc****hhs 文档编号:202262645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全章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案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事一元一次方程。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重点 :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难点 :找等关系列方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先自学课本7881 页内容,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一.导学1.书中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应怎样列算式:2.含 X 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王家庄距青山千米,王家庄距秀水千米。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小时,王家庄到秀水小时。3 车从王家庄到青山的速度为千米/小时,从王家庄到秀水的速度为千米/小时。4.车匀速行驶,可列方程为:5.什么是方程?6.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合作探究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方程: (1)5x+3y-6x=7 (2)4x-7 (3)5x 3 (4)6x2+x-2=0 (5)1+2=3 (6) -x5-m=11 2.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要说明理由. (1)9x=2 (2)x+2y=0 (3)x2-1=0 (4) x=0 (5) x3=2 (6) ax=b(a、b 是常数 ) 3.(1)已知 2xm+1 +3=7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2)已知关于x 的方程 mxn-1+2=5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n= . 4、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的 5 倍加上 3,等于该数

3、的7 倍减去 5;(2)某数的 3 倍减去 9,等于该数的三分之二加6;(3)某数的 8 倍比该数的5 倍大 12;(4)某数的一半加上4,比该数的3倍小 21. ( 5)某班有x 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 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票量比要求数多了15 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三、学习小结四、作业习题 3.1 第 1、5 题。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2 等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难点: 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使用要求: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讨论

4、交流。一、自主学习1 、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两条?2、 ( 1)从 3x+2=3y-2 中,能不能得到x=y,为什么?( 2)从 ax=aby 中,能不能得到x=by,为什么?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2=5 (2)x32=6 (3)3x=x+6 (4)31x-5=4 二、合作探究1、练习 P84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2、某班有男生25 人,比女生的2 倍少 15 人,这个班有女生多少人?3、把 1200 克洗衣粉分别装入5 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中,除一瓶还差75 克外,其余 4 瓶都装满了。每个瓶子可以装多少洗衣粉?4、甲乙二人同时由A 地步行去 B 地.甲每小时走5

5、千米, 乙每小时走3 千米 .当甲到达 B 地时,乙距 B 地还有 6千米 .甲走了几小时?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三、能力提升已知 2x2+3x=5, 求代数式 -4x2-6x+6 的值【提示】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并将2x2+3x 整体变成 -4x2-6x 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小组小结作业 :习题 3.1 第 4、10、 11 题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 1 课时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2.掌握合并同类项解“ ax+bx=c ”

6、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别解得合理性 . 3.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重点 :1 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 ax+bx=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 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使用说明: 1.阅读课本P88 89 2.限时 20 分钟完成本导学案。然后小组讨论。一、导学书中 88 页问题 1:(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设未知数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 .则去年购买计算机_台,今年购买计算机_台. 找相等关系 :_ 列

7、方程 :_ (2)怎样解这个方程?x+2x+4x=140 合并同类项,得_x=140 系数化为1,得x=_ (3)本题还有不同的未知数的设法吗?试试看一、合作探究1、解方程7x-2.5x+3x-1.5x=-154-6 3 2、练习:解下列方程:(1)23x-5x=9 (2)-3x+0.5x=10 (3)0.28y-0.13y=3 (4)7232xx3、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 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 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多少岁?二、总结反思小组讨论:本节课你学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三、作业 :课本 P93 习题 3.2 第 1、4 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一元一次方程3.2

8、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 2 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 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使用要求: 1.自学 P89-91 中的内容。2.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交流、展示. 一、导学1.解下列方程:(1)x+3x-2x=4 (2)3x-4x=-25-20 2.阅读课本89 页上的问题2,分析:(1)设这个班有

9、x 名学生,每人分3 本,共分出 _本,加上剩余的20 本,这批书共 _本. (2)每人分4 本,需要 _本,减去缺的25 本,这批书共 _本. (3)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1)思考:方程 3x+20=4x-25 的两边都含有x 的项(3x 与 4x) 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 (20 与-25) ,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2)利用等式的性质1,得3x-4x=-25-20 上面方程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 变为 _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 变为 _移到左边.把某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有什么变化?(3)什么叫

