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01902046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治疗 毛艳莉摘 要: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模式,侧重于互联网使用给用户心理与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根据Davis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式,对网络成瘾的形成因素包括心理病原、情景线索、社会支持、不恰当的认知等进行分析,进而来探讨治疗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疗法。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认知行为模式互联网正在成为个体与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许多事实表明,适当的互联网使用可以对人的心理行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过多地卷入互联网或者形成网络成瘾可能引起个体在时间管理、人际交往或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青少年现已是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群体,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已经深深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他们

2、一方面需要适应网络化的信息社会,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载互联网使用带给自身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日益融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积极影响日益明显,但互联网给青少年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逐渐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1.网络成瘾及其认知行为模式1.1网络成瘾的定义最早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Young(1995),她认为过度沉迷于网络、出现戒断反应、控制冲动能力降低、忍耐性、无法停止使用网络是不健康上网行为的特征。我国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雷雳等人认为网络成瘾可以定义为:用户上网达到一定的时间量后反复使用互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甚至生理活动,偏离

3、现实生活,受到严重伤害,但仍然不能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1.2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式为了说明网络成瘾的原因,Davis提出了认知行为模型。他指出网络成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由病原、发展、结果三部分组成。不正常的行为(如网络成瘾)是个体自身的特点(即心理病原)和生活事件(即情景线索)共同作用的结果。1在生活事件或网络成瘾症状的压力源出现的情况下,个体发现在互联网上不但可以逃避生活事件和压力源,还可以满足其他的需要,得到快乐的体验。这些经验是网络成瘾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剂,对网络成瘾的发展起着强化作用。在逐渐频繁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形成关注自我和关注世界的不恰当认知,如沉思型认知模式、自我意识感、低

4、自我价值感,最终导致了网络成瘾的发生。即不恰当认知才是网络成瘾症状发生的关键。如果此时还缺乏社会支持,会加剧网络成瘾。2.网络成瘾的形成因素从Davis的认知行为模式中,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网络成瘾的形成:心理病原(如人格特质)、情景线索(教养方式、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不恰当认知。2.1心理病原事件的产生、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结果,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网络成瘾是不是也可能存在着某些易感人群和易感素质呢?根据Davis的认知-行为模式,发现其中的心理病原主要指个体的心理素质,如抑郁、社会焦虑、物质依赖等。这一观点也被其他研究所支持,如美国心理学者Young(1998

5、)则发现过低的自尊心是促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2国内的张晓阳(2003)研究表明,城市青少年中网络成瘾者与某些人格特质相关,这些倾向包括:忧虑性高、自律性差、情绪化、支配欲高、高警觉、抑郁、外向、焦虑。3那么,以上研究指出的这些特质为什么和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较高的相关呢?仔细分析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青少年自我实现的需要受阻,易导致焦虑、抑郁。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老师和家长自觉或不自觉的把他们所承受的压力都投射到学生身上,要求其自我实现,同时却把自我实现的体验只限于学习成绩。青少年把这种外在的标准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我要取得好成绩。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优秀

6、的人是少数,很多人常常会体验到挫败感。而网络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仅靠长时间、多次的练习就可以克服,使青少年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第二,张扬个性的需求。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青少年卸掉伪装,肆意宣泄人们潜在的攻击、愤怒乃至仇恨的情绪,展示自己人格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现的一面,使自我充分的张扬。第三,青春期性心理的不成熟易形成网络依赖。青少年性开始发育并走向成熟,性生理功能的发展自然会产生性的冲动和欲望,但因缺乏科学性教育的引导,他们不能从有效途径接受科学的性知识和心理调节的方法,而容易在网络中寻求感官刺激,从而导致依赖。2.2情景线索情景线索是网络成瘾出

7、现的压力源,它可能是长时间不良的环境,也可能是突然出现的生活事件。2.2.1教养方式家庭是每个孩子走向社会的港口,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品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集中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上。和外国的父母相比,中国父母潜意识中更倾向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和附属品,从而对子女进行更为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性;同时,中国父母侧重用严厉的管教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顺从,孝敬等“良好”的品德,更倾向于按父母的意志培养子女。在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都会有较多的问题,当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就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适应障碍,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生活的一种方式。国内的研

