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01939835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内容和方法一、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内容1、词义考释2、常用词演变研究 汪维辉魏晋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王云路中古汉语常用词研究漫谈(载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一辑) 丁喜霞中古汉语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白云汉语常用动词历时与共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构词法的研究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周法高汉语构词法 复音词的构成分析(一)单纯词,又可分为:单纯词叠音词连绵词象声词音译词(二)合成词,又可分为:合成词附加式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4、专书、专门词语系统研究梁晓

2、虹、徐时仪等佛经音义与汉语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王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遇笑容儒林外史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巴蜀书社,2003)5、同义词与反义词:以专书研究为基础6、新词、新义的研究:断代研究7、特殊语词的研究:方言俗语、倒序词、模式词等8、词汇比较研究方言词汇差异的比较:温昌衍、温美姬中古汉语词的客家方言例证语言与文化的交互影响:王云路试论外族文化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影响二、词义考释的方法 排比规纳法是词义考释最基本的方法。所谓排比归纳,就是根据上下文推测某个词语的意义,如果这个意义在相当多的例句中都能成立

3、,那这个意义就可以确立。 王引之经传释词序“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虽旧说所无,可以心知其意也。”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容易”:犹云轻易也,草草也,疏忽也。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喧阗众狙怒,容易八鵉惊。”此“疏忽不防备”义; 劭雍秋日饮后晚归“水竹园林秋更好,忍把芳樽容易倒。”犹云“草草倒芳樽也”。 欧阳炯木兰花“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心容易,犹云“心糊涂或心疏忽也。” 1、卜禁曰:子亥戌不可以卜及杀龟。日中如食已卜。暮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庚辛可以杀,及以钻之。(史记龟策列传)2、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

4、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汉书平帝纪第十二3、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未见不净。(萧齐百喻经治鞭疮喻)4、 随执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极锐利刀剑。 (唐沙门道世法苑珠林卷三)及以:并列连词,相当现代汉语 “以及”。1、张千户大惊,说道:“我一生再也不信鬼神,谁知道今日碰着这等一桩蜡事。”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2、洪公道:“怪不得张狼牙说他死而不死。果真有此蜡事。”(同上)3、雷将军心上吃惊说道:“好一场蜡事!怎么三个道士都腾云去了?”(同书第六十八回)4、 今朝采果来迟,只为逢着差事。路上见个狮子,威德甚是希奇,忽然口发人言,说却诸般事意。(敦煌变文妙法连华经讲经文)1、蜡事:奇

5、事,怪事排比归纳与“因声求义”相结合广韵“差,异也,楚嫁切”,广韵“蜡,锄驾切”,同属去声祃韵,声母同在一组,“蜡”是“差”的借字。2、不齐:不祗,不只,不仅(佛经续释词p.1)古代“齐”与“祗”同部(田按:上古同脂部),音相近,故而可借为“祗”。(同书p.2)1、 不问好恶,拔拳即差。敦煌变文燕子赋2、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王梵志诗3、 或画壮夫,以拳扠地为井,号拳扠井。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五引北梦琐言集韵皆韵“搓,初皆切,推击也。”“搋(chui),忡皆切,以拳加物”,又佳韵“扠,初佳切,打也。”则“搓、搋、扠”其实是记录的同一个词,而“差”是同音假借。“差”通“搓”“搋”“扠”,拳击所谓

6、因声求义,就是通过考察字的读音来研究字义。清代学者因为有了先秦古音的知识,把汉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以古音求古义,破除通假,从语言学的角度说明音义相通与声音相转的关系。称岳父为“泰山”: 翟灏通俗编指出欧阳修归田录有“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认为是称岳父为泰山的来源。排比归纳与推求词语的语源相结合桌椅:宋黄超英靖康缃素杂记卷三“今人用卓倚字,多从木旁。卓倚之字,虽不经见,以鄙意测之,盖人所倚者为倚,卓之在前者为卓。”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上曰:“何至于是数日不报,建乃与知枢密刘季述矫制发兵,围十六宅,诸王被髪,或缘垣,或升屋,呼曰宅家救儿”胡三省注:“唐末宫中率称天子曰宅家。”

7、李匡乂资暇集“阿茶:盖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下之义。”1、卿与李乾风为知己朝庭否?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2、 百姚(桃)忆朝廷,哽咽泪交连。”变文集燕子赋3、朝廷数十人,平章共博戏。王梵志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p.41)解释这个词的语源:“朝廷”本指处所,用来指朋友,这和古人称同乡人为“乡里”,现代汉语里称“街坊”“邻居”是同样的道理,都是词义的转移。本来指同朝的朋友,后来指一般的朋友,是词义的扩大。朝廷(朝庭、朝定): 知己,朋友隐:硌(g),触着突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损伤。1、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王梵志诗)2、昨朝饭里有粗沙,隐落翁翁