10、做移项?移项的根据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1)解方程3x+7=32-2x ( 2)7x+1.37=15x-0.23 解: (1)移项,得_ 合并同类项,得_ 系数化为1,得_. (温馨提示: 移项要变号 ) 2.用汽车若干辆装运货物一批,每辆汽车装3.5 吨货物, 这批货物就有2 吨不能运走; 每辆汽车装 4 吨货物,那么装完这批货物后,还可以装其他货物1 吨,问汽车有多少辆?货物有多少吨?3.课本 91 页,练习三、小组小结四、作业 :习题 3.2 第 3、7、9 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第 1课时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 :1通过

11、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快捷;2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别解的和理性。学习重点 :1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 2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括号前是“ ” 号的问题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括号前是 “ ” 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学习要求 : 1阅读课本P96P97; 2尝试完成课本P97 的练习题;3限时 20 分钟完成本导学案(独立或合作完成);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5组长根据组员完成情况作出等级评价。(A、B、C、D)一、自主学习:1解方程: 10y 512

12、y73y 你会吗?请试一试.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做一做:去括号,( 1) x (y z) _ . (2) a (b c) _ 3(2ab 3c) _ 3阅读 P96 的问题 . (1) 完成书上的填空;(2) 请写出题中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_(3) 怎样所列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呢?(见书上)4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提 示 : 方 法1 设 下 半 年 每 月 平 均 用 电 量x度 , 则 列 方 程 为 :_, 并解出来 . 方法2 设这个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度,则每两个月的平均用电量是_,或者表示为_,于是列出方程:_ 会解吗?做一做.

13、【 结论 :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化简。】(括号前面是“ ” ,把加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 ” 号,把“ ” 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二、合作探究:1解方程(1)4x3(20 x) 6x 7(9x) (2) 3(23x) 33(2x 3) 3 5 注意:不要漏乘括号内的任何一项; 若括号前的 “ ” ,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2完成 P97 的练习(1) 4x3(2x3) 12(x4);(2) 6(12x4) 2x7(13x1)。3若式子123(9 y)与式子5(y 4)的值相等,则y_。4父亲今年32 岁,儿子今年5 岁,

14、 _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 倍。5学校团委组织65 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 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 8 块,总共搬了400 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6一旅游团有40 人,他们去划船游湖,一共租了8 条小船,其中有可做4 人的小船和可坐 6 人的小船,这40 名游客刚好坐满8 条小船,问这两种小船各租了几条?三、学习小结: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哪些问题?(互相交流一下)四、课后作业:1P102习题 3.3 第 1、2 题2解方程3x23(x1) 2(x 2) 3(18x)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导学案3.3 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 去括

15、号与去分母第 2 课时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 1. 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学习重点 : 弄清题意,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 :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学习要求 :1. 阅读教材P97-P98 的例 2、例 3;2. 限时 25 分钟完成本导学案(独立或合作);3. 课前在组内交流展示。4组长根据组员的完成情况进行等级评价。一、自主学习:1.解方程:( 1)x4x3(x2)5=12 ;(2) 8(3x 1)9(5x11)=2(2x7)30 2.阅读教材例2

16、,并完成下列填空:(1)一般情况下,可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即:顺水速度_顺水时间 =逆水速度 _逆水时间 . (2)顺水速度 =_ , 逆水速度 =_. (3)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顺流速度为_ ,逆流速度为 _ ,顺流航行的路程为_ ,逆流航行路程为_ ,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可列方程为:_ , 解出并作答。反思 :若要求出甲、乙两码头的路程,又如何解?提示 : ( 1) 可间接设未知数的方法;想一想:该怎样设?(2) 可直接设未知数的方法.即:设甲、乙两码头的路程为x 千米,则顺水速度为 _ , 逆 水 速 度 为 _ , 静 水 速 度 为 _ , 或 表 示 为_ , 从而列出方程为_ ,并解出来。3.教材例 3.生产调度问题。(1) 如果设 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_名工人生产螺母;(2) 为了使每天的产品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恰好是螺钉数量的_ . 解:见 P98,认真阅读。(3) 还可以怎样设未知数?你不妨试一试。二、合作探究:1. 对于方程7(3x)5(x3)8 .去括号正确的是()A 21x5x158 B 21 7x5x15 8 C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