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开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教案

上传人:至*** 文档编号:201913941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开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年秋季开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开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开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秋季开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培训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变异病毒株不断出现,特别是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发病更急、潜伏期更长。近期,江苏南京疫情传播链不断延长,湖南、安徽、辽宁、广东、四川、北京等多省市均报告新冠病毒南京关联感染者,这些再次警醒我们疫情随时可能反弹,风险可能就在你我身边,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战疫”远未结束。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牢固的树立防疫意识,慎终如始做好防疫工作。全体教职工要保持清醒认识,提高站位,疫情形势依然严

2、峻复杂!疫情防控不能放松!疫情防控,从我做起!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1 .什么是德尔塔病毒?德尔塔(Delta)学名:LineageB. 1. 617. 2 俗称:印度变种病毒。己知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两变种之一,是一个双突变变体。病株特点:传播力更强,特别是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缩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病毒载量高,与感染英国最早发现的“阿尔法”(Alpha)变异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人群住院风险要高出1倍。潜伏期或转代间隔缩短,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病例,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致病性强,“德尔

3、塔”在印度和在英国传播中,似乎它的致病性有所增强,也就是说感染者里边的有症状人群比例有所增加。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服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3.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

4、更重。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5.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6.什么是飞沫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S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嚷或说话(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7.什么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1)血

5、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8.什么是密切接触者?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9.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10.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2)前往医院的路上,

6、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11 .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住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是否为聚集性病例中的患者,是否造成他人感染等。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

7、或间接接触史。(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12.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场、餐厅、酒店、影剧院、体育场、公交、地铁、民航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保持一米线距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的人员,前往医院就诊人员,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以及从事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减少外出聚集减少不必要外出,尽量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尽量不串门。

8、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在外进餐次数和时间,减少接触公共物品。正确佩戴口罩天气炎热,但目前正处于特殊时期,请外出和去人员密集场所等要提高自身防护意识,正确佩戴口罩。勤开窗通风开窗通风,有效降低空间内的致病因子浓度,太阳光直接照入室内,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通风时长要达到60分钟。一般来说,每天开窗2-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全面清洁消毒外出归来,清洁到位,当我们外出回家时,进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防止将病毒携带至家中。我们需要记住,尽量不出门,回家四件事,口罩正确弃,手机要消毒,善用清洁台,咳嗽不恐惧。在回家后,一定不能忘记洗手!并且用抗菌洗手液、肥皂在流动清水下进行,每两个步骤最少实

9、施五次,每次洗手时需要十至十五秒。为了方便记忆揉搓步骤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一外一夹一弓一大立腕。健康锻炼、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保证饮食营养,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受凉,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减缓并最终阻断疾病流行,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请大家按照社区或单位安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时依次接种疫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转播的重要手段。新冠病毒传播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为老年人,同

10、时也有孩子,加强对这两组人群疫苗接种刻不容缓。坚持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是一件可以和孩子共同了解、共同完成、共同努力的事,是渗透健康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请各位家长坚持为孩子监测体温。如离开居住地的,严格履行请假报告制度,请假时需报告外出的时间和行程,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免家庭成员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暧、流鼻涕等)人员的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肌痛、结膜炎或腹泻等症状,请尽快就医,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途中和在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口罩。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所有教职工

11、从现在开始,非必要不离省不离市。若需外出,务必执行报备审批手续。尤其是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热点地区。如确需前往,要提前向所在学校报备,并了解目的地疫情进展及防控措施要求,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用品,做好出行期间个人及孩子的健康监测。返回后,主动向所在社区及乡镇报告,并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措施。二、新学期学校疫情防控规定(一)落实疫情防护措施1.减少外出聚集。减少不必要外出,尽量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尽量不串门。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在外进餐次数和时间,减少接触公共物品。2.落实“非必要不外出”规定。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所有教职工从现在开

12、始,非必要不离省不离市。若需外出,务必执行报备审批手续。尤其是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热点地区。如确需前往,要提前向所在学校报备,并了解目的地疫情进展及防控措施要求,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用品,做好出行期间个人及孩子的健康监测。返回后,主动向所在社区及乡镇报告,并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措施。3.配合落实防控工作。家长应教育学生服从学校和社区的安排,配合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报告并尽快就医。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如有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封控管理区旅居史或重点人员接触史的,请按照防疫要求配合社区(办事处)做好核酸检测、风险排查、卫生消杀等工作,并

13、主动向社区、工作单位及孩子所在学校报告。同时,敬请留意并落实学校公众号、网站发布的信息提示内容,配合学校做好假期动向及健康状况的排查。4.强化个人防护措施。引导家庭成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养成勤洗手、不乱摸、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嗖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5.做好健康监测。尽可能避免家庭成员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嗖、流鼻涕等人员的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肌痛、结膜炎或腹泻等症状,请尽快就医,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途中和在医院内

14、应全程佩戴口罩。6.养成规律作息。科学安排假期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督促孩子认真完成暑期作业及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加强锻炼,增强个人体质,提高抵抗力。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7.提高安全防范。当前正值汛期,监督学生不得擅自到水渠、河塘、水库等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戏水,易造成溺水事故;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切记不可盲目施救。(二)落实疫苗接种规定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转播的重要手段。新冠病毒传播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为老年人,同时也有孩子,加强对这两组人群疫苗接

15、种刻不容缓。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按照梯次推进原则,我区安排于8月1至31日完成15至17岁学生第一剂次疫苗接种,期间学生需要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带领下到临近的疫苗接种点接种。9月1-30日完成15-17岁学生第二剂次接种、12-14岁学生第一剂次接种。10月8-31日完成12-14岁学生第二剂次接种。9月、10月孩子己入学,医疗卫生机构将在学校设立的临时接种点为学生接种。同时,继续开展18周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尚未接种者需尽快预约接种。12-17岁学生接种的新冠疫苗是国药中生北京所或科兴中维生产的灭活疫苗,共接种2剂,2剂间隔二三21天。现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16、,青少年打完疫苗后会产生更多的中和抗体,保护效果甚至比成年人还要好。目前,国内己有部分省市为17岁以下青少年接种了新冠疫苗。疫苗接种,对于自己而言是免疫、是健康;对于孩子而言是呵护、是关爱;对于社会而言更是责任、是义务。孩子的生活主要在学校和家庭,每个孩子都接种,学校才安全;每个家庭成员都接种,家庭才安全,孩子和学校才真正安全。保护好孩子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未来!这有赖于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朋友争当“应接尽接”的倡导者,争做“主动接种”的践行者,争成“科学接种”的宣传者,主动按照疫情防控安排部署,积极配合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和学校,带领和督促孩子按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履行好个人和社会防控责任,切实保护孩子及家人身心健康,有效筑牢校园安全免疫屏障。食开学前,将统计全校师生疫苗接种情况(见附表)。(三)开学报到管理要求1. 9月1日开学,学生原则上不得提前到校,确因特殊情况需提前到校,必须经学校审核同意。擅自无故提前到校按照违反校纪校规处理。2.学生到校时,应当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安全有序报到。入校时接受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合格后方可入校。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接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