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02031403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四章育珠蚌的养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4 育珠蚌的养殖1.育珠蚌的养殖2.珍珠的采收、加工和综合利用3.河蚌的人工繁殖1 育珠蚌的养殖一、水域类型及养殖水域的适宜条件二、育珠水域的改良一、水域类型1. 湖泊q贫营养型:不太适合育珠q腐殖质营养型,偏酸,生物少,不适育珠q中、富营养型n草型-不适合育珠n藻型-最适合育珠2. 半内塘u指河流断流或改道后形成的死水河,一头断流,一头能流u周围农田排水等流入有机肥而富营养u水流缓,氧气充足,水质肥而爽3. 池塘:水肥,管理易控制,但由于水不流动,水质较混浊(适宜养褶纹冠蚌)4. 水库:介于湖泊和河流之间,水质一般比较瘦,可以利用水库库汊进行养殖养殖水域的适宜条件u阳光充足,水深

2、2 m左右,水源充足,水质肥爽无污染,很少泥沙悬浮物,生长季节SD=30 cm左右的微流水环境u营养元素:丰富的Ca (含量在10 mg/L以上);含其他矿物质,硬度较高;pH中性偏碱;氨氮含量合适;亚硝酸盐含量0.010.1 mg/L二、育珠水域的改良1. 晒塘:淤泥氧化,促使P等营养元素的释放;提高水体缓冲性能2. 清塘:施生石灰,使pH上升(偏碱),提高CO2储量,澄清水质三、育珠蚌的养殖方式1. 吊养2. 鱼珠混养3. 放养密度1. 吊养u串吊(或单吊):翼(冠)部钻孔,穿尼龙绳q串吊:最多3只,间距15 cm左右;绳吊于竹架上,绳间距50 cm左右;第一只蚌离水面30 cm左右,最下

3、一只不要触泥(最好在水面以下50 cm左右)q单吊:串间距1525 cm,深度30 cm左右u笼吊:装于网笼qPA网笼:直径40 cm装10只,单层网夹装5只左右;笼间距约70 cmqPE方形网笼:笼边长2530 cm,高56 cm,主要养殖12龄蚌,以后转入网夹继续养殖;养殖时吊于水面以下30 cm左右;笼间距约1.5 m,排间距约80100 cm2. 鱼珠混养u忌混养鲢、罗非鱼。虾蟹不能混养,鲤少养;在仔蚌饲养时,鲤、青鱼不能混养q套养一定数量的白鲢,可以适当控制水的肥度,一般每亩套养5080尾白鲢,15尾花鲢u主要混养:鳙、草、团头鲂、鲫q鲫可利用塘底部的有机质,翻动底泥,促进有机质分解

4、;从底部翻出的有机质也可作为蚌的饵料q鱼种混养:对新池而言,可以防青苔3. 放养密度u敞水水体q肥500800只/亩q瘦少于300只/亩u微流水水体q8001000只/亩u池塘q500700只/亩四、养殖管理u施肥u调节吊养水层u水质监控1. 施肥u培肥水质:手术蚌-要求水质较清新u定期泼洒生石灰-1015 Kg/亩,间隔1520天泼洒1次u微肥-施用Cu、Mg、Si、Mn、Mo等微肥,23次/年2. 调节吊养水层u最适养殖水层q春、秋季2030 cm(池塘)/(5070 cm,大水面)q夏季3050 cm(池塘)q冬季1 m以下或池底3. 水质监控一、采收季节u季节:冬季、早春(12月次年2

5、月),光泽最好分泌速度慢 u采收方法q杀蚌采珠q活蚌采珠二、采收后的加工u包括洗涤、选珠、穿孔、漂白、增白、染色、抛光和分档串链等洗涤u药用珍珠q肥皂水50肥皂水反复洗涤2次,清水清净q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中浸515分钟以除去粘液和珍珠囊等,清水洗净u装饰用珠q0.150.20%十二醇硫酸钠浸10小时,反复搅拌,清水洗净q23%双氧水短时间浸洗,污物去除后用清水洗净q0.1N、5060的盐酸洗涤,后用氨水中和,清水洗净u选珠:形状、大小(过筛)、珍珠层厚度(海水珠)、色泽u穿孔(用打孔机)q便于穿线q易于溶剂进入q改善某些缺点(在有斑点的位置打孔)u漂白:利用漂白液将含有杂质和污物的珍珠洗净(漂白

6、液配方参有关资料)q具体步骤:丙酮脱脂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脱水加漂白液反复漂洗直至漂白为止(约24 h换液一次)u增白:进一步提高其洁白度q水洗干燥脱水加增白剂(重复23次)u染色:通过染色,使颜色均匀q染料:罗丹明、结晶品红、碱性藏红和金胺等u抛光:增加珍珠光泽珍珠放入抛光机,用熟羊皮和珍珠一起搅动u分档q大小q光泽 u串链三、育珠蚌的综合利用u蚌肉1. 饲料(食用);2. 提取药剂 u蚌壳1. 制核(三角帆蚌); 2. 珍珠层粉;3. 纽扣(三角帆蚌); 4. 珍珠层贝雕;5. 贝壳粉饲料(矿物源)3. 河蚌的人工繁殖一、生殖习性二、人工育苗一、 生殖习性1. 性比u多数为雌雄异体,雌雄比近

