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上传人:吹****风 文档编号:202161883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现状及其对策探析摘 要:拖延习惯出于自愿的、经常的、无可避免的去推迟、拖拉、推后显性或隐性的活动,直到该项活动发展至最后期限,才着手准备并紧罗密鼓的实施。严重者则会推延至该项活动应完成时间的后三天甚至是更多的时间。全文将从当代高职生特征及时代背景的角度来分析高职生存在拖延习惯的表现形式,从而根据其表现形式来探析改善对策。Abstract:Procrastination habit of voluntary, often, inevitable to delay, drag, delay, explicit or implicit activities until the ac

2、tivity to the deadline, to prepa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ight romy drum. Severe cases will be postponed to the activity should be completed after three days of time even more time. Full text will b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features and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

3、nalyzes the 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delay in habits, thus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its form of expression.关键词:高职生 拖延习惯 表现形式 对策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crastination habit form countermeasures拖延一词由美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1942年提出,时代变迁,不被人们“刨根问底”的拖延,终究逃不开人类的“魔爪”

4、。直到近二十年,由于拖延肆意膨胀,这才引起各领域学者的密切关注。根据卡尔加里大学商业教授皮尔斯斯蒂尔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表明:“80%-95%的大学生存在拖延习惯,大概75%的人认为自己是拖延症者,而50%的人认为自己维持拖延给生活造成了很多问题和困扰。” 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 爱德华霍尔比比皆是的数据足以说明,人们对拖延习惯的关注好比一位经济学者关注“市场”的敏锐程度。拖延习惯出于自愿的、经常的、无可避免的去推迟、拖拉、推后外显或隐性的活动,直到该项活动发展至最后期限,才着手准备并紧罗密鼓的实施。严重者则会推延至该项活动应完成时间的后三天甚至是更多的时间。下文将从当

5、代高职生特征及时代背景的角度来分析高职生存在拖延习惯的表现形式,从而根据其表现形式来探析改善对策。一、当代高职生存在拖延习惯的时代因素拖延习惯是在当代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处事之态。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包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2013年全国接受着专科教育也就是职业教育的学生有1467.87万余人,占当时全国高等教育总人数的36.65%。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这样一组宏观的数据,显现出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一大批当代中国的青年学子。他们相比其他教育领域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一)当代高职生的特征当代高职生是接受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但在全国高考中分数较低,或各类科目

6、成绩层次不齐,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组成。当代高职生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他们学习兴趣低、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自卑心理重、组织纪律性差,对于职业教育认识浅薄,对人生规划模糊,对未来发展消极。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则被定义为成绩差、素质低的群体,但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着一大自觉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在校期间深度钻研职业技能。能吃苦、定位明确、脚踏实地也是当代高职生的代名词。(二)当代高职生存在拖延习惯的时代因素 当代高职生处在高速发展的大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竞争越发激烈。这个时代赋予了青年学子特有的共性:思维活跃、接受事务能力强但三心二意、意志力差、功利心重。 对当代高职生而言,社会是唾手可及的,职

7、业是随意塑型的。职业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既面临着大发展也面临着大挑战,而作为当代高职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面对近在咫尺的社会。结合高职生存在的特性及自身的主观因素与大环境的客观因素相结合,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倦怠、对困难任务的厌恶、对价值轻重的比较,从而产生了不断回避、不断拖延的习惯。拖延习惯的产生离不开自身主体因素的作祟,但也不可忽视,这个客观不易改变的大时代赋予了“拖延”肆意蔓延的培育空间。在这个营养的空间里,高职生的拖延习惯不被察觉的成熟发展,逐渐其地位越发牢固、影响越发恶劣,继而根深蒂固并在多个方面显现无疑,范围之广不可小视。二、当代高职生拖延习惯的表现形式当代

8、高职生根深蒂固的拖延习惯不仅仅在学业上表现出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其踪迹。(一)学业拖延高职生的学业拖延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因高职生的特殊性,学业拖延现象就更加严重。高职生学业拖延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难度较大、集中注意力能力差。当代高职生的学业拖延主要表现为:1、 迟到 根据学院有关教学统计报表显示,正常大一学生每天上课迟到人数占班级总人数近50%,上课铃响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学生到达教室。学生迟到的时间跨度较大,从性别上区分:女生迟到时间较短,男生迟到时间较长,从学习成绩上区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迟到时间较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迟到时间较长。这样的迟到现象直接导致课堂上

9、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都降低。面对随堂考、期末考这样散漫的习惯继续“发扬”,迟到的现象不绝于缕。从而折射出学生通过时间上的推移来“表现”对学业的拖延习惯 2、拖拉 从一学期教师布置的作业、论文、实验等与学业相关的任务完成情况中发现,各班级显示出有近42%的学生是班干提示下才开始行动并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23%的学生能自觉的完成学业任务并能提前上交,而剩下35%的学生则是在学业任务截止时间的前一天甚至是前几个小时才开始行动,并不缓不慢的实施,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进而拖延至第二天或是更长的时间。当然也存在直接不理会不上交学业任务的学生。根据班级大多数学生反应:大学与中学不同,大学的学习任务

