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祝词 (3)

上传人:兰*** 文档编号:201907597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祝词 (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阳节祝词 (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阳节祝词 (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阳节祝词 (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阳节祝词 (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阳节祝词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祝词 (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阳节祝词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_最新重阳节祝词范文。欢迎参考! _最新重阳节祝词(一) 尊敬的退休老同志们: 您们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值此新世纪第_个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谨向全辖的退休老同志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今年的_月9日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我们秉承优良的 敬老 传统,向您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同志的经验和智慧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忆往昔,您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首首人生赞歌;看今朝,信合事业蓬勃发展,有您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信合的不断发展更是蕴含着您们的劳动和智慧,凝结着您们的青春和汗水。今天,您们虽然离

2、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为_农村合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言献策、发挥余热。您们身上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永远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衷心希望全体退休老同志们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老有所为;更期盼您一如继往地关心、支持信合事业的发展。 最后,祝全体退休老干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_最新重阳节祝词(二) 尊敬的全院离退休老同志: 金秋十月桂花香,喜逢重阳人增寿。在这桂花飘香的金秋十月,迎来了我国第_个 老人节 重阳节(我国在_88年向古老的重阳节注入了新的内容: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 老人节 与 义务助老活动日 ,重阳便成为中国的老人节)。

3、这不仅是老人们的节日,更是所有的年轻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值此节日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医院党政领导和全体在职教职员工向所有离退休老师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忆往昔,岁月如歌。每一位老同志都曾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自己在二院的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今天,还有不少年过花甲的老同志仍然默默在临床一线发挥着余热,特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展未来,前程似锦。医院一定会在过去坚实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辉煌,也会为老同志们安享晚年创造更好的条件。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医院也有着良好的敬老爱老风尚。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4、,发扬爱老助老的文明风尚,让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我们周围形成 人人尊老敬老、个个爱老助老 的优良文化氛围,去年的重阳节,我们特向全院教职员工发出了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倡议。一年来,我院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迹不断涌现,爱老助老的氛围日益浓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希望老同志继续发扬自强、自立的传统,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更期盼老同志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为医院的美好明天建言献策,做出新的贡献!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让我们衷心祝愿全体老同志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也让我们共祝普天之下所有的老人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_最新重阳节祝词(三) 尊敬的

5、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 九九 重阳节。在这个幸福的日子里,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回顾过去,畅谈未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值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老年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慰问,祝愿老年朋友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过去你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 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和快速崛起作出了新的贡献。在此,让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重阳节祝词相关文章: 1.村支部给重阳节祝词 2.九月九重阳节祝词 3.老年人重阳节祝词 4.致老教师的重阳节祝词 5.重阳节祝词大全 6.村支部重阳节祝词 7.医院重阳节祝词 8.九月九日重阳节祝词 9.九九重阳节祝词_ _._九九重阳节祝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