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zxc****hhs 文档编号:202262621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语文园地四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借助穷人中人物形象理解,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2. 懂得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并积累古诗回乡偶书。3. 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乐于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课前准备课件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在情节中体会人物形象, 懂得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复 备一、交流平台1.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以穷人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展开交流。(1)语言描写: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 ,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语言描写体现

2、了桑娜和渔夫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2)动作描写: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动作自然贴切 ,表现了桑娜的细心、善良。) (3)心理描写: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细致地刻画了桑娜此时矛盾、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明生活确实艰难。 )(4)环境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3、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屋内外环境形成对比 ,从侧面反映了桑娜的勤劳、能干。)3.根据老师出示的语段,交流这些描写方法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二、词句段运用1.看课件,关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特别喜欢哪个情节?2.文段中有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3.哪个情节写得生动传神?4.学习课文节选的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出示文段: (1)引导学生读出桑娜害怕、矛盾、紧张、自责、忧虑、决断的复杂心理,以及“我”紧张、担心、期待、难受的心理。(2)请学生写一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3)把自己的心理描写读给家长听,请家长提出修。三、初读诗歌,了解内容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诗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理解古诗大意。4.学生交流。二、理解诗意 ,情感升华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 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1)贺知章这么老了,为什么要回到家乡呢?(2)贺知章在回乡的路上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3)深入理解,体会贺知章回乡的心情。(4)小结:看来,贺知章回乡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你理解他了吗?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人物形象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小说情节环境描写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