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01794189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检查: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2、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有哪些?4、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讨论:孔子的思想主张会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吗?为什么?,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主张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能适应当时诸侯争霸,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通过阅读史料,概括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性善论”,孟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仁义”“王

2、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 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爱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战国,创立儒家学派,体系完整,成为大宗。,三、道家、法家和墨家,1、道家,(1)老子道家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思想主张: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B、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

3、总在不停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C、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庄子战国时期 思想主张: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思想主张:(1)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2)以法治国意义: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

4、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知识点拔,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1)兼爱(2)非攻(3)尚贤,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2下列说法不正确

5、的是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3“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5下列观点属于孟子提出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6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施

6、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7 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核心是A人民比统治者更加高贵 B必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C应当减轻剥削和压迫 D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8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9 以下各言论与其相关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孔子“节用而爱人” B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 老子 人生来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荀子人们具有“好利”、“好声

7、色”的本性需求,10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11战国时期为各国变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2下列思想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A孔子 B老子 C董仲舒 D韩非子,13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1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治国所用的的指导思想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8、,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6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代表的是()A庄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17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思想,18、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

9、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材料都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问题?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四所提出主张的核心。(2)上面哪种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为什么?,(1)围绕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 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严刑重罚。,(2)材料四的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且春秋

10、争霸、战国争雄,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时期,主张严刑重罚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192004年12月,中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和谐思想表现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提倡以德治国,避免社会冲突,提倡宽厚处世,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此说的三位著名思想家及其观点,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形成,背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过程,1、孔子创立 儒学,思想核心:“仁”、 “为政以德”(民本)、“性相近”(伦理)教育思想:“有教无类”,2、孟子、荀子总结改造,“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性本善”(伦理),“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民本)“性恶论”(伦理),主要内容:,“仁”;,孟子,荀子,民本思想,作业:1、翻译“学习延伸”中的文言文,并谈谈你对这些言论的理解。2、完成第一课的“课时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