8、究发现(李涛等,2004)与网络成瘾相关显著的不良的教养方式有:家长对子女的行为过度干涉;子女有过错时严厉惩罚;看不到子女的优点;一味的拒绝否定孩子的优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42.2.2生活中的挫折事件李宏利等(2003)的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来说,与网络成瘾成高相关的生活事件有:被人误会或错怪,考试失败或不理想,生活习惯明显改变,不喜欢上学,恋爱不顺利或失恋,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被盗或丢失东西,当众丢面子,预期的评选落选,升学压力,家庭施加学习压力,意外惊吓。5青少年可能在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时,因为缺少应对困境的方式和资源以及相应的勇气和信心,不能通过自身的调整进行恰当的适应性反应,不

9、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冲突,处于应激状态,就有可能选择使用网络等变相依赖行为来对付环境。2.3社会支持研究结果(李宏利,2003)表明网络成瘾者与寻求家人支持有显著相关。网络成瘾越严重,寻求帮助就越少,越不能从家人那里得到帮助。而在朋友和其他人的帮助上,没有显著性相关。5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的社会支持就来源于家人和同辈朋友。现在的青少年不易与家人建立一个互助的沟通关系。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给孩子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青少年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父母却往往忽略这些。再加上青少年身处人生发展第二叛逆期,更喜欢和同辈交往,不愿寻求父母的帮助更加严重化。2.4不恰当的

10、认知方式和其他认知学派的观点一样,在Davis的认知行为模式中,不恰当认知是改变人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沉思型认知风格,自我意识感,低自我价值、社会焦虑,其中不恰当认知是不需要个体的特别关注而自动起作用的。Davis认为不恰当认知有两种:关注自我和关注世界。关注自我以沉思的认知方式为主导,包括自我怀疑、低自我效能(个体对现实自我持否定态度),以及否定性自我评价(个人对自己有消极的观念),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以一个没有威胁的方式从他人那里获得更积极地反应。关注世界的认知失调包括将特殊事件推广成来自WwW.lw5U.com一般化,也就是一种安全或无原则使用的认知方式。1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11、沮丧、和愤怒,网络成瘾者可能会过分地夸大,认为这些是一成不变或不可逆转的,并进一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无能或缺陷。对自我做出否定性的评价,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形成关注自我的不恰当认知;与现实社会相反,在网络中没有压力,种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宁愿把网络的虚拟世界当成一个真实、永恒的存在,而把现实世界当作是虚幻的、短暂的存在,形成关注世界的不恰当认知。3.网络成瘾的矫正认知行为疗法基于Davis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式,针对网络成瘾形成因素中的低自尊等不恰当的认知方式、不良的上网行为、社会支持缺乏,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以期降低个体的网络使用频率。在认知方面,可以运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来纠

12、正青少年的错误认知,并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来巩固。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事件A并不是直接导致反应C,而对事件的评价B才是导致反应得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青少年之所以不愿意与现实中的人群进行直接交往(C),并非由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A)所致,而是由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极度怀疑(B)所致这种怀疑往往起因于日常生活中的屡次受挫。基于这种认识,咨询师可以运用一些修正认知的技术来帮助青少年改变对自己不正确的评价,比如对于自我评价偏低的青少年,咨询师可以让他们回忆自己以往的成功经历,进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并逐一加以点评;还可以利用班级活动的方式,让师生多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等。通过这些带有游戏性质的互动和交

13、流,引导青少年更直观、更深入地思考核认识自己,学习用更加积极的态度评价自己。同时,咨询师还应该留一些“家庭作业”,以巩固青少年获得对自己的新认知。家庭作业的内容可以包括完成不合理信念表、自动思维表、阅读有关书籍,回忆早期事件等。到下次见面时,咨询师先花一些时间来检查其“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由此来检验来访者是否将学习到的新认知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在行为层面上,可以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来矫正青少年的行为,并引导青少年将其学习得到的新行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思路是,来访者与家人或咨询师定出治疗的总体计划,比如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由家人或是好朋友监督实施,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14、。如原来每天沉迷网络12小时以上,则第一周减为10小时,第二周8小时,第三周6小时,第四周4小时。自己若能按计划执行则由家人、朋友或是自我给予奖励,做不到时则给以惩罚。总之,采用认知和行为“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咨询,可以利用认知层面的调整及时强化行为的转变,有利于消除来访者的网络成瘾,会是一种比较好的咨询模式。参考文献:1 Davis, R. 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187-1952Young, K., & Ro

15、dgers, R. 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83 张晓阳.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IUD)影响因素研究J/OL. 硕士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34 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来自WwW.lw5u.cOm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1,学,2001.27(3):662-6635 李宏利,雷雳.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1):87-916 崔丽娟,赵鑫,吴明证等.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36-397 陈元元.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J青年与网络,2006,51 (1)51-54-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