7、1:12. 繁殖习性u不等完全卵裂,受精卵在外鳃瓣完成卵裂,发育为成熟钩介幼虫后通过排水孔排出体外,因此,外鳃瓣亦称“育儿囊”繁殖期u长江流域的中、下游q三角帆蚌:4月中、下旬开始成熟,57月为产卵季节,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繁殖盛期;产卵水温1830 ,最适2025 1. 采苗鱼的选择u体长约10 cm的鳙鱼和约15 cm的黄颡鱼最好2. 钩介幼虫成熟度的鉴别u肉眼观察qA、打开蚌,观察外鳃颜色,钩介幼虫破膜时,三角帆蚌的外鳃呈橙黄色、紫色或棕色qB、用创口针刺入外鳃,能带出一条连续的细丝,表明钩介幼虫已破膜,成熟度好u显微镜观察:镜检,钩介幼虫大部分或全部破膜,两壳启闭有力,足丝互相粘连,则

8、成熟二、人工育苗3. 人工采苗方法u静水采苗法(效果最好):采苗桶或木盆等容器加入新鲜水备用u钩介幼虫排出后,立即放入采苗鱼,并适当搅动水u采苗时间长短与温度和钩介幼虫密度有关:温度高,则短;温度低则长;密度大则短,小则长。一般为1520 minu流水采苗法:大面盆,内放23只母蚌,同时放入10 cm左右的鳙鱼100尾;罩上网布,上面不断喷水,经一夜即可。此法采苗鱼成活率高,但由于水的流动,钩介幼虫流失较多u网箱采苗法:适于水面广的地方;网箱规格120*80*60 cm,围上PE网片;每箱吊1030只成熟母蚌,放10 cm左右的鳙鱼500800尾;采苗时间约23 h4. 稚蚌的采集u流水池采集

9、:放养密度为鳙鱼200 尾/m2或1520 cm的黄颡鱼3050 尾/ m2q采苗鱼管理:鱼池要保持流水不断,前期要慢,后期要快。及时排除池底的淤泥q采集密度:控制在23 万只/ m2q经30天培养,壳长达0.40.7 cm的稚蚌要分稀培养,放养11.5 万只/m2u网箱采集:箱底铺一层塑料薄膜,其上再铺泥1 cm。网箱最好置于有流水的水体,放养密度鳙鱼150 尾/ m2;1520 cm的黄颡鱼3040 尾/ m2;经常刷洗网箱的附着物u刚脱落的稚蚌放养密度11.5 万只/ m2u经过5060天的培育,壳长达0.81 cm要分稀,70008000 只/ m2u池塘采集:主要用于褶纹冠蚌的稚蚌采

10、集q将采苗鱼直接放到池塘中培养q每0.1亩放养鳙鱼10001500 尾q在15左右,经1520天便发育为稚蚌 5. 稚蚌的培育u饵料q第一阶段:利用原始鳃、外套膜直接吸收水中溶解的无机养料,同时滤食微型浮游生物(550 m,包括细菌、硅藻、鞭毛藻、轮虫和单细胞原生动物等)q第二阶段:滤食稍大的浮游生物u生活环境:适宜沙泥底水域,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含氧量适宜,pH78,透明度40 cm以上,以微流水为好u敌害:肉食性鱼类,如青鱼、鲤、黄鳝、沙鳅;鳖;水生昆虫的幼虫等 6. 幼蚌的培育A、流水浅栖法u60100 m2的水泥池,规格1520*45*0.7 mu放养前,在池底铺泥土或池塘淤泥25 c

11、m,厚度一般与蚌个体相当,最多为壳长的1.5倍u密度:依蚌的大小而定(可参相关资料)B、土池流水培育法u田、地开挖成池,或对荒地、烂水田改造u规格例:L1020 m,K1.52.0 m,H0.40.5m;池有高于池底的小丘,保持1020 cm的流水水位u幼蚌1 cm以上可移入土池培育u密度:20003000只/ m2(壳长12 cm) 10002000只/ m2(23 cm)4001000(35cm);200400(57 cm)C、网箱浅吊法u条木或楠竹支架,外围PE网片,面积约0.8 m2 (0.8*1 m2),H0.4 m,2a=25 cm,箱底为竹帘,上铺草包或塑料布,加盖网;放养前铺泥

12、土或淤泥25 cm,还可铺营养土(地皮泥或淤泥加发酵的猪粪及沙子,比例为3:1,少量沙子起松土作用),营养土每月换一次u密度:300500 只/ m2u35天刷箱一次D、吊养育成法:35 cm时,用绳吊养于合适的水中;要求浅吊,深度1520 cmE、底养法:主要用于褶纹冠蚌;幼蚌34 cm,可放养在缓流的河道或池塘中培养。要求池底硬质,水深不超过1.5 m,每亩放养幼蚌23万只养殖新技术u平底网箱培育幼蚌q规格:50*50*10 cmq用木条作框架,四周用网片围住,底部用塑料薄膜衬住q网箱间距500 cm左右q网笼排间距约100 cmq吊养深度控制在50 cm以上u植珠培育12年后,转入网夹养殖不穿耳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