10、轻、课余活动多、学习自主性强,对于作业等相关的学业任务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认为这样的“拖延习惯”既高效又不耽误业余活动。(二)生活拖延高职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自主学习更是自主生活,由于高职生大体都存在自我控制能力和生活应变能力差,对完全由自己掌控的生活出现了混乱和随意的相互搭配。高职生在除学习之外的生活中拖延习惯表现在“懒惰”上,“衣服明天再洗”、“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不按时就餐”、“宿舍卫生差”等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对生活细节不关注,对生活习惯不讲究,生活将就而行,任何事情都在“等一会”。学生在生活中的拖延习惯与学业拖延相融合,蔓延在每一件可以“等一会”的

11、活动中。 (三)就业拖延市场经济发展的迅速,让在温室里生长的花朵们无可适从。高职生在学校内以学职业技能为前提开启大学生活,却只有小部分人真的在为未来职业做准备,一大批因主观、客观等原因的高职生游离在“职业”的外围,将一贯的拖延习惯直接延续到就业领域。高职生从大二就陆续开始顶岗实习,当学生们纷纷开始自己的工作时,学业拖延在这个时候无疑换了一种表现形式,以工作拖延展现出来。三、当代高职生应对拖延习惯的对策探析根据当代高职生的特性和当代高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赋予了高职生积极或被动、自信或消极、热情或善变的性格特点,而拖延习惯正是在高职生众多习惯中隐藏并扎根生长着。当代高职生是否真的意识到拖延习惯对学

12、业、生活、就业带来的巨大弊端,需要更加系统的调研与分析才能得出,但对于当代高职生来说,提高自身能力、开拓自己眼界、创造美好未来,是所有高职生所期盼的。而改善拖延习惯是直接辅助个人成长、成就美好未来的有效前提。(一)开拓眼界、立足长远拖延习惯的存在不单单由其主观及客观因素造成,对于人类个体来说,由于生活习惯的日积月累逐渐形成惰性及逃避型习惯也属正常,而如不得反思、不得认识、不得改进,那么生活模式只会越来越糟,生活的发展轨迹也只会逐渐偏离,人们自我控制生活的能力也只会越来越弱。虽说如此,但人类向往不断发展、向往不断进取、向往不断开拓的精神信念,不会因为某一习惯的作祟而摇摆不定。拖延习惯正如一剂长效

13、的毒药,正慢慢侵蚀着当代高职生的方方面面。而当代高职生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无论自己所处怎样的环境,都能立足长远。视未来为努力奋斗的目标,以清晰明了的态度看待自己美好的未来,用坚定的信念成就美好的明天。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时刻把握细节,在或平淡或激烈的节凑中把握人生方向。(二)坚定信念、自我把握 充分认识自己人生的方向,是当代高职生赶走拖延习惯的一大法宝,而人生方向的确认容易,坚持却难。习惯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改变一个习惯更不可能一天就颠覆,那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滴水穿石的魄力,在信念面前把握自我,在理想面前把握现在。当代大多数高职生认为自己的未来渺茫,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对学业不自信、对未

14、来不自信、对职业更不自信。久而久之,导致提前的自我放弃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情况越来越多。而这样的自我放弃只因为自我认识不充分、自我把握不及时所导致,当代高职生想要在高职期间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就必须客观认识拖延习惯所造成的极大弊端,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找准方向以坚克难。(三)操控时间、强化管理所说找准定位、坚定方向实属宏观概念的大道理,可对于拖延习惯不下狠料,定是难以克服,针对高职生学习、生活、求职特点,只有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才是改变拖延习惯的强心剂。既然是管理,那必须是实实在在能够制约主体的规定。克服拖延习惯,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观念”,时间观念强不强关系到多制定管理制度是否有可行性的评判标准

15、。从拖延习惯的表现形式下手,针对高职生拖延习惯的表现形式,制定以“时间都去哪了”为主题的管理模式,让学生的时间观念从模糊到清晰、从意识淡薄到认识深刻、从无所谓不在乎到不敢失去。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高职生的教育中需要借助辅导员(班主任)的力量,需要所在的辅导员(班主任)充分认识到,高职生存在的拖延习惯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阻力,因此,辅导员(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从改善学生时间观念的理解到时间意识的加强再到拖延习惯的改善。以徐徐渐进的方式彻底改变高职生存在的拖延习惯。总之,了解了当代高职生的特性,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白了拖延习惯存在是主观、客观因素相结合所导致,简单制约和管理主体本身是治本的体现,而让当代高职生逐渐适应时代发展、适应角色定位、适应不断前行的节奏,结合针对当代高职生改善拖延习惯的有关对策,达到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成果。参考文献:1、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 (Jane B.Burka)、莱诺拉袁 (Lenora M.Yuen)、蒋永强、 陆正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22、把时间当做朋友 李笑来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103、对生命说是 Anando 珠海出版社 2009-1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