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5 苏教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1942113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5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5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5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5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教学设计5 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和鹿【教材分析】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设计思想】夯实文本的基础内容,挖掘文本的内涵,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认识。以“变”贯穿始终,从“森林的变化”到“人类的改变”再到“不应改变自然”,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认识的过程。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品读体会,联系全文思考,认识到生命是平等的,自然和谐才能共存并发展,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自

2、然。【教学目标】1.找出课文中关于森林、狼、鹿变化的词句,品读体会,想象当时的情景,认识到是人类亲手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的善意行为其实是愚昧的、不科学的。2.关注数字的运用,通过比较,认识到生态环境的变化之大。3.通过反思,认识到生态环境需要保持平衡,人类不可任意改变和破坏,只有平衡了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关于森林、狼、鹿变化的词句,品读体会,想象当时的情景,认识到是人类亲手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的善意行为其实是愚昧的、不科学的。【教学难点】1.通过反思,认识到生态环境需要保持平衡,人类不可任意改变和破坏,只有和谐、平衡了,才能更好地发展。2.认识到生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生命、

3、尊重自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写好课题,“狼”、“鹿”写得较大,“和”字写得较小。(狼和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一看那里发生的故事。先听写几个词语,看看同学们是否和它们交上了朋友。1.听写词语:葱绿捕杀消退传染2.学生互批,反馈。3.请学生思考上节课所讲内容,选用刚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给我们讲述的故事。(选两至三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可详细,可简单,只要孩子把课文主要意思说出即可。)二、精读课文,感受“变化”以“变”贯穿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森林的变化,狼的变化和鹿的变化,直至最后人类的变化。品词析句,认识

4、到是人类亲手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的善意行为其实是愚昧的、不科学的。(一)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完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凯巴伯森林。(板书:森林。写在“和”字下面,大小和“狼”“鹿”一样。)狼和鹿森林谁来给我们读一读那里的美丽景色?1.指名一学生读第一节中的1、2两句。2.再请一学生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如生答不出,则让孩子们自由朗读,再想象,然后发言交流。)生说自己看到的美景,如,小鸟、鹿、花、草,师随机评价,最后师小结:这真是个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森林啊!(边小结边出示绿色森林的图片,作为教学背景。)(最好能用上学生说的话小结,重点要突出

5、凯巴伯森林的“美丽”和“充满生机”,为下面教学做好铺垫。)(二)教师继续说,过渡:可是,同学们,凯巴伯森林一直都是这样美丽、充满生机的吗?(生答:不是。)师继续说: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请你找一找,勾画下来,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找到相关语句,勾画、朗读、想象。)1.指名两至三个孩子读第三节的3、4两句,并说一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景象。(教师要抓“像着了火一样”“消退”“蔓延”,让孩子体会森林的可怕景象。)2.师小结:没想到凯巴伯森林竟然变成这样,荒凉、枯黄,没有绿色,没有生机,这哪是森林啊,很快就要变成不毛之地了!(出示荒凉森林的图片)(三)师过渡:同学们,在凯巴伯森林里,除了植物

6、变化很大,别的事物有变化吗?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勾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还有什么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同桌交流。1.生自由读课文,勾画,思考,同桌交流。2.指名读语句,谈自己的理解。交流第二小节中人类捕杀狼的语句,师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教师要抓“打破宁静”“哀嚎”“血泊”“25年”“六千多只”等词语。生会回答,狼死了很多;狼死得很悲惨;猎人们好残忍;狼终于被消灭了,鹿终于安全了(当学生答到这点的时候,老师应问:鹿的安全是以什么为代价的?狼的生命。你觉得这样的交换好吗?方法多样,总之,要引导学生体会到狼的死亡是件悲惨的事,同情狼的遭遇。)当学生先谈鹿的变化时,师要引导学生联系

7、上文,看看鹿原来的状况:数量和健康。教师抓鹿的饥荒和疾病,并出示一组句子(四处写鹿数量的句子),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鹿的变化之大,鹿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差。(四)师问:同学们,是什么使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一片枯黄?是什么使鹿大量死去,留下的也只是病鹿?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1.生读最后一节内容,师问是什么消灭了森林的绿色?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原因。2.再请一生回答,师问是什么使鹿大量死去,只留下病鹿?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原因。3.师小结:是鹿群的大量繁殖给森林带来了灭顶之灾,也给自己带来了饥荒与疾病。究其根源,是谁造成了这一切后果?4.生答:是人类造成了这一后果。师小结:人类不捕杀狼的话,森林的生态平

8、衡就不会被破坏,一切还会是那么宁静而美好,是人类亲手破坏了和谐的森林生态环境,造成这样的悲剧。(重诵读,重体会,重感悟,真正认识森林巨变的原因。)三、总结全文,反思提升1.师板书:人人狼和鹿森林2.问生:狼、鹿、人、森林这四者中,谁是受害者?(激发学生自由思考,讨论交流,提升认识。)生答,师相机评价,小结(四者都是受害者,而人类是造成悲剧的主角)。3.出示图片配乐,问生此时想说些什么?出示四个对象(人、狼、鹿、森林),学生自由选择,说自己的心里话。4.师过渡:是人类的愚昧与无知带给了凯巴伯森林悲剧,也带给了人类一个沉痛的教训。现在人类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出示“引狼入室”材料

9、,让学生了解人们醒悟了,森林复活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5.师总结,板书(平衡发展)。生态只有保持平衡,世界才能更好地发展,人类会吸取过往的教训,更加珍爱我们的地球!面对这片美丽的森林,祝愿我们的蓝色星球永远幸福地旋转。四、课外延伸,巩固课内1.为凯巴伯森林的游客写一段简短的介绍词。2.讲述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给家人或好友听。板书设计:外圈用蓝色粉笔勾勒成一个圆圈,仿佛蓝色的地球,中间的“平衡”“发展”写在连接“狼”“和”与“和”“鹿”的横线上。【教学反思】一、全文扣“变”,简洁明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本节课我紧紧扣住“变”这个字,贯彻了全部教学内容。先梳理课文前一部分的内容,感受凯巴伯森

10、林的变化;再引导学生探究森林发生巨变的原因;接着联系整个故事反思谁是受害者;最后领悟人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只有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不慌不忙,依次找出课文中关于森林、狼、鹿变化的词句,品读体会,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一系列的变化,深深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在诵读和交流中认识到是人类亲手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的善意行为其实是愚昧的、不科学的。这一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有文可读,有话可说,体会和交流都十分积极。可见,教学时紧扣一个关键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走进文本,揣摩文意。二、适时反思,提升认识在学生品读认识到森林巨变的原因时,我适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11、“狼、鹿、人、森林这四者中,谁是受害者?”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就引发了学生积极思考,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发现这四者都是受害者,而人类是真正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角。这个问题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又是对文本内涵的升华,如点睛之笔,为课堂增色不少。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教学的总结环节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深化认识非常重要。三年级的学生要向高年级过渡,每课都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前后联系,主动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三、创意板书,贴近心灵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颇费一番心思,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较喜欢直观的东西,我首先就想到用图画的形式板书。其次,我要凸显这个故事中的四个受害者,把文本内容概括全面。另外,我还要表明四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我要把本文的主旨体现出来。出于这四点原因,我设计了地球形状的圆圈,把四者连在一起,表明“平衡”和“发展”才是正确的。这板书非常受学生欢迎,下课的时候还有孩子围到黑板前仔细研究,他们还要给四者配上图画,把蓝色的地球画得更美。可见,板书的设计也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形象地展现出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