8、一个牙,为报妻儿莫惆怅,见存足以养浑家。(宋朝事实类苑卷六十五引倦游录)3、唐相李程子廊,从父过三亭渡,为小石隐足,痛以呼父。(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明李实蜀语“有所碍曰隐。隐,恩上声。”现代成都方言有此词,如隐脚,隐牙巴,隐读,正是“恩”上声。排比归纳与方言参证相结合宝玉又道:“正经按方子,这珍珠宝石是要在古坟里找,有那古时富贵人家儿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使得。”王夫人听了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拉的!就是坟里有,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倒骨的,作了药也不灵啊。”石家庄、呼和浩特、甘肃民勤等地方言仍用此词,表示“不可如此,不应当这样”的意思,也可

9、作“不当忽拉的”、“不当花花”、“不当子花拉的”。1、污沟贮浊水,水上莲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清泥污,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白居易京兆府新栽莲诗)2、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杜甫泥功山)3、青泥何盘盘(李白蜀道难)4、碓捣磑磨身坏烂,遍身恰似淤青泥。”变文集目连缘起清泥、青泥:臭秽的污泥慧林一切经音义卷十“淤泥,於据反,水底青泥也。”又卷九十“淤泥,汙池水底臭泥也,青黑臭烂滓(z)秽也。”说文“厕,清也。”意思是因其臭秽应当使之清洁。后来专门有“圊”字表示“污秽”之义。浙江东阳县红星、东方红一带称小便为清尿,诸暨县用小便煮鸡蛋称清蛋,也称童子蛋。 排比归纳词义要注

10、意的问题: 掌握的资料要尽可能的全面,若材料不够,就可能以偏概全或望文生义;对材料要认真以分析、归纳,概括出它的固有的意义,剔除因受上下文影响所呈现的意义。陆澹(dn)安小说词语汇释根据简帖和尚中“殿直把那简帖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将“度”解释为“丢”。 清平山堂话本中“度”作动词还有下面例句:2、(尼姑)将此事从头诉说,将戒指度与那张远。3、李承局解包袱,取出书信,度与姚秀才。同时期作品如水浒传也有类似用例:4、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5、罗真人命童子取过纸笔,写下八句法语,度与宋江。6、陈太尉于诏书匣内取出诏书,度与宋江。以上例句中的“度”均应是“递、交”的意思。语法、语音的

11、研究也应尽可能穷尽材料: 向熹曾穷尽地考察诗经中的复音词,据他统计,诗经共有复音词1329个;先按词性给它们分类,发现各类词都有,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于是得出结论:远在诗经时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已有相当发展,复音化的趋势从那时就显露出来了;然后再从构词的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分析,如分为单纯复音词、重言词、复合词,再逐项分析它们的用法。三、常用词演变研究王力新训诂学称“无论怎样俗的一个字,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势力,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史。”汉语史稿第四章“词汇的发展”考察了“头”和“首”、“颈”和“领”、“脸”和“面”、“牙”和“齿”、“皮”和“肤”等词的演变。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

12、93):辨析1403组古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含单词3800个。“窗户”的成词及演变一、临时连用的并列短语,表示“窗和门”1、净扫东向开戸屋,布曲饼于地,闭塞窗戸,弥泥缝隙,勿令通风。(北魏齐民要术造神曲饼酒卷七)2、若为三尺之户,二尺之窗,窗戸之间,裁盈一尺。(北齐魏书卷九十)但六朝也已有些“窗户”可视作“窗”义:南朝梁何逊嘲刘谘议孝绰“房栊(lng)灭夜火,窗户映朝光。”(窗上糊纸,容易透光。)二、唐代,“窗户”成词,表“窗”义1、旁观书处,窗户玲珑相望,金铺玉观,辉映溢目,号为“闪电窗。”(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2、应真(罗汉)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唐王昌龄诸官游招隐寺)3、重楼窗户开,四望敛堙(yn)埃。(段文昌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窗户”成词后,也仍有“窗户”用作短语的用例:“饶就道士请符,悬著窗户。鬼便大笑,欲以此断我,我自能从狗窦中入。”(太平广记卷三二三。)三、“窗户”与“户牖”“牖户”的历时更替唐宋元三代:全唐诗、太平广记、元曲选中偏义复词“窗户”“户牖”的出现次数相当。明代如西游记出现次数少,清代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红楼梦大量使用“窗户”表示“窗”义,“户牖”退守文言。(以上内容参考丁喜霞中古汉语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